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场供水在火灾扑救中的重要性

2015-01-09卞明程

水上消防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带消火栓消防车

■ 卞明程

0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灾扑救工作日趋复杂,扑救难度越来越大,而火场供水是灭火作战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灭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火场供水必须坚持正确使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争快速不间断的原则。然而,从现实火灾扑救情况来看,火场供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火灾处置现场经常会出现供水时间长、供水中断等现象。

1 当前城镇消防水源现状

1.1 消火栓数量少,分布不均

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规定,按照“超过60 m宽的道路两边应设置消火栓,且间距为120 m”计算,市政消火栓布局不合理,“欠账”现象严重,尤其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政消火栓数量及厂区内消防设施明显不足,不能保证就近供水需求。此外,从消火栓总的布局看,城区多乡镇少,分布不均,导致乡镇灭火救援战斗存在取水难的问题。

1.2 水压低、流量不足

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供水管网建设较早,管径偏小,消火栓虽然能出水,但压力太小。加上缺乏正常的维护检修,导致部分道路管网的压力不足,直接影响灭火用水需要。

1.3 消火栓被埋压、圈占,构件坏损严重

长期以来,市政消火栓建设和管理责任不明确,处于“有人建,没人养”的状态,造成消火栓日常管理、维护保养跟不上,损坏严重,有不少消火栓出现了锈死以致无法打开阀门不能出水、出水口被遮挡或埋压等现象,给灭火救援带来了很大困扰,不能满足灭火救援的需要。

1.4 城市天然水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一般水源给消防车加水可分3类:1)市政水源;2)天然水源;3)单位内部水源。大部分城区都有江、湖、河流等天然水源,相关部门在天然水源改造时,未预留专门的消防取水码头,导致消防车不能靠近取水,虽然水资源充足,但却无法为消防所用。

2 火场供水常见问题

火场供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必须按其规律机动灵活的组织实施,决不能盲目行动。实践证明,有效组织火场供水,灭火行动就占据了主动权,成功就有把握,反之就被动,甚至造成灭火救援行动的失败。主要问题为:

1)供水意识不强。部分指挥员在火场上没有全局观念,重前轻后。很多指挥员刚到火场时,习惯性地在前方布枪出炮,后方不能及时组织供水,造成前方断水现象时有发生;当缺水、无水时,再调整力量,造成火灾扩大,灭火救援工作被动。

2)供水速度跟不上。有两方面因素:①辖区情况不熟。在一些火场,特别是夜间的火场,指战员对辖区情况不熟,在寻找水源时,主要是寻问火灾现场人员或者自己进行四处寻找,特别是询问火灾现场人员,他们由于不了解消防车、手抬泵的性能,有时提供的消防水源不符合吸水要求,这往往会浪费相当长的时间去寻找水源,从而导致一时半会不能供水,延误前方灭火战斗的顺利进行。②供水路线交叉错乱。在灭火救援中,指战员没有按照平时训练水带连接的要求铺设水带,经常出现水带乱铺、重叠交错现象,导致铺设的供水线路不能以最快捷、最便捷的线路向前方输送灭火用水。

3)供水方法不正确。主要表现在火场指挥员、司机不能根据火场实际情况和消防车数量、供水能力等选择最佳供水方法。部分指挥员、司机忽视对火场用水量的计算和供水方法的选择,采取不正确的供水方法,如可以直接供水,却采取了接力供水方法;要用双干线供水,却采用了单干线供水;应该用两节吸水管吸水,却采取水带连接取水等。造成了战斗车辆的浪费和供水时断时续,影响灭火的良机。一方面导致发挥不出消防车、水泵的最大效能,另一方面也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3 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3.1 提高火场供水意识

基层指挥员在现场第一时间展开灭火战斗的同时,要加强火场供水,及时成立供水小组,明确职责及任务,要求后方供水车辆,在到达火灾现场时,要第一时间寻找消防水源和最近供水线路,时刻与前方指挥员保持联系,主动询问是否供水并做好供水准备。在平时训练中,要组织官兵专门对火场供水进行研究,并开展针对性的训练,重点突出夜间、复杂地形火灾、增援情况下的供水训练,确保火场供水不间断。

