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建研究
2015-01-12严金明夏方舟
严金明,夏方舟,2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建研究
严金明1,夏方舟1,2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2.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剑桥 CB3 9EP)
研究目的:定义科学范式的内涵,构建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显化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以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是土地科学学术群体所认可和接受的关于土地科学的基本认知、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系,是土地科学学者开展土地科学研究时的共同“学术语言”;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是土地科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成,以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土地工程为本体论,以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功能辩识的发展观、系统观和时空观为认识论,以质性与量化研究法、时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工程技术法等为方法论。研究结论:当前土地科学学科范式以一种隐性的潜意识方式存在并指引着大多数人的研究和实践,亟需应用科技哲学层面的范式理论,搭建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推进其范式显化、竞争、转换和发展。
土地管理;土地科学;学科范式;范式框架
1 范式界定以及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显化的必要性
20世纪60年代T.S.库恩(Thomas Kuhn)提出了“范式”这一核心概念,认为“范式是学科成为科学的标志”[1],并以“前范式→范式形成→范式发展→范式更迭→新范式发展”的新型科学发展观[2]引导科学界规模性地思考学科发展的基质。范式成为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共同体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其构成科学家共同体的理想和信念[3],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4-5]。
自1980年中国土地学会成立,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讨论至今已经持续了30多年[6],前辈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为建立土地科学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7-9]。然而应当认识到,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土地科学是不是独立学科依然存在争论,其学科地位也未能获得社会的普遍共识,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学科范式研究的显性缺失[10]。换言之,经过多年的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实际上已然存在着基本范式,只是这种范式隐藏于土地科学家共同体的潜意识中,以一种隐性的存在方式存在并指引着大多数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然而,明确而显性的学科范式是土地科学能否成为一门成熟科学学科的必要先决条件,是土地科学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如果无法对土地科学的学科范式达成明确的显性共识,就很难对本学科领域形成学科身份认同和学科体系建构[11-12]。因此,本文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界对于土地科学范式认知的分析研究,应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探索构建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并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作为案例进行佐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重视、补充和开展相关拓展研究,使得隐性范式成为显性范式的目的。
2 国内外学界的土地科学范式认知分析
从国外当前学科范式研究来看(表1),依照涵盖8000多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高质量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期刊检索结果,1900—2014年以范式(Paradigm)为题的论文共计80988篇,其中自然科学类范式研究64685篇,社会科学类范式研究25937篇,交叉学科范式研究11282篇。尽管不同学者对于库恩范式的阐释和分析不尽相同[13],然而“范式”作为科学发展基础的概念被普遍接受[14],一般认为范式由三个要素系统构成,帮助科学家们识别、构建和解决问题[15]:(1)本体论:指一定时期内科学共同体“看问题的方式”的集合,即一套根据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所形成的关于既定外部世界的形而上的信念,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标准[16]。(2)认识论:指在本体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被科学家们一致接受的专业学科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规则、认识方法等,包括可以进行逻辑和数学演算的符号概括系统[17]。(3)方法论:指一些公认的或具体的科学成就、经典著作、工具仪器、已解决的难题以及来解决自己明确了解决途径的问题[18]。由此可见,科学范式是介于“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和特定外部自然之间的一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独立系统,是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以本体论为核心、以认识论为框架、以方法论为工具联结外部自然的有机整体。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尽管国外涉及Paradigm的文献众多,然而多数为某一具体案例模式的抽象化应用范式分析,从范式内涵上归类应归为方法论研究。以范式理论(Paradigm Theory)为题,内容更偏向观念范式的研究仅占801篇且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主题为学科范式(Discipline Paradigm/Subject Paradigm)的文献仅为176篇,普遍认为不同学科各有自己的范式,即使是同一学科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范式[19],搜索题目含土地(Land)和范式(Paradigm)的文献共有51篇,内容涉及土地管理[20]、土地改革[21]、土地规划[22]等等,多偏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目前并没有文献以土地科学作为研究对象,将范式理论作为研究纲领,进行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系统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佐证了土地科学学科是中国的一个领先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创“显化”学科[23]。
表1 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期刊检索结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journal research results from Web of Science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从国内当前的学科范式研究来看(表1),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近年来题目中包含范式的研究共有39041篇,其中以范式理论为题的文献共计716篇,内容涵盖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领域,以学科范式为题的文献共计310篇,内容多为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学、美学、规划学和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显性共识的层面探索科学范式构建;以范式和土地综合进行搜索,共有文献11篇,对范式的理解大多在方法论层面上,多为对土地科学领域应用实践中具体化模式的研究,体现了经营权入股、绩效分析、制度完善等操作范式,对范式的理解并未上升到科学哲学层面,多将范式理解为方法或是范例,多作为学科从业者角度而非学科研究者角度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并升华学科范式的理论与实践。实际上,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角度看,土地科学学科已然存在着一种基本范式潜移默化地指引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只是这种范式以一种隐性的潜意识方式存在,并未得到明确的显化。因此,当前亟需应用科技哲学层面的范式理论,搭建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推进范式显化、竞争、转换并不断向新阶段发展。
