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5-01-12唐惠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伦自然段板书

唐惠萍

一、 复习导入

1.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了解海伦。

二、 精读品味

1. 轻声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2.那么她盲到什么程度,聋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句子:(1)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2)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3.加了“无边无际”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你能找到一个和“沉寂”相近的词语吗?比较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再加上“死一般”的感受到什么?

4.(出示:“从此,小海伦与……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从此”指什么时候?(一岁半)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体现了她的什么?

5.这段话除了体现了她既盲又聋,还有什么残疾?

6.教师引读:“她不能——,也不能——,如果把“一声”去掉好不好?有了“一声”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两个关键词,初步了解海伦的残疾状态。通过句子对比推敲、换词比较,感受海伦残疾、痛苦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细腻。通过这样的咬文嚼字,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情感发生了变化。

7.连自己心中最起码的希望和要求都不能倾诉,对于一个娃娃来说,是多么残酷!如果你是小海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对未来、对生活会是怎样的态度?

8.谁能把这种痛苦、绝望之情和你的怜惜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9.那小海伦是怎样的呢?(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10.可以看出,此时的她还是一般的孩子,她的感受与普通小孩相同。

11.面对这样一个惨遭不幸的小女孩,人们发出怎样的感慨?(出示句子:天哪……)指名读一读这个句子。从她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体会到的?(“天哪 谁 才 呀!”,都从份量和程度上说明了灾难的沉重和巨大)指导朗读这句话。

12.谁能用充满同情、怜惜的语调来呼喊她的名字:不幸的——小海伦(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换位思考,让学生充分体会海伦的悲观,绝望。同时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小海伦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寻常女孩。通过多人次的呼喊海伦的名字,从一声一声的呼喊中爆发出对她的同情,为后来对她的敬佩造成强烈的对比。

13.我们刚才读到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小海伦,但是后面的课文里,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小海伦。她不再暴躁,也不再发脾气,是一件事转变了她,什么事呢?谁主导了这件事呢?

1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提出要求:从这两个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海伦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用“﹏”画出来。

15.从第3自然段可以看出海伦跟原来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从原来的悲观绝望——有信心充满希望)是什么事使她对生活改变了态度?(沙利文引导她对水的认识)

16.(出示:“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呀!”“猛然醒悟”是什么意思?)

17.海伦是一位失聪失明的孩子,水对于常人来说看得见它流动的样子,听得见水流动的声音,但这一切与海伦无缘,她欣喜的是什么?醒悟过来的又是什么?而这一刻,她内心有什么感受呢?

18.“她心中充满了……,感到……开始。”“前所未有”指的是什么?“新的开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从此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对待生活与生命的态度)

19.而这一切都是沙利文老师教拼写“水”这个教学细节引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猛然醒悟”“前所未有”和“新的开始”等词语的挖掘探究,了解到沙利文教学“水”这一单词的细节对海伦的人生所起的重要意义。

20.默读第4自然段,这时看出海伦是一个怎样的人?(渴求知识勤奋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1)出示句子:“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不分昼夜”说明了什么?(学习时间之长)(板书:不分昼夜)(2)海绵有什么特点?那“干燥的”海绵?(吸水又快又多)“甘霖”指什么?对于海伦来说,知识就是——甜美的甘露。那为什么要把海伦比作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呢?这样比喻有什么妙处?(因为她是一个盲聋哑的人,原先没有掌握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哪些词体现了这个意思?(板书:拼命不停、摸出了血)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咬文嚼字,体会海伦的学习精神。咬文嚼字,不仅要咬嚼写什么,更要咬嚼怎么写的,妙处在哪里?

21.师引读:就这样,海伦学会了——(生接)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生接)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就这样,海伦学会了——(生接)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生接)用手指“说话”。

22.语段中“泥土”“种子”为什么要加引号?(海伦心目中的这些物体,不同于一般人的认识)

23.“就这样”是指怎么样?再次齐读这个句子。

24.对于海伦来说,学会这些容易吗?学到这里,你想用哪些成语来赞美海伦的学习精神呢?(不屈不挠、废寝忘食、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板书:不屈不挠)

25.读一读第5自然段中海伦的想象,说说为什么她的想象这样独特?

