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在建隧道上覆滑坡体处治方案研究

2015-01-12宋晓雷刘庆华

山西交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滑体抗滑桩黄土

宋晓雷,刘庆华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

1 概述

某在建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为黄土覆盖丘陵区,丘陵上部被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Q2pl、Q3eol)覆盖,其形态为黄土梁峁状。谷底和谷坡下部基岩出露,岩性为二叠系砂岩夹泥岩,基岩顶部和黄土之间夹有第三系红黏土及半胶结的砾岩。线位以隧道形式通过黄土峁,线位左侧临空,右侧为黄土峁。隧道底板最大埋深102~107 m。隧道穿越黄土峁,围岩岩性主要为N2棕红色粉质黏土,土体含水量高(w:19.4%~22.6%),呈硬 - 可塑状(Il:0.12~0.38),围岩全部为Ⅴ级。

隧道施工正逢雨季,且当年降水量为历年最大。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山体地表、隧道仰拱和二衬出现多条裂缝,紧急停止施工,停止施工时隧道进度为:左洞掘进125 m,仰拱施工93.5 m,二衬施工63.1 m;右洞掘进73.8 m,仰拱施工48.1 m,二衬施工25.4 m。

地表裂缝:分布于线位左右两侧,最远处裂缝位于线位右侧(靠山侧)近30 m的地方,该条裂缝长140 m,其余4条长度在22~32 m,裂缝宽度2~12 cm,垂直落差2~9 cm。停止施工后对裂缝进行了灰土回填和夯实,但随后发现裂缝仍有扩张趋势。

洞内裂缝:停止施工时,隧道左右线洞体仰拱均有3条裂缝,二衬仅左洞有轻微裂缝。

裂缝均与隧道走向大体一致。仰拱裂缝分布于仰拱中部和左右两侧各一道,裂缝始于洞口向内15 m,止于仰拱施工停止处,而从仰拱施工停止处至掌子面,未发现有裂缝,洞口处裂缝宽0.5 cm,里侧最大宽度达到2.5 cm。二衬裂缝分布于左洞靠近洞顶右侧,裂缝宽度0.1~0.2 mm,长度与仰拱裂缝基本一致。

随后对隧道内裂缝布设多个观察点,通过近两个月的观测隧道内仰拱上的裂缝未明显变化,另外粘贴在洞顶二衬裂缝上的黄纸一直没有被撕开。而冬季进入洞体内未做二衬段,发现落洞顶滴水在地面形成很多冰柱,冰柱位置不规则分布,间距1~2 m,冰柱直径约4 cm,高约0.3~0.8 m。

2 病害产生原因分析

2.1 地形地貌

隧道及隧道所在山体产生裂缝后,根据裂缝对应关系,初步判断山体可能朝着临空方向滑动或蠕动。并在平面上根据裂缝的走向和位置,选定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截面,进行钻探和挖探。

隧址区出露及钻探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第三系上新统(N2al+pl)、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黄土(Q2pl)和上更新统马兰组黄土(Q3eol)。

2.1.1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岩性主要为砂岩夹泥岩。砂岩灰白色,强风化—中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泥岩紫红色,强风化—中风化,较湿软。岩层产状大体为350°∠7°,倾向坡面临空方向。从勘探揭露情况看,本组共夹有5层泥岩,泥岩较薄,每层厚度在0.5~3.5 m之间,靠近土石界面附近的泥岩夹层含水量最大,较湿软。

图1 典型剖面地质图

2.1.2 第三系上新统(N2)

岩性主要为棕红色粉质黏土,含黑色铁锰质薄膜及结核,夹钙质结核,呈可塑-硬塑状,局部底部为钙质胶结的砂砾岩。

2.1.3 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pl)

岩性为褐黄色粉质黏土,可塑-硬塑状态,含零星钙质结核,发育垂直节理,夹古土壤层。

2.1.4 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黄土(Q3eol)

岩性为浅黄色粉土、粉质黏土,发育垂直节理,大孔隙,常含蜗牛壳碎片和植物根茎,土质较疏松,坚硬-可塑状态。

2.2 原因分析

滑坡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2.1 内因

2.2.1.1 地层岩性特征

地层由第四系上、中更新(Q3、Q2)黄土、上第三系(N2)棕红色粉质黏土以及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2S)砂岩夹泥岩组成,其中黄土分布在边坡上部,厚度约26~56 m,垂直节理发育,在地表形成较多落水洞,且黄土与红黏土界面倾向临空方向;棕红色粉质黏土分布在黄土和基岩之间,具有弱膨胀性,自由膨胀率为35%,且土体内裂缝较发育,厚度约25~50 m;基岩由上石盒子组(P2S)砂岩夹泥岩组成,位于棕红色粉质黏土之下,岩层产状,倾向临空方向。