3.2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造成后方供水跟不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战员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战评总结。首先,灭火一线的官兵应加强对火场供水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火场供水战斗车辆的水泵压力计算、供水距离估算,选用最佳的供水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讨论和实地操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官兵形成科学的供水理念,以便在火场上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供水方法。其次,要坚持火灾战评总结工作,不断提高官兵的供水能力。战评中,要实事求是地对后方供水情况予以分析,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以便在火场上更好、更合理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3.3 正确使用供水方法

在火灾扑救中,选择正确的供水方法是取得火灾扑救成功的前提。作为指挥员、司机,要牢记供水原则,火场供水主要使用直接供水、串联供水、运水供水、给水泵结合器供水等方法,来解决火灾扑救中的供水问题。实践中,采用哪种供水方法应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加以应用。一般情况下,由于水源缺乏,在扑救火灾时,大多采用串联供水或运水供水。在实际火灾扑救中,应把握首先直接供水、其次用接力供水、最后采用运水供水的原则,争取以少的车辆投入取得最大的消防用水。在实际灭火作战中,水源与火场距离较近时要采用直接供水的方法。在道路情况非常狭小,障碍物多,交通不便,消防车只能单向行驶的情况下,也应采用串联供水,不宜运水。此外,要做好供水线路的维护,供水线路穿过马路时,应在水带上适当位置铺设水带护桥,避免因车辆通行压破水带等情况发生,造成供水中断,影响火灾扑救。在长距离供水中,要分段派人检查水带,以确保不间断供水。

3.4 熟练车辆装备操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功率、大容量消防车和新装备投入使用,部队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面对新形势,我们应了解各种车辆,装备的供水能力、操作方法和使用环境,以便在火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器材装备的性能,为灭火作战提供有力保障。在火灾扑救中,很多司机对车辆、装备操作都不熟,甚至不懂如何操作,严重影响了供水效率。因此,基层中队要大力开展车辆装备操作训练,让司机了解单车最大作战能力、最大供水距离。只有充分了解了车辆器材装备的性能、使用方法、最大使用功率等,才能充分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功率,为彻底扑灭火灾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长距离供水要优先选用大口径水带,增加流量,减少水带损失;优先选择高压水带和质量好的水带靠近消防车出水口以防低压水带破裂;长距离供水懂得使用分水器来泄压和延长水带和变换水枪。

3.5 强化“六熟悉”训练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近年来,上级战训部门都对“六熟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六熟悉”中水源情况是重点之一,所以基层中队必须加强对辖区单位的“六熟悉”。为了在发生火灾后能够正确组织供水,应重点熟悉辖区内部的消防泵站的位置,消防水池的位置、容量,消防给水管道的管径、压力、连续供水能力,重点单位内部消火栓的位置、间距和完好情况,可能起火部位的消防设备情况等,同时重点熟悉单位的通道、周边水源分布、水源供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水源手册,制订供水预案,并按照供水方案开展实战供水演练,以达到练为战的目的。

3.6 做好消火栓维护保养

对发现有问题的消火栓当即进行现场修复,对锈蚀的消火栓上油保养,保证消火栓正常好用,对无水、漏水、压力不足、锈蚀、被盗的消火栓做好登记,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及时进行修复。

3.7 完善管理体系

基层单位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突出消防水源规划的内容,在新建、改建、扩建的给水设施中,按照国家有关的防火规范的要求提请政府搞好建设;要做好对城市市政水源的调查统计,督促相关管理部门落实市政消火栓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环节的责任制,建立协作统一、相互配合、各尽其责的协调机制,并明确消防部门参与检查验收,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消火栓配建与道路建设不同步、不配套的现象,明确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应自觉维护市政消火栓,不得埋压、圈占、损毁消火栓。

4 结 语

要做好火场供水工作,必须掌握火场供水规律和供水方法及其供水技术,在提高火场供水意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正确使用供水方法、熟练车辆装备操作、强化“六熟悉”训练、做好消火栓维护保养、完善管理体系等7个方面下功夫,才能保证火场供水的顺畅有序,为成功扑灭火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水带消火栓消防车
水带对憎水性表面交流闪络特性与电场分布的影响
高压电缆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性能研究
河南济源市政消火栓有了“身份证”
消防车
市政消火栓与室外消火栓的系统探讨
消防灭火救援作战编成及任务分工研究
大家一起来灭火
消防车出动
智能消火栓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