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军工 艰难创业
——深切缅怀人民军工创始人刘鼎
2015-01-10来金烈
□ 王 立 来金烈
心系军工 艰难创业
——深切缅怀人民军工创始人刘鼎
□ 王立来金烈
王立: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机械系肄业。曾任陕甘宁边区第一兵工厂工务科长,东北兵工局技术处长,二机部兵工局处长、副局长,五机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兵工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弹药生产和科技管理工作,在东北组建了第一个火炸药理化分析研究所,开创了中国计量鉴定的先河。
来金烈:山西省武乡县人。曾任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等职务。早年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积极从事制造、修理武器装备的兵工生产工作,曾多次立功受奖,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鼎是军工事业的创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又是我党在战争年代为数不多的技术专家,为人民军工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做出卓越贡献。
红军时代崭露头角
1933年春,刘鼎从白区调中央苏区工作,途经闽浙赣苏区时,被方志敏留下担任闽浙赣苏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兼红军第五分校政委。闽浙赣苏区处于游击环境,条件十分艰苦,红军缺乏武器弹药,连一门小炮也没有,刘鼎又受托出任洋源兵工厂政委。
洋源兵工厂刚在修械所的基础上组建,主要靠手工生产地雷、手榴弹,并修理枪械。厂里没有技术人员,他既是政委,也是技术员,带领几名工人,亲自动手设计研制。经过几个月奋战.终于制造出三门35毫米的钢质迫击炮和一批铸铁迫击炮弹,还从第五分校挑选学员,组成小炮兵队,用自制小炮和炮弹,打中敌人碉堡,这是人民军工自己设计制造的较早的火炮。
抗日战争太行创业
抗战爆发后,刘鼎从延安奔赴太行地区。1940年5月,他出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一方面充分利用晋东南根据地的资源,使太行兵工得到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彭德怀副总司令“敌人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的要求,成功研制生产大批武器弹药。
首先重点抓好步枪生产的规格化和标准化。他组织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从我军常年在山地作战的需要出发,吸收“捷克式”、“日式”、“汉阳造”等步枪的优点,设计出一种枪身短、刺刀长、重量轻、能与日军“38式”步枪相抗衡的新的标准步枪,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试制成功,定名为“81式步马枪”,成为太行地区的“制式”步枪。
此外,利用缴获日军的50毫米掷弹筒和弹组织研制。太行根据地有较丰富的煤铁资源,但钢材极其缺乏。经多方研究,把铁路道轨作为掷弹筒的主要原料,以铸铁代替钢材制造弹体,在1941年4月试制成功能够与日军装备抗衡的50掷弹筒和弹。这是根据地军工生产的一大突破,标着人民军工的武器生产由制造枪支为主转向制造火炮和炮弹为主。
刘鼎还组织陆续研制生产了硝化甘油、硝铵炸药、复装子弹、武工队专用短枪,并在1942至1943年,普及造雷技术,使地雷、手榴弹在根据地大量普及,村村造雷,户户埋雷,炸得日伪军晕头转向。在抗战的后期,太行军工基本实现了“敌人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的目标。
解放战争全力创新
抗战胜利后,刘鼎从延安率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赶赴东北,途经热河受阻,留在晋察冀解放区任军工局副局长,协助局长姚依林工作。这时,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刘鼎先负责接管张家口、宣化一带的重工业,包括铁矿、炼铁厂、机器厂、化工厂,并积极组织恢复生产。
