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察哈尔抗战中的西北红军将领

2015-01-12张化民

新西部 2014年1期
关键词:冯玉祥张家口抗日

张化民

察哈尔抗战中,抗日同盟军一度收复多伦,这是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失土。

但更加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仅仅存在一个多月的军事行动中,谢子长、阎红彦、许权中等陕西共产党人和西北红军将领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收复多伦,西北红军将领强龙光光荣牺牲,成为在抗日前线牺牲的第一个中国工农红军将领,也是有文字记载的由中共参与组织的抗日前线中牺牲的第一个中共党员。

1931年9月18日,东北的侵华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局部抗日战争爆发。

1932年,与中共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的冯玉祥决心组织抗日同盟军对日作战。这年9月,冯玉祥的旧部宋哲元出任察哈尔省(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主席,于是,中共在北方成立的秘密组织华北政治保卫局(即中共北方特科)建议冯玉祥到张家口组建抗日力量,冯玉祥接受了这一建议。

随着建立抗日同盟军准备工作的初步展开,一批来自陕西的共产党干部渐渐聚集到了冯玉祥的周围。

冯玉祥召旧部举旗抗日

1932年10月9日,冯玉祥秘密抵达张家口,他要求共产党派人到张家口帮助他组织新的军队和抗日政府。应冯玉祥邀请,中共北方特科派张慕陶(陕西旬邑人,曾任冯玉祥联军总政治部政治处长,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参与策划了清涧、渭华起义)、吴化之(湖北汉川人,1925年到1927年陕西和西安党团负责人)、武止戈(陕西渭南人,曾任中共旅苏莫斯科支部书记)等人来到了张家口。

1933年1月,中共北方特科决定,由张慕陶、吴化之、武止戈三人组成中共张家口特委,负责领导推动抗日同盟军的工作,特委书记由张慕陶担任。

中共北方特科还指定肖明(渭华起义担任中共陕东特委委员,渭南县委书记)负责对特委的联系与指导,共产党员宣侠父、张存实、刘继曾(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中共陕东特委书记,领导了渭华起义)、刘少文(河南信阳人,1931年6月作为中央巡视员帮助改组了陕西省委,建立了西安市委)、许权中(陕西临潼县人,曾任冯玉祥联军卫队师代理师长、渭华起义总顾问)、杨晓初(陕西渭南人,渭华起义军委财经委员)、马志敬(陕北人,参加过渭华起义)和汾阳军校的共产党员赵力钧等也被派往张家口工作。中共北方特科希望冯玉祥出任抗日军总司令,并组织新政府。在此期间,特委派遣中共党员分赴东北军张廷枢部与黄显声部活动,热河“抗日救国军”领导人黄守中,也由特委动员来到张家口,一同策应即将崛起的抗日同盟军。

1933年3月,抗日同盟军的准备工作已初步展开。经过深思熟虑,冯玉祥电调二十九军教导团到张家口,并将其扩编为第二师,支应遴任师长,王霖(陕西关中人,渭华起义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陕西临时省委负责人,陕西省委常委)任师政治部主任,成为冯玉祥的基本部队。

在中共的斡旋和冯玉祥的带动下,原西北军将领吉鸿昌也在察哈尔聚集旧部,组建抗日武装,并促成原西北军将领方振武与冯玉祥合作;冯玉祥旧部高树勋等也先后到达张家口,同盟军的力量日益壮大。

5月中旬,日寇包围平津,南京政府正与日本谈判签订停战协定,冯玉祥在这时多次发表文电,抨击南京政府没有制定建设国家的计划,尤其谴责其对日本的侵略未作有力回击,并表明自己“其立场、其宗旨,与西南政委会,及蒋光鼎、蔡廷错两先生所宣示者,不谋而同”。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民众纷纷成立义勇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军作战。这些义勇军由东北退到热河,由热河再退至察哈尔,都把新希望寄托于冯玉祥将军身上,而且最终成为抗日同盟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军在冀东得手后,很快就把侵略的矛头直指察哈尔。1933年5月24日,冯玉祥召开了各方军事首领会议,决定组成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5月26日,全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举行,推举冯玉祥为同盟军总司令,推选共产党员杨璞(陕西榆林人,察省御侮救亡会主席)等十余人为执行委员。

6月15日,抗日同盟军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在张家口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共张家口特委起草的《民众抗日同盟纲领》,选举了抗日同盟军最高权力机关—军事委员会,推举冯玉祥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参加抗日同盟军的各路部队共10万余人,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组织和编制,也一律由原将领指挥。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组建,是在冯玉祥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的。冯玉祥对中共北方特科的干部给予了巨大的信任,许多共产党员在同盟军中都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例如,张慕陶、宣侠父担任同盟军最高权力机关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张慕陶担任同盟军总政治部主任,宣侠父担任吉鸿昌第二军的政治部主任兼第五师师长,武止戈任同盟军总部高级参谋和吉鸿昌部参谋长,吴化之任吉鸿昌部政治部主任,张存实任吉鸿昌部政治部副主任,白坚(陕西靖边县人)任同盟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张克侠任同盟军干部学校校长。