2.2.1.2 水文地质特征

隧址区地层中含有两个隔水界面,一个为黄土与N2粉质黏土界面,另一个为土石界面附近的砂岩与泥岩界面,这两个界面易将土体中的水滞留形成软弱带。

2.2.2 外因

a)隧道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破坏坡体应力平衡,引起土体应力重新分布,坡体向开挖方向产生收敛变形,从而形成裂缝,同时使土体中原有节理裂隙局部贯通,形成渗水通道。

b)山体落水洞发育,加之节理贯通,同时,施工季节降雨集中,雨量较大,沿裂隙渗入土体深部,降低了岩土体抗剪强度,从而导致边坡稳定程度降低,造成坡体蠕变,裂缝发展。

c)施工便道的开挖。施工便道分布于隧道左侧山体坡脚处,便道的开挖减小了前缘抗滑段的抗滑阻力,从而降低边坡稳定程度。

综上所述,在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边坡稳定程度降低,处于暂时稳定-变形状态。

3 滑坡原因分析及推力计算

整体上形态呈“簸箕”形,滑坡后缘高程为975 m,前缘高程为870 m,高差约105 m;滑体横宽约为240 m,沿主滑方向长约350 m,滑体最大厚度约为50 m,体积约158.5×104m3,属于巨型滑坡。滑动方向与路线走向夹角为126°。

隧址区地层中含有两个隔水界面,一个为黄土与N2粉质黏土界面,另一个为土石界面附近的砂岩与泥岩界面,这两个界面易将土体中的水滞留形成软弱带。

根据滑坡与隧道的空间关系,滑坡的进一步滑移将会引起隧道的开裂、变形,对整个隧道工程安全构成影响,故需采用支挡措施。

a)滑坡沿黄土与红黏土界面的滑动(1号滑体),由于该段滑坡在20世纪50年代层发生过沿黄土与红黏土界面的滑动,因此假定在降雨等极端不良工况下,该段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为0.98,据此采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要求采用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反演,可得到黄土与红黏土界面滑动时的土体强度参数。

b)滑坡沿泥岩夹层界面的滑动(2号滑体)目前坡体处于暂时稳定-变形状态,因此确定稳定安全系数为1.05,据此反演,计算结果为:黄土强度指标C=32 kPa,φ=15.3°;红黏土强度指标C=41.8 kPa,φ=20.6°;泥岩强度指标 C=26 kPa,φ=10.3°。

根据上面用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反演获得的计算参数,依然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运用理正5.2岩土计算软件计算滑坡推力。

图2 ①号滑体计算简图

表1 剖面①号滑体各条块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表(卸载前) kN

图3 ②号滑体计算简图

表2 ②号滑体各条块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表(卸载前) kN

由以上滑坡推力计算可知,如果抗滑桩拟设位置为13条块处,则按1.2的安全系数设防时抗滑桩受到来自第12块的剩余滑坡推力为7 671 kN,剩余段落的抗滑力为3 011 kN,桩后土体的被动土压力为:

因此,按1.2安全系数(此时坡体稳定)考虑时,在13条块处设抗滑桩时,应能承受5 112 kN的合力。

4 滑坡处治

线位由滑坡后缘通过,由于该滑坡的变形发生在隧道施工期间,且隧道已经掘进125 m,在深挖方案和对滑坡处治后继续维持隧道方案进行比选。

a)深挖方案 该处治方法较为简单,尤其滑坡中后缘基本处在路槽内,边坡形成后,滑体基本被清除,因此滑体稳定性大大提高,故工程条件下滑坡无需再做处治。但若是采取该深挖方案,路线两侧将形成近100 m的高边坡,且根据钻探的地质资料,恐将形成新的地质灾害,且已经掘进125 m的隧道将被废除,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巨大。

b)抗滑桩方案 根据滑坡推力计算结果,最适宜设置抗滑桩处,抗滑桩应能承受5 112 kN的合力,滑坡推力较大,单独设置抗滑桩的方法难以满足工程安全。

c)卸载+抗滑桩方案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案,采取对滑体进行适当卸载,卸载原则上保留隧道周围30 m土体厚度,即尽量减小对隧道施工的扰动,同时设置抗滑桩。

按照第3种方案的原则,兼顾工程安全和尽可能方便恢复耕地的原则,采取了宽平台、陡边坡的卸载方案。为防止雨水沿裂隙渗入土体深部,降低了岩土体抗剪强度,从而导致边坡稳定程度降低,造成坡体蠕变,裂缝发展的危害,对卸载后每级平台进行夯实,恢复绿化后并设置一定的排水设施。

施工顺序:

滑坡后缘及中上部清方卸载—边坡夯实及排水系统施作—裂缝、陷穴、落水洞回填、夯实—下一级边坡的开挖和排水系统施作—抗滑桩施工。

5 结语

隧道及隧道所在山体产生裂缝后,隧道内监控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呈张拉变形状态,与正常工况下隧道变形不同。而后对隧道裂缝位置和山体裂缝位置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根据山体裂缝和隧道裂缝的关联性,进行大量的挖探和钻探工作,确定了裂缝是由滑坡滑动或蠕动造成。

通过对滑坡处治方法的比选,最终采取卸载+抗滑桩方案,从后期处治效果看,监控量测数据显示隧道内变形趋于稳定,且隧道内裂缝无扩张,通过换拱后,隧道未再出现类似病害。山体裂缝通过卸载后基本消除,无新裂缝产生,地表植被也较易恢复。

猜你喜欢

滑体抗滑桩黄土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滑坡碎屑流颗粒分选效应的数值模拟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立式旋压机纵向进给机构液压配重设计
万梁高速某滑坡降雨入渗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