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
2015-01-13郑琳
郑琳
【摘 要】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应用题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长时间以来,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另一方面,由于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验。目前教学的重心应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灵活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密切联系;思维能力;综合运用
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教育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应用题的教学研究也一直是教研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重心。有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及思路策略,对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分析
1.重要性
应用题可以说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应用题教学对小学数学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检验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也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很多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应用题教学仍然延续着“先讲再练再评价”的解题策略,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学习造成恐惧感与厌烦感。
(2)教师对新教材把握度不够。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着很大区别,新教材没有设置单一的应用题章节,部分教师还没有适应新教材的编排形式,无法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导致在教学中对应用题教学的教学力度不够。
(3)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单纯以数量关系来对应用题进行分析解答,是小学应用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这种教学模式对数学问题的实际价值及涉及到的相关概念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难以形成综合思维发展能力。
二、应用题能力提升措施
小学生之所以在应用题解决能力上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审题能力不强、基础知识不牢固、问题认知能力不够。以上三个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在应用题上的解答。因此,教师应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1)针对学生身体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数学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辅导。审题不清的主要导致因素是学生对题意的解析不够清楚,教师可以从题意的分析入手,教会学生排除干扰、学会筛选必要条件,从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体现题意的真实情境从而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陌生感,增强学习兴趣。
(2)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在解题过程中不知道选用什么样的公式定理,不能形成良好的答题规范。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在明确题目考察意图后列出计算公式,按照解题步骤逐步进行,只有在充分理解了题意之后,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3)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数学教学中最简单的,但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运用充分结合,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生数学思维得到良好发展。
三、教学方法
1.紧抓课堂
课堂学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展现的舞台。教材中的数学例题中包含的公式定理及解题思路等是对知识点的补充和概括,教师应加强对例题的讲解度,提升学生对例题解析的重视度,正确掌握所有例题的解题规律,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应用题解析中相对轻松一点。
2.巩固基础,精讲多练
教师应注意的是,课堂设计无需太过复杂,应根据例题及课后习题,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设计。精讲多练在应用题中的教学运用,使学生通过少量精简的习题训练,在短时间内提升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取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在这一阶段中教会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总结知识点中的类同规律,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意识,将所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到其他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当中。
4.愉悦课堂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应用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进行小范围内的小组讨论,使每个学生能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与探讨中,找到学习中存在的快乐点。并对小组讨论所产生的结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结语
数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写照,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应用题教学现状,优化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应用题学习兴趣及解析能力,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题难题时,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陈茂芳.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06):96-96
[2]朱麦红.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素质教育论坛,2013(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