1946年5月,他在宣化龙烟机器厂蹲点,利用该厂较大的化铁铸造能力,把宣化各机器厂的机床集中到这个厂,建成一个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的大厂,发动群众日夜突击生产。他还成功地解决了炮弹质量的关键——引信问题。他组织研究试验苏式、美式及自造的引信,绘制成标准图,发往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各军工部门,改产新引信,使炮弹质量大有提高。不久,我军不得不从张家口撤退,他又组织将这些工厂中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撤退到晋察冀后方组建新的军工基地。经过几个月努力,一个以山西省灵丘县上寨为中心,包括发电厂、子弹厂、炮弹1厂、炮弹2厂、手榴弹厂在内的基地建立起来。
解放战争由战略相持转入略反攻后,他组织了专门研究室研制新型武器弹药。阳泉解放后,他立即组织阳泉铁厂1号炼铁高炉恢复生产,并把2号炼铁高炉拆迁到长治附近的故县,组建故县铁厂,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各有一座日产铸造生铁80—100吨能力的炼铁厂,可以大量供应炮弹原料。
早在1947年初.刘鼎住阜平河西村军工局机关时就开始设想设计一种“炸药包抛射机”,把10-20公斤重的炸药包投掷100-200公尺远的距离,摧毁敌人的碉堡、城墙。经反复试验、改进,“炸药包投掷机”和“圆盘药炮弹”终于试验成功了。这些武器和炮弹在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解放太原的战斗中大显神威。1948年秋,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刘鼎任公营企业部副部长,继续领导兵工生产和科技发展。
抗美援朝再立新功
新中国成立后,刘鼎任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分管兵工、机器制造等行业。1949年10月,中央财委组织以刘鼎为团长、各大行政区重工业部门负责参加人的重工业考察团,到东北、华北、华东地区进行考察。同年12月,重庆刚解放一个月,刘鼎便飞往重庆,考察了刚刚接管的国民党兵工厂,对每个厂的地理环境、规模、厂房设备、主要产品以及遭受国民党特务破坏的情况,一一作了仔细了解,绘制成图表向中央军委和中财委汇报。1950 年1月初,他又到太原考察接管的阎锡山的兵工厂。尔后,他同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包括制定中国制式武器系列型谱、建立兵器科研所机构、制定更新兵器工业生产纲领等。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鼎立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战备生产上来。在他领导下,全国兵工厂都紧急动员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加紧生产。当得知前线急需反坦克武器时,他立即组织有关工厂研制了57毫米无座力炮和炮弹、90火箭筒和火箭弹,以及反坦克手榴弹和反坦克地雷等新型武器弹药,送往朝鲜前线。
1951年5月,刘鼎随同以徐向前为首的中国兵工代表团赴苏谈判,请苏联援助我国军工建设。回国后他立即组织兵工局制订了兵器工业《现有工厂调整大纲》、《4年新建工厂大纲》等纲领性文件。1952年5月,中央军委兵工委做出《关于兵工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第一批18种制式武器型谱以及配套的弹药、光学仪器等;同时批准将41个老厂调整并改扩建为38个工厂的大纲,批准四年新建9个短线、缺门兵工厂的大纲。1953年大规模展开制式化武器装备的试制生产,老厂调整改扩建及新厂建设。由此,刘鼎构思了新中国兵工建设的第一份“蓝图”。
钟情军工矢志不渝
1952年,为迎接制式化武器的试制,开展正规化的国防兵工建设,刘鼎组建了一批为兵器工业服务、具有技术基础性质的研究所,这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军工技术研究机构。工厂设计所刚刚建立,就投入一批老厂改扩建设计;技术资料翻译所为配合制式化武器装备的试制,翻译复制了几十种几十万份制式武器、弹药、火工品和光学仪器的图纸资料与工艺资料。1957年,刘鼎被重新任命为二机部副部长。他深入各兵工企业,指导工厂选择国家急需、短线、缺门的民用产品。l960年,受一机部党组委托,刘鼎组织东北地区的军工大厂,配合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建设,以重机厂为主力,自行设计制造了万吨水压机。直到今天,万吨水压机仍屹立在富拉尔基。
1963年,刘鼎任新的三机部常务副部长,离开了兵工的领导岗位。但此后的20多年直到逝世,他始终关心兵工事业的成长。“文革”中,他在被关押期间,利用各种纸头写下的近20万字笔记,大部分都是有关兵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粉碎“四人帮”后,他担任了中国兵工学会顾问,对开展兵工技术活动提供了许多积极建议,同时以极大的热情组织指导兵工史料的征集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