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

2015-01-11张黎童

中外医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粘膜电切术宫腔

张黎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山西太原030013

宫腔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

张黎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山西太原030013

目的 对应用宫腔电切术方式对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子宫肌瘤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宫腔电切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手术操作时间(58.95± 10.47)min、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19.34±5.3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01±0.97)d、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5.16± 1.08)d明显短于对照组[(93.52±13.68)min,(34.59±8.62)h,(4.21±0.95)d,(8.63±2.14)d;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8%);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治疗阶段不良反应(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结论应用宫腔电切术方式对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宫腔电切术;子宫粘膜下肌瘤;治疗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中出现最多的一种良性肿瘤类病变,在育龄期女性中该病的发病率可以达到20%以上,粘膜下肌瘤患者人数会占全部子宫肌瘤患者人数的10%以上。月经过多、子宫持续性异常出血是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的两大基本特征性表现[1]。开腹切开子宫行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以往对该类子宫肌瘤疾病进行治疗的常规方法,有的时候甚至还会通过切除子宫的方式进行治疗[2]。该次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的患者应用宫腔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子宫肌瘤病史1~17年,平均子宫肌瘤病史(4.4±0.8)年;患者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3.7±1.2)岁;已婚患者29例,未婚患者14例;已产妇27例,未产妇16例;治疗组子宫肌瘤病史1~16年,平均子宫肌瘤病史(4.5±0.7)年;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9±1.3)岁;已婚患者30例,未婚患者13例;已产妇26例,未产妇17例。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子宫肌瘤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宫腔电切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具体步骤为:取膀胱截石位并对宫颈进行扩张处理,将操作所需的电切镜置入,根据子宫肌瘤的具体类型对手术切割的方法进行合理选择。O型肌瘤疾病患者可以直接在镜下直视条件下进行手术,通过环形切割电极自蒂部位置向外进行切割,自根蒂部开始将患者的子宫粘膜下肌瘤彻底切除,肌瘤直径在两公分以内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将肌瘤蒂切断之后可以直接钳出,肌瘤直径在两公分以上的患者应该先将肌瘤切碎之后再取出。I、Ⅱ型壁间内突肌瘤疾病患者可以在B超等影像学技术的严密监测下实施手术操作。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处于充盈状态下的膀胱和宫腔内的膨宫液可以形成明显的对比,在B超技术的监视下,可对宫腔的实际方向进行清楚的显示,还能够准确判断宫腔占位性病变及子宫壁的实际厚度。用刨根法将内突部分肌瘤组织切除。对肌瘤病灶进行电切的时候,应该在肌瘤位于宫腔内最为突出的部分开始操作,在直视条件下,将电切环越过肌瘤表面直至其后部的位置,然后沿着宫底向宫颈延伸的方向进行切割处理。切割深度不宜过深且不要伤及正常内膜。B超技术监护能够对切除的实际范围及深度进行显示,防止发生漏切及子宫穿孔等不良事件。手术中用滚球电极熨烫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宫角部及较大血管处理应在电极凝固后电切,以免大量出血或子宫穿孔等不良事件的出现。术后用充液4 mL左右的双腔氟雷氏尿管置于宫腔,注入聚乳酸防粘连胶2 mL,术后12 h可以将其拔除。切除组织应该全部送病检[3-4]。

1.3 评价方法

无效:术后患者自述子宫肌瘤症状仍然存在且没有减轻,术后检查显示子宫肌瘤在体内残留,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术后患者自述子宫肌瘤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检查显示子宫肌瘤去除程度在50%以上,没有出现并发症;临床治愈:术后患者自述子宫肌瘤症状彻底消失,术后检查显示肌瘤完全去除,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5]。

1.4 观察指标

选择子宫肌瘤手术操作时间、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治疗效果、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治疗阶段不良反应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

