浅谈学问中心的课程理论及启示
2015-01-13李雅
【摘 要】学问中心课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课程流派,学问化、专门化、结构化是它的三个显著特点。这一课程有其特定的教育价值,对当今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学问中心;结构特征;课程改革;启示
一、学问中心课程的结构特征
(一)促进“准备”
在布鲁纳看来,我们是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的发展的。因而,这种可能性的最大因素就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何,极大地左右着儿童的智力发展。而要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基本概念,以关于人生与艺术的基本主题为中心的教材内容的接受,是不可缺少的。
(二)大胆的假设
布鲁纳强调,“认为任何学科不可能按照某种方式教给几乎是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这种看法是毫无道理的”。布鲁纳要求学问中心课程反应自然科学和学术上的新成就,而且要体现对教育经验的大胆设想。
(三)螺旋形课程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课程的提案,“以儿童各阶段智力的内部结构使学生不断深入地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从不清晰到清晰、从感觉到表达、从直觉到分析,最终能像科学家一样把握整个学科。螺旋式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不是扩展性的,而是重复提高性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从知识的量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作为这种螺旋上升系列的一个原理,可以考虑第一螺旋为动作式认知的维度;第二螺旋为图像式认知的统计表度;第三螺旋为符号式认知的维度。
二、学问中心课程的特点
(一)学问化
学问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编制的第一个特征。学问中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当然是学问。布鲁纳在《认知论》中指出:“在现代,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关于这种变化的报道也是及其神速的。如果我们认真地思索一下(杜威)的‘学校必须是生活本身,而不应当是单纯的生活准备这一信念的话,那么,学校就必须如实地反映我们正在体验的种种变化。”
(二)专业化
专业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编制的第二个特征。学问中心课程论批判教育内容的相关化,融合化、广域化,反对学科的统整。由于学问世界、知识世界是以多元性为特征的,这样,各个领域的专家所开发、所编制的学问中心课程,自然是彼此独立、以改进各自的学科内容的形式出现的。
(三)结构化
结构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编制的第三个特征。学问中心着眼于知识结构的把握。许多课程开发者都想以各自学术领域的第一次构成要素——概念、关键概念、原理、探究形态为中心,组织各门学科的知识。
三、学问中心课程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一,课程改革不仅要尊重学科的本质特点,而且要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布鲁纳认为,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只能有一个模式,它可以随着学科基本知识和观念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而不断提高和完善”。课程的编写要反映时代的要求,应探索和吸取科学的研究成果,反映各科学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勇于吸收新知识、新观点,使学校满足社会多功能的需要,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也要求学校课程通过改革来满足这种要求。
第二,课程改革应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握好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课程改革专家要从儿童智力发展和心理成熟等方面考虑学科课程的安排,并使学科课程的安排与儿童发展阶段相吻合,找到儿童个体与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保证编写的教材适合学生的学习。布鲁纳认为,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和技术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又同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给我们的学校造成更为严肃的学术氛围,以改善中小学的学习气氛”。
第三,课程理论应与其它方面的研究理论相结合,使学校教学达到最优化。学习理论通过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揭示了人们学习的规律,可以为课程理论的发展提供学习依据,发展理论通过分析心理因素的发展和成熟阶段的特点,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怎样组织促进儿童发展的依据。教学理论着重研究怎样使学生的学习能达到最好,为课程理论提供的是如何改善学习的各种方法,对课程理论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第四,课程内容的改革应建立在正确认识和掌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学生发展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自身的认知特点,教学的任务就是按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去阐述学科的结构,并且在学生早期以其特定方式去学某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会使学科更有连续性,而且会使学生对于概念理解得更好、更准确。因而,在课程的设计和编制上,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早地以特定地方式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在以后的各年级中再扩展。
第五,课程内容的改革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使我们意识到,教学不能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在重视发展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时,也要重视研究、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课程内容的改革要着重发展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在课程编制上采取启发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养,如教师要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还要有相应的能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3]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4]和学新,学科中心课程思潮的现代化——结构主义课程思潮述评[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9).
[5]陈尚生,布鲁纳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韶关学院学报,2002(5).
[6]张建伟.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48—53.
作者简介:
李雅(1988~),女,山东聊城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