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新时期好干部的“五条标准”
2015-01-12王秉军
王秉军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是新时期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阐释,赋予了好干部标准新的时代内涵,是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和根本用人导向,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干部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
一、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好选人用人关,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很强的针对性。新《条例》鲜明地将这二十字标准写进总则第一条,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新《条例》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制度保证。学习好、理解好、落实好新《条例》,是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责任。
第一,要加深对“信念坚定”的理解。我们党最现实、最贴近人民的理想信念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发展目标被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我们党经过90多年苦难辉煌的历程,现在越来越接近梦想。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要更加坚持。党员干部尤其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从思想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担当起领导伟大事业的重任。要求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针对当前我们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庸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突出问题,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等问题提出来的新要求。“举直错诸枉”,要校正选人用人导向。为政之要,在于择人,用人是调动干部积极性最重要的激励手段。用好了人就能成就事业,用不好人就会影响工作,影响干部的进取心,影响政治生态。我们党在总结丰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习总书记要求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要在全党树立识才、爱才、选才、用才和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的清风正气。
第二,新《条例》突出了党管干部的原则。新《条例》明确规定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要坚持党管干部、择优、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等七条原则,最突出的就是党管干部原则,要求切实增强党组织、党组织主要领导、干部管理部门在选人用人中的主导作用。新《条例》强调了党管干部的传统,也是要求主要领导要在用人上敢于担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辩证处理好党管干部和充分发扬民主的关系,既要注重民意,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既要注重工作实绩,又不能简单地唯GDP;既要注重领导班子文化素质、年龄结构,又不简单地以年龄取人、以分取人。党组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认真履行选人用人的职责,提高党管干部的公信力、准确率,切实形成干部凭德才晋升、一心一意干事业、奋发向上求进取的生动局面。
第三,坚持干部选拔程序,严肃干部纪律。新《条例》在选拔程序和纪律上也做出了重要调整,对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交流等重要环节、程序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对纪律与监督也做出了规定。中纪委、中组部又提出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做到“三个严禁”:一是严禁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记录在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二是严禁说情打招呼,对说情打招呼的一律坚决抵制,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三是严禁拉票贿选,对拉票贿选的一律排除出人选名单或取消候选人资格,已经提拔的责令辞职或者免职、降职,贿选的还要依纪依法处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认清当前形势,按照新时期从严治党的理念,严格执行干部选拔的规定和纪律。
二、坚持用德、能、勤、绩、廉识别干部、任用干部,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用人适位,这是选人用人追求的目标。在解决了选人用人的指导思想、目标追求以后,关键是怎样发现人才、识别鉴别人才。新《条例》把考察干部、衡量干部概括为德、能、勤、绩、廉。
一是德。德的内涵很丰富,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温良恭俭让则是待人接物的准则。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的《论青年的修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问题。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很多是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作为党员干部,首先必须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权履职时要公道正派,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要有“三严三实”的作风,懂规矩、守纪律,要有民主作风,能协商共事、和谐共事,这是共产党员起码的道德要求。
二是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才相当、以能为先。开口见高低,出手见功底。现在机关干部能力不足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衡量机关干部的能力也有一个具体化的问题。我们进行五型机关建设,对机关干部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学习、口头书面表达、调查研究、执行、参谋助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机关干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也是我们考察识别干部有无能力的具体标准。
三是勤。德能复合,以勤为要。勤是人成长、成功最基本的素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能补拙,成功、成就、成才都以勤为基础。忧患兴邦,安逸亡身。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优秀干部时代楷模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勤政务实、精益求精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戒惰的镜子。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的意见》,也把着力整治从政行为中“庸、懒、散”等不良作风,着力整治公务活动中“奢、私、贪”等不良行为,着力整治行政服务中的“蛮、横、硬”等不正之风作为重点。
四是绩。绩与能、勤密切相关,能力加勤奋,才有工作业绩。怎么衡量机关干部的绩?主要是看你所分管的工作基础实不实,能不能正确贯彻落实组织决策,解决贯彻执行中的问题,分管的工作有无进步、有无创新。要想出成绩就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抓住主要矛盾,扎实推进,久久为功,才能有所成就。
五是廉。廉既是道德要求,也是纪律要求。廉者,政之本也。我国自独尊儒术以后,形成了廉政文化传统,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留得清白在人间。我们党一直教育党员干部要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现在中央、自治区制定了很多廉政反腐、作风建设的规定,这是从政行权的底线、红线,是履职行权的硬标准,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公正用权、廉洁用权,要做清正廉洁的模范、恪尽职守的模范。对触碰廉政底线的要严肃处理。
三、端正思想认识,提高修养境界,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干部的提拔任用,涉及干部政治前途和切身利益,每次干部调整都会引起干部思想波澜。大多数干部有上进心、想进步,希望得到组织的认可、重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干部岗位是稀缺资源,并不是每个具备领导能力的干部都能走上领导岗位。这就要求干部要正确对待升迁去留,既要正确对待认识别人,更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患人之不知,患己德之不修。只有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才有德才的升华。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