陕籍中共人士密集加盟

1933年5月初,为了推动抗日同盟军工作,吴成方要求华北办事处负责人饶漱石转告中共北方代表和中共河北省委,派得力干部来指导工作。中共河北省委应吴成方的请求,派柯庆施(河北省委军委书记)、邹春生(河北省委秘书长)、王少春等先后到达张家口帮助工作。但柯庆施等人一到张家口,就无视中共“特委”的存在,立即着手组织新的领导机构,并陆续通过河北省委抽调许多干部到张家口。

同年5月中旬,中共河北省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前线工作委员会”(简称“前委”),柯庆施任书记。前委成立后,张慕陶等人组成的张家口特委被取消,北方特科也在中央的严厉批评下停止了对抗日同盟军的工作。前委掌握了改组后的察哈尔省政府报纸《国民日报》,由张性初(陕西渭南人)任主编,并以抗日救亡会的名义主办《民众日报》,由陈伯达任主编。

经冯玉祥同意,中共以参加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的陕西共产党人为主组建了中共独立掌握的武装第十八师,由许权中任师长,谢子长负责党的工作(相当于政委),杨晓初任参谋长,霍世杰(陕西绥德人,渭华起义负责军需)任军需长。

许权中领导的第十八师中还有阎红彦(陕西安定县人,曾参加清涧起义,陕甘游击队第三任总指挥)、强龙光(陕西安定县人,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队长)、王怀德(陕西清涧人,清涧起义领导人)、李锦峰(陕西白水人,曾参加清涧起义)、宋文梅(陕西富平人,习仲勋入团介绍人)、王再兴(陕西米脂人)等陕西籍共产党人。

第十八师和宣侠父领导的第五师、支应遴领导的第二师,成为前委领导下的主要军事力量。此外,汲汉东领导的第十六师有不少共产党员,因此也基本为中共所掌握。同时,北方局也抽调了大批中共党员干部到张家口同盟军各部门中工作。

由于北方特科和张家口特委的张慕陶、刘继曾、肖明、吴化之、王霖等人都是中共陕西省委及渭华起义主要领导人,所以陕西籍的干部就在里面占有很大比例。如赵通儒(陕西省安定县人,曾参加清涧起义)、蔡子伟(陕西蓝田人)、张文华(陕西渭南人,曾参加渭华起义)、鲁贲(陕西横山人)、周益三(陕西关中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渭华起义五中队队长)、钟师统(陕西华县人,渭华起义村苏维埃主席,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任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张养吾(陕西西乡人,曾任彭德怀秘书)、石仲伟(陕西富平人,曾将被捕入狱的习仲勋救出)、庞志杰(陕西关中人,中央特科成员)、尤祥斋(陕西米脂县人,任察哈尔省抗日妇女救亡会主席)、李馥清(陕西白水人,杨晓初夫人,任张家口市群众御侮救亡会秘书长)、高敏珍(陕西米脂人,蔡子伟夫人,任张家口市妇女抗敌救亡会组织部长)等。正是由于这些中共干部的努力工作,才换来了冯玉祥的巨大信任,并最终促成了抗日同盟军的组建。

抗日同盟军刚一成立,察东局势即趋恶化。6月1日,日军飞机轰炸独石口,4日陷宝昌,5日侵占康保,张北危急,抗击日本的军事行动已刻不容缓。

血洒疆场的敢死队队长

1933年6月20日,冯玉祥任命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前敌总指挥,邓文、李忠义为左、右副总指挥,兵分三路,对日作战。中共地下组织从各方面积极支持和援助抗日同盟军。前委除开展御敌救亡协会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外,还派出一批党员到抗日同盟军各部队担任政治处长和其他重要职务。

6月21日,北路同盟军各部分头北上,向日伪军展开进攻。中共领导的二师、五师、十六师(师长汲汉东)、十八师等部队作为主力,一直战斗在最前线。经过激战,从6月22日到7月1日,先后收服康保、宝昌、沽源等县城。