26.请你观察插图,为海伦多想象一下美好的画面。(出示: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感觉到了 ,她“看”到了 和 ,“听”到了和 。)这里的“看”和“听”加引号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去掉引号,可以用什么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27.引读:“这些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敢于(生:林中漫步),敢于(生:泛舟湖上),敢于(生: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感觉生活就像(生:玫瑰园一样美丽)。由此可见,她对生活充满了无比的热爱。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熏陶,同时培养语感,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

28.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来说,海伦能学得那么好,除了自身的刻苦努力之外,还有谁功不可没?是呀,海伦不幸中的大幸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是她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你觉得沙利文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耐心,有爱心,教学有方,有奉献精神……)

29.学到这里,让我们怀着崇敬、折服的情感再次呼喊她的名字——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忘渗透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学会感恩。教学环节上与第1自然段的教学形成一个呼应。情感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由原来对小海伦的同情,转变到现在对她由衷的折服!

30.海伦又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后来又有哪些成就,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作者单位: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课例展台

【片段一】

师:此处的“重担”还是指扁担和两头挑着的东西吗?(生沉默)想一想:生活中,母亲还要做哪些事?

生:烧饭、洗衣、织毛衣、打扫卫生。

师:想一想,农村的母亲还要做什么?

生:挑水、喂猪、种田、割稻子……

师:是呀,这所有的生活重担都靠母亲一个人来承受。这儿的“担子”指什么?

生:生活负担。

师:母亲的担子重不重啊?(板书:担子重)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前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不仅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重担”一词的意思,还充分地体悟到了“重担”一词的情感意味和语言意象。

【片段二】

师:(板书:泪水)生活中,你流过泪吗?因什么而流泪?

生:我伤心时流泪,我激动时会流泪,幸福时也会流泪……

师:联系实际,读读课文,文中的母亲此时是什么样的泪水呢?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幸福的泪水。

生:这是感动的泪水。

师:为什么激动、幸福、感动呢?

生:因为母亲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生:母亲发现儿子特别孝顺,竟然抱着自己入睡。

师:是呀,母亲激动、幸福地流泪了。(板书:激动、幸福)

【评析】教师凭借教材中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品味“泪水”的内涵,让学生和母亲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满怀和“我”同样的感情读懂文本,从而走出文本,得到了良好的人格熏陶。“泪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立足于文本,链接生活,解读才会无限精彩!

【片段三】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文中的这对母子情深打动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老母亲。于是,我学着作者的样子(屏显第2自然段关键句子),写下了我记忆中的母亲。你们想听吗?

生:想听。

师:(屏显文字,师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很晚很晚才睡觉。早晨,母亲总是先煮早饭,然后帮我穿衣、梳头,即使是寒冬,也常常忙得十分疲惫。中午,我回家时,母亲还是在厨房辛苦地忙碌着,而屋外,早已晾出了一家人的衣服。看看母亲的手,不是因泡在水里太久发红,就是肿胀粗糙得令人心疼。晚上,收拾好碗筷之后,母亲总会坐在我的身旁,一边缝缝补补,一边提醒我认真写作业,不要发呆。夜深了,我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忙碌着,因为她爱给我变着花样织毛衣。我一直以为母亲的家务活做得很轻松,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母亲一定也是很累很累的。她只是怕儿女担忧,没有说出口而已。以后,我一定像文中的“我”一样好好孝顺母亲,让母亲安康、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和母亲相处,母亲每天都做些什么,你总能看到吧。下面,就请大家也以“在我记忆中”开头,写写自己的母亲,好吗?(生写后交流)

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早晨会给我做鸡蛋饼。在我上学时,母亲帮我扎上红领巾,理齐衣服,系上鞋带,看着我走上台阶,才把门轻轻关上。有时,我的东西忘带了,母亲不顾风雨,不在乎烈日,把我需要的东西送到学校。晚上,母亲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她第一件事就是看我作业,然后要把我们一家三人的衣服洗掉,做我喜欢吃的面包。以前,我觉得母亲很轻松,但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我想对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一样,也是那样辛苦,也在为家庭、为儿女无数次地付出着。

【评析】片段中,教师让自己走进学生,让自己的母亲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的下水文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而教师让学生通过回忆练说、练写,将学生的生活积淀在此倾吐,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予以表达,语言表达与对母亲的真情在这里得到紧密结合,一个个鲜活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海伦自然段板书
秋天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美丽的秋天
海伦·凯勒的故事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