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2015-01-10廖国义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4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廖国义

(佛山市高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500)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廖国义

(佛山市高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500)

随着绿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建筑亦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设计师提供相关问题的借鉴,以便不断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的质量。

绿色建筑设计;设计原则;节能环保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促使各个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和谐的问题,在我国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之下,绿色理念已深入人心,使得绿色建筑成为当代建筑的主流,而低碳经济更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 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指在设计时,最大可能地减少资源的耗费,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土地、水、材料等,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的利用阳光等自然资源,从而构建健康、环保、宜居、和谐的建筑空间环境。

1.2 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路

①从“减”字上做文章。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将建筑施工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压力降到最低,从而做好各种废弃物的有效回收。②从“新”字上做文章。在进行设计时,要不断提升房屋质量,采用先进理念,尽可能的使用新型的工艺“材料”技术,科学合理的做好建筑的选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从而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绿色建筑的适宜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之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保护环境,提供健康、高效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建筑。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融合;绿色建筑中绿色代表的是一种概念,是指对环境的无害性,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性。建筑的基础是结构。因此,绿色建筑结构是实现绿色建筑功能的基础,是绿色设计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一栋建筑是综合利用成熟的当代科学技术的体现,绿色建筑设计是适宜性技术的集成。

根据表1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的相关内容可知,绿色建筑应该选取强度高,耐久性能能前的髙性能结构材料,这样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广泛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钢材料以及耐久性能高的纤维材料或者玻璃纤维等新型材料,使得绿色建筑的使用面积与室内净髙得到扩展,有助于增加室内的绿色装饰,满足绿色设计要求中的室内环境要求。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需要的资源不同,对能源的利用率也各有不同,因此,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对绿色建筑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尽量选用低资源耗损率、小环境污染的结构来构建绿色建筑结构。对于砌块类的结构,砌块应该尽量使用一些矿业废料,例如,煤灰、煤矸石以及矿渣等,可以降低资源的效率,同时砌块类建筑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在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表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表

2.2 绿色建筑的艺术性

纵观建筑的发展史,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就极有可能产生某种技术,而这些技术如果应用的不到位,往往会产生牵强附会的感觉。例如,我国传统建筑上的斗拱结构,只有在斗拱技术达到支撑出挑屋檐的目标之后,建筑中利用斗拱技术才能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建筑美学是建筑体系中的重要一支。建筑结构的艺术性一直是左右着建筑的评价标准。在自然环境中,生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和谐美。艺术也是表达美的一种形式。绿色建筑结构中的艺术性要求建筑师在创造的时候也应遵循着美的创造法则以及生态规律,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具有生态和谐美的居住环境。

建筑是一个有机整体,协调各个部分是营造艺术感的重要途径,而各部分的协调方法就需要适宜性技术作为支撑。如果绿色建筑技术不能在建筑造型和空间布置上利用艺术的手法体现出来,技术就容易造成累赘。例如,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太阳能热水器都是附加在屋面上的,热水器的安装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结构技术与艺术的一体化设计能够满足多样性功能,艺术的处理、协调技术功能之间的关系,能够让建筑显得美观大方。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节能、绿色的方案,进行屋顶、墙体建筑周边等建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因为,单纯的技术表现会使得建筑结构不协调,技术没有成熟时,艺术性会得不到体现,所以,绿色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一体化设计是最有效的表现建筑理念的方式。绿色建筑设计是适宜性技术及艺术结合的创新。

3 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

3.1 绿色建筑设计的优越性

①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其中包括充分借助自然之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以此达到减少资源的消耗,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环境的污染,确保原本的自然风貌。例如要充分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工艺和技术,减少“三废”的排放。在进行建设之前,要科学进行地貌勘测,确保所设计的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符合。此外,还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自然资源的控制也需注意,以此实现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3.2 绿色建筑设计的健康性

①一切从有利于健康出发。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以为居住者服务为原则,故此,必须想方设法保证人的健康。比如确保室内空气、阳光等不能威胁人的身体健康。水是生命之源,必须确保水源质量,特别是要做好建筑给排水设计。坚持以确保人的健康为原则,尽可能使用直饮水,应该采用有效的节水措施,并使用节水器具。②注重绿化,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从健康环保的角度出发,做好绿化设计。不仅要注重绿色植物的美观,还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实用性。

3.3 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性

材料是建筑中最大的消耗,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减少材料的消耗。①在运输中减少材料能耗。设计时尽量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既要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又要减少成本,特别是要减少材料的损耗,综合确定材料的选择。科学设计运输采购计划,减少材料采购成本,做好材料保护方案,将材料在运输中可能产生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②从施工工艺角度减少能耗。只有选择合适的能耗,才能将绿色建筑施工中的能耗降到最低,从而也才能使建筑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③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加强对建筑物的分析,将使用中节能降耗作为重点,特别是要科学设计建筑的空间布局、形状、表面积、长宽比、朝向等。特别要抓住影响节能降耗设计的关键部位,如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等。同时,做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有效使用。④回收好旧建筑材料。一方面尽量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尽可能的选择回收效果好的,以便于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材料的利用率

3.4 绿色建筑设计的生态性

①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从位置、地理条件来看,采用自然采光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调整遮阳板位置,以免导致阳光过度辐射,科学利用蓄热制冷装备。尽可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强化排热回收和热压通风的措施。应尽量选择无污染、辐射小的建筑装修材料,积极做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当然,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地形地貌、人文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当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②采取有效的节约措施。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土地日益紧缺,因此,必须千方百计采取节约措施,确保规范的科学合理性,提高建筑的密度,提高建筑用地的使用率。在进行建筑用地设计时,尽可能的提高土地使用率,譬如在进行车库储藏室设计时,科学合理地做好地下空间的规划,最大可能地减少建筑所占的用地面积。③采用有效的环保措施。始终坚持环保理念,有效的利用清洁能源,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压力。特别是要做好空气、水源、土壤的利用,最大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废旧物的利用率。④确保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度。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确保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的适宜度,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地保证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特别是要提高绿化面积,采用健康、绿色的建筑设计风格。在进行绿化时,要保证栽种植物具有足够的观赏性,又有较强的隔音、防沙功能,提高绿化植树的实用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树立健康环保的理念,一切要从有利于人的健康出发,特别是要想方设法的减少资源的消耗,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坚持节约能源、统筹兼顾的原则,并在设计时要立足实际,从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可能地降低环境负荷压力,以促进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和谐,切实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水平。

[1]郑杰.关于推动中国特色绿色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46~148.

[2]邵军.从设计理念推动绿色建筑发展[J].建设科技,2010(16):95~96.

[3]徐建伟.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6):64~65.

[4]金悦.绿色建筑设计的体现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319,434.

TU201.5

A

1673-0038(2015)24-0009-02

2015-5-21

廖国义(1983-),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