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45年间西班牙空中军事艺术的演变
2015-01-10西班牙军事历史委员会成员何塞桑切斯门德兹
西班牙军事历史委员会成员 何塞·桑切斯·门德兹
一、摩洛哥战争期间的西班牙空中军事艺术
1912年11月,西班牙、法国签订条约,由西班牙对摩洛哥北部地区行使保护权,但该地区在名义上仍继续由苏丹哈里发统治。1913年初,在西班牙高级专员的干预下选出了新的哈里发。与此同时,西班牙军队开始采取清剿行动,旨在清除不服从新的哈里发的反抗军。
在这一军事行动中,西班牙军队研究了使用飞机和气球对地面部队进行支持的可能性。新成立的军事航空部门负责人专门去摩洛哥北部地区考察了使用航空力量的可能性,并于1913年8月选定了一块区域,将之建成为萨尼亚拉梅尔机场。
1913年12月17日,西班牙飞行员从萨尼亚拉梅尔机场起飞,使用简陋的瞄准器以及特别为航空轰炸而设计的炸弹,对摩洛哥反抗军实施了航空史上的首次空中轰炸。此后根据作战需要,又先后开辟了两个新的军用机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军事航空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战争结束后,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军事理论家纷纷提出他们关于军事航空力量建设使用的理论,如意大利的杜黑、英国的特伦查德、美国的米歇尔,在西班牙则是阿尔弗雷多·科迪南。根据这些理论,一个新的军种---空军诞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西班牙航空部队于1919年8月恢复了对摩洛哥反抗军的轰炸。1921年6月,摩洛哥反抗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由于军事力量不足,加之航空部队只能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西班牙军队损失惨重,丧失了大量据点,并失去了一个军用机场。9月,西班牙军队开始反击,逐步恢复了此前的态势。此后,双方陷入胶着,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和平态势。1923年,有迹象显示摩洛哥反抗军可能发动新的攻势。这一年中,西班牙军队广泛使用航空部队进行空中侦察,这一战术被欧洲其他国家称为“西班牙方式”。由于侦察需要进行低空飞行,西班牙航空部队的飞机受到地面火力的严重威胁,为此造成了很多飞机和飞行员的损失。
1925年4月,随着力量不断增长,摩洛哥反抗军开始计划进攻摩洛哥南部的法国占领区。在这种形势下,当年6月,西班牙和法国在马德里举行了联合会议,决定采取联合行动,对反抗军发动总攻击。普里莫·德里维拉将军批准了在胡塞马湾的两栖登陆计划。登陆部队数量为18000人,西班牙和法国的海军舰队及航空部队提供支援。其中,西班牙航空部队出动了154架飞机,此外还有西班牙红十字会提供的2架飞机以及法国航空部队的6架飞机。
9月6日凌晨,数十架飞机首先从梅利利亚发起空中攻击,目标是海岸防御工事。9月8日上午8时,军舰开始进行炮火准备,航空中队则予以支援。登陆部队在舰上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实施登陆,到11时,登陆部队在滩涂部署,向岸边悬崖展开攻击,中午12时攻占峰顶。在这一过程中,航空火力提供了非常猛烈的支援。据统计,在130个航时中,一共投下1390颗计25吨的航空炸弹以及发射17000发航空机枪射击弹。很多外国武官都记录了这一天的战斗,其中美国武官专门就此次作战向美国国内写了报告。后来,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准备诺曼底登陆时用到了这份报告。胡塞马两栖登陆是世界军事史上首次成功的联合-合成作战,同时也进一步突显了新生的空中力量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西班牙内战期间的空中军事艺术
西班牙内战为建立独立空军进行了尝试,这种尝试是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一边是共和国政府试图分开处理海军事务和空军事务;一边是佛郎哥领导的国民军试图建立独立的“国家空军”。但双方都不可能真正完成独立空军的建设。战争期间,共和军的航空力量、地面防空以及人员、装备主要依靠苏联的支持,而国民军方面主要得到德国的支持,以及来自意大利方面少量的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西班牙飞行员在执行轰炸、对地支援、航空侦察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但由于西班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采取中立立场,因此西班牙飞行员在空对空作战、空对海作战以及航空运输方面相对没有经验。
战争初期,共和军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对国民军来说只能通过空中向前方输送兵力。国民军利用3架小型运输机,在1936年7月中旬从驻塞尔维亚的西班牙军团中向伊比利亚半岛机动了近1000名士兵及相应装备。到7月底,随着德国、意大利航空部队的加入,空运规模骤然加大。这一空运行动持续到11月底,共有24000名军人被运送到半岛。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运行动,这一行动的经验教训影响了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德国和意大利向国民军提供了两国的新式飞机,使国民军在空中力量方面逐渐对共和军占据了优势。鉴于此情形,苏联向西班牙派出了航空队,这支航空队由苏联富有经验的飞行员组成,其装备包括有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I-15、I-16飞机。交战双方在空中力量对比上呈现了均势。
1937年2月,交战双方发生了数起重要的空中格斗。这些空中格斗,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飞机的速度更快了,机动性更强了,对飞行员的操控技术也要求更高了。
轰炸也是双方广泛采用的战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这些轰炸虽然泛滥,但它对平民目标的破坏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据统计,整个三年内战期间,因空中轰炸造成的受害者人数不超过1万人。对城市轰炸的目标不仅有马德里、巴塞罗那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像杜兰卡、格罗尼卡这样的小城镇。其中,国民军对格罗尼卡的轰炸,造成了这座小城126人丧生,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也为滥用轰炸者提供了教训。
在国民军方面,还使用了空对海攻击的战术。共和派政府的一个典型错误是痴迷于马德里的防御战,航空部队主要被集中于马德里周边区域,造成重要港口和海运路线缺少空中防护。国民军方面的航空部队得以从容地对这些港口和路线进行攻击,使共和军逐渐陷入了补给困难的境地。
国际军事航空专家一致认为,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对航空兵的使用是航空兵战略战术的实验场,也是世界先进航空技术的试验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班牙飞行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继续奉行中立政策,没有加入任何一方成为交战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一方面西班牙领空频繁遭受侵犯,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美国海军和空军的飞机经常低空飞行至西班牙北部海岸;此外,在直布罗陀方向、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方向,也曾经发生盟军飞机入侵或双方航空火力误击的情况。另一方面,西班牙的空域也成为许多盟军飞行员的避风港。他们在执行对德占区、意战区轰炸时,遇到被击伤或其他事故时,经常会选择在西班牙境内强行着陆或跳伞逃生。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为回报德国在内战期间对国民军的支持,佛郎哥政府虽然回绝了希特勒关于西班牙正式参战的要求,但主动提出组建一支西班牙志愿师加入德国在东线的作战。该师有一个非正式的别称“蓝色步兵师”。在该师中组建有一支飞行中队,该中队因此也称为“蓝色飞行中队”。蓝色飞行中队每6个月轮换一次,这样先后投入东线作战的蓝色中队共有5支,有95名西班牙飞行员先后在该中队作战。1941-1943年间,该中队飞行员一共击落163架苏联飞机,自身损失20人。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也向共和国一方提供了大量援助,其中包括培养了大批西班牙战斗机飞行员。内战结束后,许多支持共和国一方的飞行员到了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苏联有大约160名西班牙共和国的飞行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飞行员,其中的70余人直接参加了苏联空军的一线战斗。他们的表现是非常称职的,到战争结束时,有10几名飞行员牺牲,有9名飞行员成为了苏联的王牌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