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5-01-13海城
海城
【摘 要】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教育作为为我国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对教育而言就必须从小抓起,打好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文明的进步对我国当前德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原有的德育结构已经很难使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素质教育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渗透式教育在我国当前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小学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应当自觉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对德育的重视越来越高,而德育也体现了我国当代社会人才的水平。心理健康是我国当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从小抓起,从小打好基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小学生来说有着重大意义。小学是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小学班主任作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者,班主任之友积极、自动的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1]。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在我国当前小学当中,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里人的百般呵护,从而养成了各种个性,在这些学生当众,他们的心理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此,小学班主任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要循序渐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针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来进行保障。例如,在某小学二年级,该年级班主任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特征,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分组竞赛,将一些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参插到活泼的学生当众,每天课前进行10分钟的成语接龙比赛,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不爱说话的学生逐渐变得活泼,活泼的学生更加懂得帮助别人;同时课后老师积极的与学生打交道,与学生玩游戏,和学生交朋友,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2.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学生有话不能说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2]。为此小学班主任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并加强与其他学科任教老师之间的合作,共同转变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上,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
3.开设心理辅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小学教育当中的一部分,小学班主任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日常上来,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课程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例如,某小学三年级班主任,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如劳动课,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性格。
三、结语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当前小学阶段有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的责任,我国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为此,小学班主任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学校的主力军,是首席执行者,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率,做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者,做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导者和维护者,是班主任开展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秘诀。今后愿我们每位班主任都记住这一句话:爱,请深爱!
参考文献:
[1]刘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罗振兴,肖铭,何捷.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