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为人民而创作
2015-01-09丁思恋
文 / 丁思恋
吕其明:为人民而创作
文 / 丁思恋
每个音乐家心中都藏着一个孩子,这话用在吕其明身上,真不假。前一秒还在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后一秒,聊起他的音乐作品,坐在客厅沙发上的他开始手舞足蹈地哼唱起来。看着他高兴地为自己打着节拍,你会禁不住想:音乐家或许只有保持一份纯真,才能写出触动心灵的旋律。
两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每次接受采访,吕其明总会提到两件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的东西:一把德国产的小手枪和一把小提琴。
吕其明曾经有过一把特殊的小手枪。它的赠予者是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人们常说,父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吕其明来说,他的父亲是带他走上革命的领路人。1930年,吕其明出生在安徽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不过,战争年代,时局动荡,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10岁那年,他跟随父亲来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一次机缘巧合,他在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排演的三幕歌剧《农村曲》中当起了小演员。也是这一次意外的经历,吕其明和姐姐被动员参军。尽管两人当时年纪尚小,但父亲吕惠生却非常支持:“让孩子们去革命的熔炉里锻炼吧”。于是,吕其明和姐姐成为革命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开始了新的生活。11岁那年,父亲吕惠生送了他一把德国产的小手枪。“这把小手枪就手掌大小,叫‘掌心雷’,当时我们都没见过这样的,所以我经常把它挂在腰带上,走在路上也是挺着胸,很神气。”父亲的信任让吕其明深受激励,之后的几年,他一直随身携带着这把小手枪,直到1949年跟随部队进入上海后,他才将小手枪上缴,与这份珍贵的礼物分别。如今,再回想起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吕其明满是感慨,“那时候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的”。也就是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他的童年生活因为音乐而多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成为抗敌剧团的一分子后,吕其明时常会被安排一些唱歌、表演之类的活动。那是在1942年的春夏之交,某一天,团长告诉所有人,团里将会来一位尊贵的客人开展音乐指导工作,而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贺绿汀。一次深夜,吕其明听到远处有一阵悠扬的琴声,他便寻声跑去查看,“结果我就看到贺绿汀在拉小提琴,我现在回忆起来,那首曲子应该是贝多芬的《小步舞曲》”。当下,吕其明就被这音乐带入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一曲奏毕,贺绿汀发现了这个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子”,于是,两人便攀谈了起来。“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贺绿汀跟我说,你现在的年纪正好是学琴的好时候,让你父亲给你买一把小提琴吧”。贺绿汀的鼓励,在吕其明当时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
一颗永远为民创作的真心
谁都没想到,40多年后,已经离休的吕其明还会为《红旗颂》创作一部姊妹篇—大型交响乐作品《使命》。“谈到《使命》这个作品,虽然和《红旗颂》艺术手法不同,但都包含了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所以我称它为《红旗颂》的姊妹篇。(《使命》)有三个数字非常重要,第一个数字是10年,第二个数字是4年,第三个数字是29天。10年,也就是在10年之前(2000年),当时庆祝建党80周年的时候,中央组织部等5大单位拍了个文献片叫《使命》,请我去作曲,完成以后给了我高度的评价。4年,是4年以前(2006年),我就想《使命》这个题材非常重大,之前是庆祝(建党)80年,我10年以后庆祝90年,我作为共产党员来讲,这个题材我责无旁贷,我应该来歌颂。所以我在4年以前就开始构思这个作品。29天,就在十八大开始之前,大概七八月份,我就向上海爱乐乐团领导提出我要写这部作品。他们非常支持,我就开始着手。因为我当时已经82岁了,一个人可能身体不允许,就找了一位老同志陈新光和我一起合作,两个人花了29天把这部作品写出来了。”于是,十八大期间,这部作品在2000多位观众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气势磅礴的首演,赢得了满场喝彩。在采访时,吕其明颇为感慨地说:“我的作品一定要让普通民众能够听得懂,交响乐是西洋的东西,所以我的作品一定要有民族性,老百姓听得懂的作品才能受他们喜欢,引起他们的共鸣”。
去年12月,这位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获得了第6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提到这件事,吕老又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他说,感谢国家、感谢人民对他的认可,未来他还要为人民多写一点,多做一点。采访临近结束时,这位可爱的老人俏皮地说:“我还有一个大计划,但是现在不能告诉你。我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所以在我做出来之前我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