7月7日,同盟军分三路进攻多伦。多伦是察东重镇,由日军茂木骑兵旅团2000余人及伪军李守信部驻守,城防坚固,加上日机不断轰炸,激战甚烈。9日晨,同盟军攻克城外据点。10日晚,吉鸿昌亲率敢死之士,肉袒匍匐前进,爬城三次,均告失败。11日,双方继续激战。同盟军死伤严重,仍久攻不下。12日,吉鸿昌利用夜间,敌机敛迹之际,派精兵化装成伪军潜入城内,里应外合,同盟军分由南、西、北三门攻入,强龙光担任敢死冲锋队队长,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攻进多伦城中,大部队则被日军堵在城外无法跟进。

由于战事激烈,部队几进几退,强龙光壮烈牺牲。又巷战肉搏3个小时,日伪军由东门窜去。失守72天的多伦,经五昼夜麈战,又被同盟军光复。收复察哈尔全境(察东四县)各战役,共毙伤日、伪军1000多名,俘虏数百名。同盟军计伤亡官兵1600余人,内有团长5人。

收复多伦,这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收复失土,全国军民莫不欢欣鼓舞。各界同胞、抗日爱国团体或发函祝贺,或捐款、献物慰劳支持。著名学者章炳麟(太炎)评价道:“近世与外国战,获胜者有之,地虽一砦一垒,既失,则不可复得矣。得之自多伦始。以争一县,死将士几二千人,虽在一隅,恢复之功,为九十余年所未有。”

强龙光是有文字记载的牺牲在抗日前线的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

强龙光原名锡珍,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栾家坪乡强家湾人。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家,幼年在栾家坪私塾读书,后在瓦窑堡平民学校读书。1927年参加共产党,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因抗粮抗捐用铁铣砍伤下乡催粮收款的县衙差班头的头被伪县府拘捕,被当时驻军安定的谢子长解救,称其为“农民协会的好干将”。1930年初随从谢子长赴宁夏平罗开展兵运,任连长。兵运失败后回陕北,与谢子长一起,组织小规模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屡遭失败,毫不气馁。1931年9月,晋西游击队来到陕北后,率先参军,转战陕甘。1932年1月,西北反帝同盟军成立后,任骑兵队队长。2月,陕甘游击队成立后,一直担任骑兵大队队长,随后到达张家口参加了抗日同盟军。

强龙光牺牲后,连遗体都没有找到,谢子长、阎红彦、赵通儒等老战友悲痛万分,他们商定,革命胜利后,一定要为强龙光同志立碑,永远也不能忘记这些为祖国、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强龙光和堂弟强世清、弟弟强世光都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强世清是红二十七军前身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支队长,1933年腊月二十九,他与强世光一起,被国民党杀害在安定县城。1934年8月18日,谢子长带领陕北红军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后,曾在强世清受伤被俘的地方下马肃立,静默三分钟。

谢子长火线牵手尤祥斋

尤祥斋,陕北米脂县人,出生于大户人家。1926年,米脂县妇女协进会、旅外学生联合会、米脂县学生联合会等进步组织联合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时轰动陕北。当时只有15岁的尤祥斋是这场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尤祥斋是米脂女校学生,也是米脂县妇女协进会会长。谢子长听说了她们的事情后,十分高兴,当即给米脂县妇女协进会写信,对她们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和支持。不久,谢子长收到尤祥斋的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谢子长的敬仰和感激。两人从此书信往来,心心相印。

谢子长投身革命前,曾由家中包办娶过一个媳妇。因二人没有感情,谢子长不久就离家出走了。自从与尤祥斋建立通信联系后,他的感情便全部倾注在她身上,可是,他们整整通了7年的信,却始终未曾见过一面。

1930年,一直被热烈追求的尤祥斋终于答应了谢子长的求婚。她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对女儿说,女婿长得啥样?总得让我见见呀。于是,从未和谢子长见过面的尤祥斋赶快写信给谢子长,要他寄一张照片来。

谢子长后来曾跟尤祥斋开玩笑说:“为了照这张照片,我真是豁出命去了!”因他当时在北平从事秘密活动,随时有被抓捕的危险。为了照这张相,他请了阎红彦、赵通儒两位战友随身保护,一起去了一家照相馆,一照完就马上离开,洗印照片的事都是战友帮他办的。这张为了丈母娘相女婿而拍的照片,后来就成了谢子长的标准肖像照。

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后,谢子长来到了张家口。当时,尤祥斋也在张家口,担任抗日同盟军妇女救国会主席。就这样,两个人终于第一次见了面。杨晓初、李馥清(陕西白水人)夫妇和在吉鸿昌身边工作的地下党员王再兴等人听说了他们的特别恋爱史后,都催促两人尽快结婚。他们向当地老乡借了一间房,借来一条棉被,然后借来一身较干净的衣服给谢子长换上。婚礼仪式由杨晓初主持,一束从野外采来的鲜花插在水杯里,摆放在桌子上。大家围着桌子坐成一圈,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婚后没几天,谢子长就去了张北前线。不久之后,谢子长临危受命,被派任为西北军事特派员返回陕北,尤祥斋则留在北平担任河北军委机关地下交通员。

