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乡村旅游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

2015-01-10马颜虎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周边地区乌鲁木齐业态

马颜虎,白 祥

(新疆农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乌鲁木齐乡村旅游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

马颜虎,白 祥

(新疆农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周边6个地区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小、季节性明显等原因,乌鲁木齐乡村旅游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缺乏稳定性;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业是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渠道,且以女性剩余劳动力和少数民族劳动力为主要吸纳对象;乡村旅游产业不同业态吸纳剩余劳动力门槛不同,就语言门槛和招收条件而言,农业科技园和生态农庄较其它业态门槛更高,且这两种业态对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且薪资要求低的劳动力有较大需求。

乡村旅游;农村剩余劳动力;乌鲁木齐;业态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在乡村地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上的先锋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乡村旅游作为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新方式和新途径。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国内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层面[1-5];多集中于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如南京,贵州和湖南等区域,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的研究,仅停留在初级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对当地劳动力的影响层面,量化分析乡村旅游不同业态吸纳剩余劳动力特征及效果的研究尚属空白,缺乏对绿洲城市周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吸纳剩余劳动力关系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实证分析。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具有较好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近些年来乡村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业已转移至这一产业。项目组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归纳总结该区域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村旅游业不同业态过程中的特征,分析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村旅游不同业态的影响因素,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和样本

1.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于2014年3~6月,在乌鲁木齐周边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好的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方家庄子村、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昌吉六工镇、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等6个地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对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达97.5%,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共调查不同业态乡村旅游88家,乡村旅游业主88人,乡村旅游从业员工107人。

1.2 样本情况

表1为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相当,符合中国性别比例现状;调查对象的民族构成中以汉族和回族为主(84.2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也有所涉及,整体符合调研区域汉族和回族居民占主体的实际情况;在样本中,不同年龄层次均有所分布,但主要为青年(19~44岁);就教育背景而言,初中、高中或中专占整体的61.1 %,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占27.1 %,说明被调查者整体上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常住地方面,主要是以当地为主占57.5 %;在月收入方面,业主和员工的月收入多集中在3 000~5 000元和1 500~3000 元,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由表1可见,调查对象从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族别、受教育程度等涵盖了各个层次,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又因调查为随机调查,数据获取渠道与分析结果均真实可信,所以该调查能真实反映研究区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2.1.1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从调查的88家乡村旅游企业结果来看,经营年限超过5 a的有42家,3~5 a的、1~3 a的和1 a以下的分别是16家、21家和9家;职工人数不足3人的有33家,3~5人之间的有25家,5~10人之间的有13家,超过10人的有17家。上述数据表明,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企业虽然经营年限比较长,但职工人数很少,经营规模有限。

2.1.2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时长由于气候等原因,新疆旅游业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这种季节性对研究区乡村旅游的经营发展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区域的乡村旅游业一般全年营业,周年营业时间0~3个月、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的分别为2家、17家、30家、39家。虽然经营时间长,但接待游客数量多集中在夏季,其它季节都处在半营业状态。南山水西沟依托南山众多滑雪场,在冬季也能够照常营业,然而游客数量并不多。

2.1.3乡村旅游业收入现状在6个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调查中,“旅游相关工作”收入已成为调查对象的主要收入构成部分(图1)。65.4%的调查对象认为,旅游相关工作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乡村旅游业收入超过年收入50 %的达到49.6%(业主的乡村旅游业收入超过年收入75 %以上的达到84 %)。表明旅游业已成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创收的主要途径,而乡村旅游业的收入已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图1 调查对象收入来源及乡村旅游收入的占比

有15.9 %乡村旅游企业员工认为现在的收入偏低,53.3%的员工认为现在的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27.1 %的员工认为收入略有结余,其余3.7 %的员工认为现在的收入已达到小康水平。这表明,有69.2 %的员工对现在的收入不满足,大部分员工希望业主加薪或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增加收入。

