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2015-01-13万树生
万树生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玉林 537000 E-mail:804614355@qq.com)
高血压病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高危人群中,多危险因素往往同存在于同一个体和人群,2 个或2个以上因素同时存在,其作用之和乃至大于其相乘之积,是为其相加的或相乘的协同作用模式[1-2]。本实验在常规降压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给予口服血塞通片,动态监测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单纯降压对照组比较,观察血塞通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索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病的进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2013年11月,高血压患者90例,为本院门诊病人,根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进行诊断,其中男62例,女28例,所有高血压病程2~7年,平均6.5年,收缩压/舒张压均在(22.93±1.61)/(15.46±1.35)kPa。随机分组,观察组45例,男23 例,女22 例,平均(53.9±12.6)岁,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0±12.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10mg/d,(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1420208634),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塞通片[云南特安呐(25mg/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53020181]每次25 mg,每天3次,服用2周后患者血压未降至18.66/12kPa时,在原有基础上加剂量,血塞通每次加25mg,每天加75mg,间隔为1周逐渐增加到每次75mg,每天3次,疗程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清晨采集静脉血测定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采用国产SN-3型毛细管黏度计检测全白黏度(ηb)、血浆黏度(ηp),温氏法测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沉(ESR),比浊法测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出现下降,与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s,kPa)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s,kPa)
收缩压舒张压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5 23.88±1.56 15.74±0.87 15.74±1.21 10.50±0.5对照组 45 22.83±1.39 18.77±1.12 15.46±1.41 11.36±1.36 t 1.757 14.337 1.008 3.879 P 0.082 <0.001 0.316 <0.001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动脉血压增高,动脉血压受动脉壁弹性心输出量和外因阻力的影响,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受的阻力(R)=血管长度(L)×血液黏度(V)/[管道半径(ri2)][3],很显然,血压的变化受V和ri的影响,我们的观察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存在显著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文献报道相似[4]。血流变学研究指出,血液有形及无形成分的改变包括血脂水平、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都会影响血液流变性的改变。由于高血压患者体内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增高,致使红细胞受损,钙泵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积聚导致红细胞内黏度增加刚性增强,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高[5-7],此外,高血压患者常有血细胞压积升高。影响全血高低黏度的主要是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性、血浆黏度,而影响血浆黏度因素是纤维蛋白原、血脂、血糖等,上述因素均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升高,因此,影响血浆黏度的纤维蛋白原、血脂、血糖及影响高切变的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等形成影响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变学的主要因素,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流变异常致血管壁及血管内皮受损,高浓度的血脂、血清胆固醇渗入到受损的动脉内壁,形成脂物条索或斑块。受损的红细胞因稀放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上述情况应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高血压病人血黏度增高,影响血流变导致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氧,代谢产物聚集,可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及各项血脂指标变化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及各项血脂指标变化 (±s)
指标 治疗组(n =45)对照组(n =45) t P ηb(10s-1) 治疗前 9.2±0.8 9.3±0.7 0.631 0.530 治疗后 8.3±0.1 9.2±0.7 8.538 <0.001 ηb(60s-1) 治疗前 5.6±0.6 5.7±0.4 0.930 0.355 治疗后 4.7±0.3 5.6±0.5 10.354 <0.001 ηb(150s-1) 治疗前 4.8±0.5 4.7±0.3 1.150 0.253 治疗后 3.5±0.2 4.6±0.3 20.466 <0.001 ηP(120s-1) 治疗前 1.9±0.2 1.8±0.1 3.000 0.004 治疗后 1.1±0.1 1.6±0.1 23.717 <0.001 HCT(%) 治疗前 46.0±3.8 45.5±2.1 0.773 0.442 治疗后 42.6±1.4 44.5±2.9 3.958 <0.001 ESR(mm/h) 治疗前 29.5±5.5 29.1±7.5 0.289 0.774 治疗后 28.5±6.4 25.4±4.5 2.658 0.009 Fib(g/L) 治疗前 4.3±1.0 4.2±0.9 0.499 0.619 治疗后 4.4±0.7 4.1±0.4 2.496 0.014 TC(mmol/L) 治疗前 7.1±0.9 7.3±0.8 1.114 0.268 治疗后 4.2±0.2 6.4±0.5 27.405 <0.001 TG(mmol/L) 治疗前 2.6±0.8 2.7±0.6 0.671 0.504 治疗后 1.0±0.3 2.3±0.2 24.187 <0.001 LDL-C(mmol/L) 治疗前 3.6±0.5 3.5±0.4 1.048 0.298 治疗后 2.1±0.3 2.9±0.6 8.000 <0.001 HDL-C(mmol/L) 治疗前 1.3±0.3 1.4±0.4 1.342 0.183 治疗后 1.4±0.5 1.6±0.4 2.095 0.039
总之,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上,不仅要选择合理的降压方法,同时应积极降低血液黏度,采用改善血液的流动性,这也是降血压改善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一条途径。血塞通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淤、通脉活络、抵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功效,它可以使血小板内环腺甘酸(AMCP)含量增加,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激活红细胞Na+-K+-ATP 酶及Ca-ATP 酶的活性,改善红细胞的代谢功能,减少红细胞内Ca的浓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从而降低血液黏度[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9],三七皂苷可降低TC 和TG,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可扩张血管,增加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通过观察,联合血塞通治疗高血压病,血脂及血流变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血压水平也随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时,在采用常规降压的同时应用降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能有效降低外周阻力,从而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1] 崔军,高志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与膳食关系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12,47(2):57-58.
[2] 蓝家富,梁烨,李天资,等.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纤溶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的变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2):856-857.
[3] 陆美菊.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新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6):7421-7423.
[4] 王瑞欣,殷建忠,冉旭,等.应用食物频率法评价普米族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3,42(4):576-580.
[5] 吴代琴,方颖,王世君,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临床实际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423-424.
[6] 高佳儿.内皮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通向心血管疾病的桥梁[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0):234-235.
[7] 熊伟,刘剑刚,李浩.不同中医证型老年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可视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462-1467.
[8] 陈峰,胡连根,章小稳.血塞通治疗早期急性高血压脑出血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3):33-34.
[9] 曹敏,王佑华,王福波,等.三七花总皂苷降压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13,27(7):131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