那是1933年11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外面的风雪很大,谢子长就要赴陕北了,尤祥斋特意煮了一碗汤圆给丈夫饯行。当时她已有孕在身,一想到丈夫即将远行,忍不住哭了。谢子长对妻子说:“祥斋,坚强点,等我回去打开了局面,就来接你们。”

谁知这一别就成了永诀。谢子长走后不久,由于叛徒告密,尤祥斋被捕入狱。直到谢子长牺牲时,尤祥斋还被关在北平的监狱里。

抗日同盟军的悲壮结局

1933年8月8日,日机轰炸沽源平定堡,南路日军入侵沽源,北路日军向多伦急进。经吉鸿昌率部抵抗,虽暂时阻止住日军,但事态却日益严重。8月14日,卸任同盟军总司令的冯玉祥离开察哈尔,解甲归隐泰山。8月16日,方振武、吉鸿昌在张北通电继续抗日,方振武任代理同盟军总司令。

9月,曾作为抗日同盟军主力的二师、骑兵第五师、第六师及吉鸿昌部的第四师等,均先后被宋哲元改编,部队总人数只剩下一万人左右。方振武、吉鸿昌决定将抗日同盟军改为“讨贼联军”,推举方振武为总司令。

9月12日,前委召开党员大会,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错误地开除了张慕陶、王霖(二师工委书记)、尹心田(一团团长)、贾振中(二团团长)、周茂兰(三团团长)等人的党籍。同时采用了军事上的冒险主义,轻率地作出攻打北平的决定。前委与十八师为一路,吉鸿昌的五师与教导队为一路,方振武部为一路,分三路东进。

进军途中,方振武部在向大、小汤山峻岭转移途中,遭遇敌军截击和飞机轰炸。吉鸿昌部在袭昌平、占领十三陵后,亦遭袭击,被迫退入昌平西北部山中。

10月9日,抗日同盟军遭到何应钦邀来的日军的大规模合击,伤亡惨重,弹尽粮绝。13日,武止戈被日军飞机轰炸阵亡。15日,白坚在日军飞机轰炸中受伤。为了保存力量,前委决定干部分散突围。

10月16日,方振武和吉鸿昌被迫接受“和平解决”,被押往北平,方、吉二人途中逃脱,同盟军残存者仅四五百人亦被缴械。就这样,中共掌握的这支抗日精锐部队被完全葬送了。

1933年11月,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派代表李华生去北平,处理抗日同盟军从前线撤回北平干部的派遣工作。这时,红二十六军南下失败和陕北红军一支队埋枪散伙的消息传到北平,谢子长立即返回陕北。次年,白坚、赵通儒、王怀德、张文舟、蔡子伟、张文华、鲁贲、王达成、李启明、李锦峰、王再兴、高敏珍等人也陆续返回西北,分别在陕甘边、陕北红军和根据地担任重要职务,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7月至8月,中共前委和抗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为了纪念收复察东四县阵亡的312名将士,在张家口东山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部南操场内,建造了“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失地阵亡将士纪念塔”、“抗日烈士墓”各一座和“全国军民抗日死难烈士祠”一所。纪念塔上镌刻着冯玉祥将军亲书的塔名,笔力苍劲,雄浑有力。塔身六面,三面刻有阵亡官兵官职姓名,另三面刻名人题词,塔顶刹尖斜指东北方向,寓意抗日同盟军以察哈尔为基地,誓志抗日救国收复东北失地的决心。

1998年,张家口市建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纪念馆,并先后在多个小学建立了“长城”少年中队、“谢子长”少年中队、“强龙光”少年中队等,以示纪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谢子长之子谢绍明一直把为强龙光烈士立碑这一父亲遗愿牢记在心。2009年,谢绍明专程赶到张家口,正式筹备为强龙光烈士立碑的事情。2011年6月9日,谢绍明及阎红彦、宣侠父、马文瑞、崔田夫、杨琪等陕北红军将领、烈士的子女一起来到张家口市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博物馆,为强龙光烈士纪念碑揭幕,完成了谢子长78年前的遗愿。

2013年5月26日,是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组建80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张家口市多所学校在张家口市关工委、市国教办和市抗日同盟军纪念馆的倡导下,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并且举行了“强龙光”少年中队授旗仪式。7月1日,在抗日同盟军纪念馆,举行了抗日同盟军出征火炬和“强龙光”少年中队传承纪念活动。

猜你喜欢

冯玉祥张家口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冯玉祥提倡俭朴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