3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内涵与框架
开展范式研究的目的在于不断推动隐藏于研究各个方面的范式具体化、明确化,促进已有知识体系的集成和完善,当某一领域知识体系逐渐完备,就有可能催生出一门新的学科,尤其是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产生。依照国际上范式三个要素系统的普遍认知,结合中国土地科学的学科对象、学科特性和学科内涵[6,9-10],笔者认为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是土地科学学术群体所认可和接受的关于土地科学的基本认知、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系,是土地科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成,是土地科学学者开展土地科学研究时认可和接受的共同“学术语言”。其基本框架应是:以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土地工程为本体论,以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功能辩识的发展观、系统观和时空观为认识论,以质性与量化研究法、时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工程技术法等为方法论的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图1)。
图1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想Fig.1 Framework conception of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3.1 学科范式的本体论
“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于生产决定的”(恩格斯)。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如何协调土地的供给和需求,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土地科学永恒的研究命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5大危机,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协调土地供求关系,有效合理利用土地成为保障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土地科学学科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科体系,完善土地科学学科的理论及技术,是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转变,实现土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最佳整体功能和最大综合效益,解决不断尖锐的土地矛盾,助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迈进的有效途径。
在以上土地科学产生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现代土地科学是一门在现代科学综合基础上形成的,是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不同性质的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具综合性和应用性的交叉科学[6]。依照土地利用系统的学科研究对象界定,以土地利用作为学科的逻辑起点,权籍管理作为学科的发展基础,土地租价作为核心支撑,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和土地工程作为学科的主要内涵[23-24],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本体论的具体内容可以界定为:在通过调查评价摸清土地的产生及演变、土地属性和现状等土地资源本身固有特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管理与规划作为桥梁充分协调土地利用涉及的各种关系,应用土地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的交叉边缘科学。事实上,本文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界定,对于如何更为深入地认识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本体论,使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更具有其独立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
3.2学科范式的认识论
同其他学科一样,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认识论包含了螺旋演进的发展观。中国关于土地的研究起源于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深刻认识,最早的土地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00年前的《周礼》,把全国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野5类。随后,《管子·地员篇》与《禹贡篇》等著作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土地的精辟思想和先进见解,描述性经验主义范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人们土地利用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代社会需求的不断强化,进而要求深入了解土地利用的内在本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认识人地关系的普遍规律从而预测发展趋势,描述性经验主义研究范式显然不能胜任此类研究,于此同时随着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发展以及分支学科的增加,土地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联系更加紧密,因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逐步在研究中建立。当前,作为一门边缘科学,部分交叉学科出现所带来的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混沌等复杂性科学观念[11],逐渐融入到土地科学研究体系中来,促进了土地科学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的萌生。
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认识论更是复杂性的系统观。从哲学层次来说,复杂性科学主要表现为对还原论的超越,转向整体的、关联的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土地科学面对社会生产和需求,主要是能阐明人类需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可持续性轨迹、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并通过土地工程建设不断满足人类新的功能需求。因此,土地科学的研究思维应当是一种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功能辩识的复杂性研究思维,以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达到土地利用系统功能最大化的目标。在主客体关系上,复杂性系统观坚持主客体统一原则、对象环境一体化原则和兼容目的论原则。对待客体,复杂性系统观主张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非决定论原则、非线性因果原则、时间不可逆原则和生成性原则。在逻辑方法上,复杂性系统观遵循涌现性原则、优先形式化和多重性逻辑原则。在世界观上,复杂性系统观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应由客观的、完全可预言的、决定论的、装配式的世界向涌现的、非决定论的、自主性的世界转变。对世界的应对也应从局限于层次内的、自上而下的几种控制式的指令拓展到层次间的自下而上的、非中心—多中心的自组织;针对千丝万缕、千头万绪的土地科学,科学逻辑应由“不是—就是”的单极性思考向能包容矛盾的多极性、非线性的复杂性系统思维转变。
最后,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认识论还突出表现其具象交错的时空观上。时间和空间是土地资源的鲜明属性,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配置是土地科学研究重要问题。只有同时把时间及空间这两大维度纳入具体统一的思维之中,联结不同时段开展空间关系的动态分析,才能真正认识土地科学的基础规律。因此,在土地利用系统中应整体考虑时空,在土地资源、土地管理与土地工程的各个方面体现不断交融的时空视角,分析阐明土地的时空资源配置和时空秩序动态,据此推导演绎出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规律和影响。然而,当前土地科学运用的研究思维多数不是在既定的、公认的哲学思辨基础上形成,所以针对问题的总结观点各异,尚未形成能被学术界广泛认同的发展逻辑和理论源流,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范式认识论框架。本文所提出的发展观、系统观和时空观也只是一种可能,还需要在明确土地科学本体论的基础上花费大量工作对土地科学的认识论进行子框架的搭建。
3.3 学科范式的方法论
