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管理库的应用成效
2015-01-12
IT行业的各种概念往往各领风骚三、五年,除了少数落地生根外,大部分概念都会随风而逝。在ITIL流行近十年之后,该领域的热点近来聚集到CMDB上。国际主流厂商纷纷推出了CMDB产品,有些大行业用户被吸引,满怀憧憬想要试水CMDB。
老阎是公司的项目经理,已经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五六年,一直做ITSM的项目。从业务咨询到系统实施,从项目控制到支持维护几乎都做遍了。最近,单位签下一单CMDB项目,让老阎有点犯难。
老阎知道,ITSM是管理型项目,困难不在项目本身。在市场经济下总结出来的ITSM经验遭遇本土传统管理体制,由于理念、利益等深层原因引发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不是他这样的乙方项目经理能够承受和把控的。对于CMDB项目来说,此类问题尤其突出。
从CMDB起源及其与ITIL的关系来看,CMDB作为统一的配置管理库,应该全面而细致地记录和保存各种软硬件配置信息,以便支撑时间、问题、变更、发布等各种ITSM流程,成为整个IT运维管理的基础。要全面细致地维护各种软硬件配置信息,需要用户花大力气梳理、搜集这些信息,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其功效性。
另一方面,要通过对ITSM流程的支撑发挥成效,ITSM流程就应该是被落实执行的。所以说,CMDB建设是一项“投入大、见效缓”的地基工程。这个“投入大”,主要是用户维护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大。老阎知道,好多ITSM项目工程只有抓住要点,做到“少投入、见速效”,才能保证客户领导、员工都满意,项目才能顺利完成。
虽然犯难,老阎还是得仔细研究项目合同:果然不出所料,技术规范书中CMDB的建设目标空泛、范围模糊,功能需求繁多、脱离实际,充斥着ITIL的各种术语和概念,一看就是各家产品东拼西凑而成。
老阎明白,此类项目要想顺利完成、实现持续滚动,就不能只是局限于标书文件要求、局限于提供功能,必须提供能力、在使用人员中产生实效、在客户领导眼中呈现业绩。所以,如何获取、分析和把握客户领导和使用人员的真实需求,如何应对标书中各项要求,都要围绕这个原则进行。那么,如何调研和分析这个CMDB项目的数据需求,功能需求,才能做到“投入小、有成效”呢?
老阎深入了解了用户在IT资源配置管理方面现状和问题,研究了各家CMDB产品的优势和劣势,使自己成了半个CMDB业务专家,终于把系统定位和功能理清,确立了“应用场景决定管理粒度和幅度”、“数据维护紧密结合ITSM流程”等原则,初步打破了数据“维护难、消费少、不准确、消费更少”的恶性循环,把项目带到用户试用阶段。
在试用过程中,基础数据准确性问题又凸显出来。对于CMDB来说,系统是“妇”、数据是“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CMDB系统还算不上巧妇。用户不是没有保存基础资源配置数据,但是存在较大的不规范、不全面的问题:设备的厂家、型号不规范,不符合系统要求;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缺乏,无法支持专题应用。系统功能加上基础数据等于系统能力,系统能力加上频繁使用等于业务成效。如何保证数据质量,使系统成效发挥出来,避免功亏一篑呢?
老阎通过项目组梳理、用户填报等各种手段,总算把数据整理的差不多,使系统上线了。但回过头来想,项目做得这么吃力,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呢?(隋华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