对照组子宫肌瘤常规开腹手术共操作(93.52±13.68)min,开腹手术后(34.59±8.62)h患者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正常,术后(4.21±0.95)d开始下床活动,该组术后共住院接受恢复治疗(8.63±2.14)d;治疗组宫腔电切术共操作(58.95±10.47)min,开腹手术后(19.34±5.36)h患者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正常,术后(2.01± 0.97)d开始下床活动,该组术后共住院接受恢复治疗(5.16± 1.08)d。思想观察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9.8%,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2.3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治疗阶段不良反应

子宫肌瘤开腹手术围手术期治疗阶段对照组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宫腔电切除围手术期治疗阶段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腔镜电切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公认,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前者主要具有操作不需开腹、造成创伤较小、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手术进行期间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承受的痛苦小、手术后恢复速度快、住院治疗时间短、术后病情不会再次复发等几多个优点。且能够使子宫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留,不会对其卵巢生理功能造成破坏性影响。目前临床认为该项手术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进行治疗的最佳方法。为保证子宫肌瘤手术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防止复发,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①病例选择:根据操作者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患者情况对手术对象进行选择。初学者,可以对0型和I型肌瘤,且病灶直径在5 cm以下的患者实施手术。多发病灶,宽蒂和Ⅱ型肌瘤,在手术前应该考虑对肌瘤进行预处理,使操作难度降低,避免并发症。②手术时间:合理的手术操作时间可以减少出血量,在月经周期7 d,子宫内膜厚度在4 mm以下时,属于手术操作的一个理想时期。③术前宫腔镜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宫腔内肌瘤的实际大小、具体部位及与肌层关系、瘤蒂宽度的情况进行了解,对肌瘤的类型进行判断,综合性评估手术操作的实际难度,对手术方案进行确定。④提高电切技术:电切应有层次,避免血管开放,手术时间控制在60 min内,减少膨宫液吸收。⑤遵循操作常规:将空气完全排出,密切观察膨宫仪,记录入出量,如果估计吸收液量在1500 mL以上,应终止手术。⑥I、Ⅱ型肌瘤疾病手术过程中应该应用B超进行监测,预防子宫穿孔和漏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宫腔电切术方式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子宫粘膜下肌瘤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明显高于接受子宫肌瘤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9.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有1例患者在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宫腔电切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进行治疗,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并使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得到根本性保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一致,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进一步拓展应用。

[1]孙晖.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影响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8):1240-1241.

[2]廖旭日.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36-39.

[3]焦海宁,蔡蕾,喇端端.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挖除术243例临床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12):1601-1602.

[4]刘顺涛,易明光.腹腔镜困难子宫肌瘤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9):23.

[5]陈平忍,石彬.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9):26.

[6]王岚,苏庆红,葛莉宾.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2(3):300-302.

[7]汪清,张敏,郑瑞连,等.宫腔镜单极电切割和激光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比较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16):364-366.

[8]董建春,马秋艳,王晓雷,等.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173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1):111-112.

Clinical Analysis of Hysteroscopy in Treatment of Submucous Myoma of Uterus

ZHANG Lito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Shanxi,Taiyuan,Shanxi Province,030013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on with submucous myoma of uterus disease patients in application of 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 method.Methods86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suffering from uterine fibroids submucosal disease,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with an average 43 cases in each group. Using uterine fibroids conventional open operation to treat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using intrauterine transurethr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ResultsThe tim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uterine fibroids operation was(58.95±10.47) min,postoperative flatus functional recovery time(19.34±5.36)h,postoperative ambulation(2.01±0.97)d,postoperative recovery hospitalized for treatment time(5.16±1.08)d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93.52±13.68)min,(34.59±8.62)h, (4.21±0.95)d,(8.63±2.14)d)];submucosal fibroids uterine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0.7%)was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of 69.8%);perioperativ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stage of adverse reactions(one case)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9 cases).ConclusionTURP intrauterine way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uterine fibroids submucosal diseas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very obvious.

Resection of the uterine cavity;Submucous uterine fibroids;Treatment

R737

A

1674-0742(2015)04(c)-0054-02

2015-01-20)

张黎童(1972-),女,山西太原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粘膜电切术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BPH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