传统的土地科学方法论以经验归纳为基础,其基本途径就是各地事实访谈、调查、收集、归纳整理和表述等,这一时期可被称为是经验描述性科学。而作为一门交叉科学,现代土地科学既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揭示人类与土地利用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又要应用自然科学的时空分析方法,采用实用主义的取向,阐释土地资源现状和发展演变规律,还要应用经济学的模型分析方法,对土地问题构建假说、进行描述和解释因果性说明,更要应用工程科学的技术与方法,解决土地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的问题与矛盾。土地科学在思维和途径上,要突破传统的封闭和单项思维,提倡开放的和全方位思维,增加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和包容性[8]。
具体而言:如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研究利用3S 技术、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分析、多尺度分割影像信息提取技术、GR-III高频探地雷达系统、变化向量分析技术等;土地利用评价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熵值法、包络分析法、Logistic 回归模型、地理加权逻辑回归(GWLR)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等;土地利用变化及管理研究利用成本效益分析、地缘政治学、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CLUES)模型、区位熵模型、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基于主体(Agent-based)的模型、系统动力学(SD)模型、经验统计模型等;土地市场研究利用Hedonic 模型、重复交易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区域经济增长三部门模型、HP滤波法、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等等;土地整治工程研究利用农用地分等法、光谱-阶梯模型、影子工程法、地统计学、生态景观设计、3S 技术应用等方法[24]。综合来看,可以认为虽然当前土地科学运用的研究方法众多,但尚未形成能被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方法论体系,我们还需要对土地科学方法论进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工具积累。
4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案例佐证
图2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案例佐证Fig.2 Land use planning: an evincible case of discipline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在目前中国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中,土地科学研究者们实际上已经在潜意识中按照此学科范式付诸实践(图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首要需要确定土地规划定义与内容。一般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协调与平衡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布局的宏观战略活动[25]。在对于自然资源现状评价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中,体现了对本体论中土地资源的理性认识和把握;通过安排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开展区域差别化调控的目标和任务统筹,体现了对本体论中的土地管理特性;在切实推进规划实施,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制、生态用地涵养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的土地利用工程,体现了土地科学研究范式本体论中的土地工程特性。
在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认识上,规划的各个特征与本质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实质上已经按照认识论的发展观、系统观和时空观进行分析。例如,“规划的本质从历史上看是人类文明用地的产物,从权利上看是对土地发展权的分配,从宗旨上看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控制”这一论断,从学科研究范式的框架上看,实质是按照发展观的视角进行分析。而土地利用规划是“资源型”兼顾“资产型”,是“功能型”兼顾“指标型”,是“调控型”兼顾“市场型”这一论断,本质上是按照范式认识论中的系统观的视角进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是“未来型”而非“现状型”,是“开放型”而非“封闭型”,是“动态型”而非“静态型”这一认识,更是认识论时空观的鲜明体现[26]。
在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方法研究中,在现状分析、目标设计、布局安排、结构优化、工程技术、实施评价等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学者们融合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景观生态学、计量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等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交叉探索,大量的研究方法如问卷法、访谈法、地统计学、DEA模型、CLUES模型、线性规划法、影子工程法等得到了广泛应用[24],但归纳而言,尽管研究方法五花八门,但究其根源,依然在质性与量化研究法、时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和工程技术法的范畴之内。因而可以发现,本文所提出的学科范式框架不仅充分适宜当前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为代表的诸多土地科学研究,实质上更作为一种学科群体的潜意识存在并指引着大多数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23]。
5 结论与讨论
从整体来看,当前对学科范式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依然滞留于隐性的潜意识指引阶段,并未认识到只要无法对土地科学的学科范式达成明确的显性共识,就很难对本学科领域形成学科身份认同和学科体系建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范式研究的基础上,吸纳运用了范式作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的核心定义,融合形而上学的思辨层面上的研究范式,将学科范式分为本体论(信念、形而上学的思辨)、认识论(科学习惯、学术传统)、方法论(成功示范的工具、方法、路径)等,探索构建了以三论为框架的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体系,并以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研究作为案例进行佐证。本文构建出的范式框架供各位学者参考,旨在推动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完成“前范式→范式形式→范式发展竞争→范式更迭→新范式发展”的各个历程,最终形成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公认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学科范式。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本文试图构建的依然只是学科范式的框架,范式作为“科学家共同体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涵和内容远远超过一篇文章所能容纳的极限,本文所提观点及框架也仅仅是抛砖引玉,还需要更为详尽的科技哲学理论和具体实践案例的佐证。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扩展人的认知边界、提升人的能力边界[27],土地科学学者只有凝聚成科学共同体,在同一范式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科学研究才能逐步展开,产生出社会所需要的学科知识[28]。只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范式,才能形成鲜明的学科门槛,获得较高的学科相对独立性。也只有通过学科范式来培养、规范和训练学术新人,使学术共同体不断获得新鲜血液[10,12,29],土地科学学科才能不断发展。
(
):
[1] Kuhn, 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2] Rouse, J. Kuhn’s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M] . In Thomas Kuhn, edited by T. Nickl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Kuhn, T. S. 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philosophical essays, 1970 - 1993, with an autobiographical interview[M] . Edited by J. Conantand J. Haugel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4] Morgenstern, O.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Oskar Morgenstern and John von Neumann on the theories of Games[J]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6(, 14):805 - 816.
