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香
2015-01-12高峻
高峻
小暑一过,四村的香瓜瓜就熟了。此时,在树林召每条大街小巷里,到处流动着卖香瓜瓜的三轮车,离着老远,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叫卖声不绝于耳。老大爷、老大娘这些被子女从乡下接回城里颐养天年的老人,最爱吃香瓜瓜,他们围在卖瓜车旁,笑逐颜开,品尝着大自然的美食,回忆着农田里的清晨和傍晚,瓜果和糜谷,土地和雨水。
其实,在树林召,四村的香瓜瓜不仅老年人爱吃,年轻人也爱吃;不仅当地人爱吃,外来人也爱吃。每当香瓜瓜上市,我就迫不及待地买回家,和家人共享。儿子小的时候,和我争着吃,现在有了孙子,还不到两周岁,牙牙学语,买回香瓜瓜,他第一个争着要,还边吃边说:“好香呀!”
四村的香瓜瓜就是香,清脆爽口,味香质甜。为了寻找瓜的香源,我深入到瓜乡四村。这个村落紧靠黄河,是一片平展展的焦泥地,地理位置属河套平原,是著名的产粮区,主要盛产玉米和小麦,这几年水稻也试种成功。种瓜仅仅是对农业的点缀,是农民的一点休闲和浪漫。冬天黄河水灌顶,来年春耕墒情很好,再不用引水灌溉。小满前后,瓜种入地,经过五十余天充足的日照,微风吹拂,香瓜瓜舒坦地生长,将大地的甘汁一点一滴吮吸在里面。香瓜瓜扬花的时节,黄灿灿一畦连着一畦,十分耀眼,招来那么多蜜蜂,飞来飞去,穿梭不息。它们是最好的琴师,在花的五线谱上弹奏着甜蜜的情歌。清晨,我站在黄河大堤上眺望,一片片瓜田,一棵棵瓜秧,被金色的阳光普照。它们舒展着蔓叶,绿油油的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段时间很少有雨,阴天也不多,一天能晒15个小时的太阳。上面有充足的光照,地下有充沛的水分,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下,香瓜瓜就特别香。这就是四村香瓜瓜为什么香的原因。就像延安的红枣鲜红而绵甜,烟台的苹果清脆而水质大,吐鲁番的葡萄圆润而酸甜适中。它们完全是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大自然的杰出造化。
去年盛夏,我去北京看望出生在四村并从四村走出去的一位作家,顺便带了一包家乡的香瓜瓜。他真是喜出望外。一个从乡间走出去的游子,即便看到故乡的一撮土也感到格外亲切。不管你走到哪里,故乡的魂始终跟着你,故乡的骨血始终连着你,故乡的泥土始终呼唤着你。那天晚上,他邀请了几位作家同享家乡的特产。大家边吃边频频点头赞许,兴致中,一位巴彦淖尔市的作家说:巴盟的华兰仕曾飘香全国。那时的华兰仕真好吃,绵软香甜,沁人心脾,可是自从改良以后,味道就变了。追求产量,改变了质量。原汁原味没有了,也就失去了灵魂。一位北京籍的作家接过话茬:改良还可以,虽然味道不对头,但不影响健康,就怕出现转基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批评了流入市场的转基因大米和大豆,对人类的生存和前途无不担忧。我见机转了话题:四村的香瓜瓜既没有改良,更无转基因,大家放心地吃。一句话,把他们从乡愁中解放出来。乡愁是一种责任,是一丝一缕淡淡的忧伤,是对故乡、祖国和民族的一种心底的敬畏和无限的热爱。一个有良知的人,无不关心和关注着故乡、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当大家知道四村的香瓜瓜无改良亦无转基因时,在一阵笑声中作揖告别。
四村的香瓜瓜确实原汁原味。当它走进千家万户后,没有一个人产生怀疑。现在的食品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便利,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健康,重视的方法之一就是关注食品的安全。现在有那么多的疑难杂病侵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大多数是吃出来的。对食品的恐惧笼罩着每个人的心,什么时候才能将压在心口的这块大石搬掉呢?
四村的香瓜瓜要走出四村,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但不要改良,更不要转基因。我们能把纯朴和自然带进城里,带进人的生命里,那是多么高贵的情怀和贡献啊!
〔责任编辑 杨 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