2.2 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征分析

数据显示,调研对象男女性别比例中,女性员工居多,女性占据一半及以上员工的达到79.5 %。在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民汉员工比例中,少数民族员工占一半比例及以上的达到89.8%。在招收员工受教育程度的要求方面,招收员工教育水平普遍不高,高中(中专)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员工占据67.3%,而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员工仅占据14 %的比例(表2)。整体来说,在乡村旅游业招收剩余劳动力对受教育水平门槛较低。

表2 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特点

在乡村旅游企业雇工来源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雇工来源最主要的还是当地剩余劳动力,受调查企业雇佣本地居民的比例达到72.7 %(图2),其次的雇工来源为假期学生兼职和自家亲戚,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解决劳动力困境的途径是所占比例最低的。由此可以发现,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自家亲戚,乡村旅游地剩余劳动力是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保障。

图2 乡村旅游业雇工来源

2.3 不同业态吸纳农村剩余劳力之门槛比较

通过调查发现,乡村旅游业不同业态吸纳剩余劳动的要求不同。对少数民族员工汉语水平的要求,主要是能进行基本的沟通,能明白游客表达的意图占54.3 %(表3)。在实地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农业科技园和生态农庄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对少数民族员工汉语水平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在不同业态业主招收员工的条件中,以“手脚勤快和诚实守信,踏实肯干”占主体,而农业科技园业和生态农庄业主需要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对薪资要求低的员工,主要靠高校实习生弥补缺口(表4)。

表3 乡村旅游不同业态对少数民族员工汉语水平的要求

表4 乡村旅游不同业态业主招聘员工的条件

3 结 论

综合以上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企业经营年限很长,但企业职工人数很少,普遍都在1~3人,经营规模偏小。旅游企业受季节影响明显,旅游淡旺季差异很大。从员工视角出发,大部分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乡村旅游工作其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因而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缺乏稳定性。

(2)乌鲁木齐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不同业态是吸纳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要的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对员工受教育背景要求不高,有利于吸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其就业问题。然而由于员工文化水平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尚待改进。基于就业成本考虑,员工以当地居民为主,且以女性员工和少数民族员工居多。在乡村旅游业中不同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效果不同:在管理服务上以吸纳汉、回劳动力为主,而除了回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多被吸收在初级服务为主的岗位上,不同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3)乡村旅游业不同业态吸纳剩余劳动力门槛不同。就语言门槛而言,对少数民族员工汉语水平要求以基本能完成沟通,能够明白游客表达的意图即可,故语言要求不高。这其中,农业科技园和生态农庄对学历和汉语水平的要求较其它业态更高。整体来说,乡村旅游不同业态招收员工均看重“手脚勤快和诚实守信,踏实肯干”等品行上的要求。农业科技园业和生态农庄对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且薪资要求低的员工有较大需求。

[1] 柯珍堂. 乡村旅游开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41-42,73.

[2] 丁 宇,马兰菊,张 蕾. 农家乐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劳动力素质的影响——以新疆乌鲁木齐县方家庄村为例[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4):6-10.

[3] 王茂强,殷红梅,王 英,等. 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贵州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5):55,79.

[4] 曹水群. 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西藏地区为例[J]. 特区经济,2010,(5):161-162.

[5] 陈艳颦. 乡村旅游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79-180,321.

(责任编辑:贺 艺)

Analysis of Rural Surplus Labour Force Absorbed by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Urumqi

MA Yan-hu,BAI X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PRC)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ruly ref 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rural surplus labour force absorbed by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six typical regions surrounding Urumq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⑴ the surplus labour force absorption capacity is unstable in rural tourism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small-scaled and seasonal industry;⑵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a main channel of transferring the 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regions, especially for the female and ethnic surplus labour force; and⑶ the labour force recruitment demands of different businesses are different in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example,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nd ecological farms require better language ability and recruitment conditions than other businesses, and greatly need labours with m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lower salary expectation.

rural tourism;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business type; Urumqi

F323.6

:A

:1006-060X(2015)11-0139-03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5.11.040

2015-03-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63040);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

马颜虎(1992-),男,新疆阿勒泰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白 祥

猜你喜欢

周边地区乌鲁木齐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春秋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的联姻探究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古代临济宗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承发展
2019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基于BIM的北京路及周边地区城市规划微环境模拟
乌鲁木齐热电联产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