[5] Barnes, B. Thomas Kuhn and the problem of social order in science[M] . In Thomas Kuhn, edited by T. Nickl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6] 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历史与未来[J]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1(12):15 - 19.
[7] 刘书楷. 论重构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土地科学,1997,1(13):24 - 28.
[8] 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 中国土地科学,2001,1(55):22 - 27.
[9] 王万茂.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J] .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5):4 - 13.
[10] 吴次芳.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反思与探讨[J] .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22 - 28.
[11] 李双成.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2] 谢梦菲.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模型[J] .自然辨证法研究,2007,2(34):109 - 112.
[13] K. Brad Wray. Kuhn and the discovery of paradigms[J] .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011, 4(19): 380 - 397.
[15] Masterman, M. The nature of a paradigm[A] . I. Lakatos, A. Musgrave.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M] . Edited by I. Lakatos and A. Musgrav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16] Wray, K. B. Kuhnian revolutions revisited[J] . Synthese, 2007(, 158): 61 - 73.
[17] Goel, R., Faria, J. R. Prolifer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effects on research quantity and quality[J] . Metroeconomica, 2007(,58): 536 - 549.
[18] Arce, D. G., Enders, W., Hoover, G. A. Plagiarism and its impact on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J] .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8(, 60): 231 - 243.
[19] Merton, R. K. Afterword. In The travels and adventures of serendipity[M] . Edited by R. K. Merton and E. Barbe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 Macedo Joseli. Urban land policy and new land tenure paradigms: Legitimacy vs. legality in Brazilian cities[J] . Land Use Policy, 2008, 2(52): 259 - 270.
[21] Dirk Loehr. Capitalization by formalization? Challenging the current paradigm of land reforms[J] . Land Use Policy, 2012, 2(94): 837 -845.
[22] Berg Rebecca.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land use planning: in search of a paradigm in Bernalillo County, New Mexico[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2008, 71(3): 60 - 62.
[23] 冯广京.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研究——兼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思路与框架[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20 - 33.
[24] 冯广京,林坚,胡振琪,等. 201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3年展望[J] .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84 - 96.
[25] 王万茂.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1):4 - 6.
[26] 严金明,刘杰.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和战略导向的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2):4 - 9.
[27] 冯广京. 关注学科体系建设[J] .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2):1.
[28] Sharrock, W., R. Read. Kuhn: Philosopher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 .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02.
[29] Brannigan, A. The social basis of scientific discoveries[M]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本文责编:陈美景)
Research on Framework Establishment of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YAN Jin-ming1, XIA Fang-zhou1,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Department of Land Econom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CB3 9EP, UK)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paradigm,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et up the framework of China land science paradigm and manifest the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are appl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scipline paradigm is a necessary precondition for land science to be a mature science discipline; the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including basic cognitions, research thoughts and research methods which is widely accepted by academic groups and regarded as a common “academic language” while scholars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es; a framework of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is an integration of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taking land resources, land administration, land engineering as ontology, considering development concept, systematic perspective and space-time view focusing on functionidentification of land-use system as epistemology and regard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patio-temporal analysis, model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methodolog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 current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exists in a recessive way of subconsciousness, guiding most scholars’ research,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apply paradigm theor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of discipline paradigm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 promoting recessive discipline paradigm to manifest, compete, convert and develop to a new stage constantly.
land administration; land science; discipline paradigm; paradigm framework
F301.2
A
1001-8158(2015)02-0030-08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2.004
2014-12-26
2015-0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9&ZD047);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21102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1B02)。
严金明(1965-),男,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与城乡规划。E-mail: yanjinming@mpa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