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95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5-01-12李佳圣
李佳圣
[摘 要]“95后”是2013年首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方阵,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95后”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发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95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全面了解了学生在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及人文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为科学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与模式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95后”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39-03
2013年,“95后”学生首批进入高职院校。资料显示,“95后”学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丰富多元的教育媒体而表现出冲动而极端,单纯而脆弱的特点。课题组从“95后”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入手,展开系列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与模式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思考。
2013年11月,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的2013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56份,回收率92.67%;有效问卷552份,有效率99.3%。在有效问卷中,男生263份,占47.6%;女生289份,占52.4%。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知识的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本次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结果具有真实性,客观地反映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一、“95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一)“95后”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身人文素质状况,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度不高
“95后”高职生从小就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了没有经过任何包装的成人世界——性、暴力、社会矛盾、金钱、疾病、生死……他们是没有童年的一代。同时,他们往往成为这样的矛盾体——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没有早恋的概念,幼儿园就有了第一个男 / 女朋友。”[1]在调查中,在问及“你认为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时,2.6%的人认为整体素质很好;85.6%的人认为整体素质一般,少数人素质较低;11.8%的人认为整体素质较差。这一数据符合“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问到“人文修养对你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时,有31.2%的人认为影响不大,只有16.3%的人认为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问及“你高职期间最重要的是”时,有84.8%的人认为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只有10.2%的人认为要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自我。这表明“95后”高职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养成”的思想。
(二)“95后”高职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关注不够,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不多,人文知识缺乏
在调查中,当问及“当今文化世界,你是否愿意抽出时间来读人文书籍”时,有76.7%的人表示偶尔愿意,4.6%的人表示没有兴趣,不喜欢人文书籍;在问及“你是否购买过或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一本或几本”时,10.4%的人表示从未买过、读过,12.4%的人买过、读过1本,36.8%的人买过、读过2本,只有8.6%的人全部买过、读过;在问及“你平时有没有自觉地去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时,偶尔了解的人占62.2%,经常关注的人只有6.6%。这说明“95后”高职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关注不够,对于业余时间的利用不是很明确,对人文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调查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时,63.2%的在校生是通过书本获得。在问及“你了解法律常识的途径”时,87.2%的人认为是通过课堂教学了解,这说明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还很狭窄,学校教育依然是高职生获得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在问及“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时,14.8%的人回答错误。在问及“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时,38.2%的人回答错误。在问及“你能背出30首以上唐诗宋词吗”时,只有2.6%的人能够背出,50.2%的人勉强背出10-15首,39.4%的人背出几首,但能够说出一些词句,7.8%的人背不出。这说明“95后”高职学生人文知识比较缺乏,与自身的学历层次不相匹配。
(三)“95后”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性,但是少数学生行为控制力差
对“95后”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表明,37.2%的人关心国家大事,对新闻报道感兴趣;29.2%的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23.3%的人经常与教师、同学探讨有关人生的话题,19.6%的人经常约束自己的过激行为,34.6%的人参加过义务献血。这些表明“95后”高职学生大多数人能够正确认识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性,而且注重自己人文素质的提高。在调查中,当问及“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讲究勤俭节约”时,22.2%的人认为“是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41.4%的人认为“现在经济很发达,不需要这么做”,28.6%的人认为“无所谓,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决定”,7.8%的人认为“这种观念过时了,应该放弃”。对于“你对自己的道德水平的评价”,37.6%的人表示非常满意,45.4%的人表示比较满意,16%的人表示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有过“对陌生人说脏话、公交车上不给人让座、乱扔果皮纸屑、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情侣在公共场所过于亲密、食堂打饭不排队、不向老师问好、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比例从10.2%-86.4%不等。
(四)大多数“95后”高职学生人文态度明确,崇尚高尚的人文精神,但是,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在调查中,在问及“你的人生支柱是”时,49.1%的人认为是知识,28.3%的人认为是金钱,11.9%的人认为是权力,7.8%的人认为是奉献,2.9%的人认为是爱情。在问及“你对借钱消费的看法”时,27.4%的人非常赞成,45.1%的人认为只要有偿还能力是可以的,17.3%的人认为偶尔是可以的,认为不应该借钱消费的占10.2%。这说明“95后”高职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消费观,必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加以引导。在问及“你对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表示赞同的占24.4%,表示无所谓、反正自己不做的占52.8%,只有22.8%的人表示反对。对于“抄袭作业、考试舞弊行为的态度”,21.4%的人认为应该抵制,44.8%的人认为无所谓、自己不做就行,29.6%的人认为偶尔为之也无妨,还有4.2%的人表示支持。这些表明“95后”高职学生律己意识、荣辱观念还存在问题。对于“你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的作用是什么”,47.7%的人明确表示知道,31.3%的人表示不十分清楚,还有21%的人表示不知道。可见,相当数量的学生专业思想模糊,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五)“95后”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满意度不高,学校人文氛围与学生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
在调查中,对于“学校人文课程的设置”,7.6%的人表示满意,35.4%的人表示比较满意,57.0%的人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对于“选修人文课程开设”,25.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69.4%的人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只有5.4%的人表示满意。对于“人文类课程教师的教学”,26.6%的人表示满意,39.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34.2%的人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对于“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57.3%的人认为“人文素养好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25.0%的人认为“主要专业技能好就行,有没有人文素养无所谓”,17.7%的人认为“人文素养不好的教师不受学生欢迎”。这些表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人文类教师教学满意度不高,学生期望专业课教师既要懂专业,又要懂人文。在问及“所在院校的人文氛围”时,27.4%的人认为一般,49.6%的人认为较差,23%的人认为很差。在问及“对所在院校校园网络了解程度”时,42.7%的人认为不清楚,31.4%的人认为会偶尔看看,15.4%的人不想了解,经常查看、浏览的学生只有10.5%。当问及“所在院校人文类图书能否满足学生需要”时,67.5%的人认为不能满足需要,27.4%的人很少去看、不太清楚,只有5.1%的人认为能够满足需要。在问及“高职院校是否应该修建一些人文景观”时,66.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20.2%的人认为无所谓,12.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由此看来,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学校了解的加深,高职院校在网络、图书、人文活动、人文景观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二、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一)明确定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教育应该促进人生的价值。[2]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该目标蕴涵着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宽容与合作精神。高职院校要理性认识和合理践行“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实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双轮齐驱”、“两翼齐飞”的教育理念,根据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基本目标要求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二)建立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要坚持德育工作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门课程,渗透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以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业合作、有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合格职业人。其次,要在高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构筑人文素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调整和增加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人文素质辅助教学,建立并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后,要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
(三)积极创造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与环境
一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文素质教育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3]教师的言谈举止、形象气质、品德修养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无声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应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二是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如文学社、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舞蹈协会、心理健康协会、读书协会等,以这些社团活动为载体,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又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和优势,增强他们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大赛、书画展览、文化艺术节,以及邀请名家、名师给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和报告等。四是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除了利用物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利用精神环境熏陶学生。精神环境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塑造学生性格具有重要作用。[4]此外,学校应注重加强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积极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 注 释 ]
[1] 吴寒天.麦可思2013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J].Mycos麦可思研究,2013(9).
[2] 胡邦宁,廖元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时代文学,2008(11).
[3] 常雅宁.积极实施高职“两课”教改全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4] 李昊凤.德育方法之情感熏陶法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