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瓠瓜高山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2015-01-08邹宜静等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种比较

邹宜静等

摘 要:比较分析了2种类型的6个瓠瓜品种在杭州高山露地栽培条件下的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长棒形品种以浙蒲6号和越蒲2号综合性状优良,在杭州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中棒形品种以浙蒲8号商品性较好,但产量相对偏低,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越蒲1号目前不适合杭州市场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外销储备品种。

关键词:瓠瓜;高山地区;品种比较

瓠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长瓜、蒲瓜、夜开花、葫芦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1],其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浙江各地发展效益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瓠瓜是杭州市夏季自产自销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其不适宜高温季节平地栽培,形成了每年7~8月的供应淡季,而高山栽培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瓠瓜也是杭州市高山蔬菜的首选作物之一。在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带动下,消费者对瓠瓜类型的需求也趋向多样性,现以长棒形(长35~45 cm)和市场新兴消费类型的中棒形(长25~35 cm)两种为主。为比较不同类型的瓠瓜品种在杭州市高山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特设置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6个:改良杭州长瓜、浙蒲2号、浙蒲6号、浙蒲8号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提供;越蒲1号、越蒲2号由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以浙蒲2号为对照(CK)。其中,浙蒲8号和越蒲1号为中棒形品种,改良杭州长瓜、浙蒲2号、浙蒲6号、越蒲2号为长棒形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在临安市清凉峰镇浪广村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海拔880 m,前作为冬闲田,上年种植菜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3.35 m2,每小区种植60株;按照当前高山瓠瓜市场需求期设置播种期,5月21日播种,大棚穴盘育苗,6月4日移栽,露地栽培,畦宽1.6 m,双行种植,株距0.7 m,667 m2种植1 200株,搭“人”字架,主蔓高1.0 m时摘心,其他按照高山瓠瓜常规栽培技术管理。

生长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瓜条性状、产量、病害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6个品种的生育期相近,始花期浙蒲6号、浙蒲8号和越蒲1号相同,均比对照浙蒲2号早1 d,越蒲2号和改良杭州长瓜与对照相同;越蒲1号早熟性最好,比对照早1 d采收,浙蒲8号和越蒲2号次之,始收期与对照相同,浙蒲6号和改良杭州长瓜均比对照晚熟。高山瓠瓜的采收期一般在45~50 d,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了植株后期长势,因此,本试验中各品种均于8月17日提早结束采收。

2.2 各参试品种瓜条商品性和抗病性比较

从田间观察看,植株生长势以浙蒲6号和浙蒲8号最旺;各品种瓜色均较好,阴阳面色差小,越蒲1号表皮淡绿,其他各参试品种与对照浙蒲2号一致,表皮绿色;瓜上下均匀度以浙蒲系列3个品种为好,尤以浙蒲6号最均匀,杭州长瓜是改良提纯种,因此商品性也与浙蒲系列相似。从瓜条性状看,瓜条纵径以对照浙蒲2号最长,为41.5 cm,浙蒲6号次之,越蒲1号最短,比对照短6.9 cm,其次是浙蒲8号;各参试品种的瓜条横径均比对照浙蒲2号粗,以越蒲1号最粗,达6.72 cm,越蒲2号次之,比对照粗0.8 cm。单瓜质量以越蒲1号最大,平均单瓜质量比对照浙蒲2号大19.4 g,浙蒲6号仅次于对照,其他各参试品种单瓜质量均低于对照。试验中枯萎病各品种均未发生,白粉病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均为前期轻度发生,中期中度发生(表2)。

2.3 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3 可知,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不明显,均达到了一般高山瓠瓜产量水平,以越蒲1 号最高,为3 094 kg/667 m2,对照浙蒲2号次之,越蒲1 号比对照浙蒲2号增产4.6%,其他4个品种均低于对照,越蒲2号、浙蒲6 号和改良杭州长瓜比对照分别减产3.3%、4.3%和5.4%;浙蒲8号产量最低, 667 m2 产量为2 644 kg,比对照减产10.6%。

3 结论与讨论

从本试验结果看,综合产量、商品性、瓜形等因素分析,长棒形品种中以浙蒲6号和越蒲2号最为理想,在杭州市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与对照浙蒲2号相比,浙蒲6号色泽更好、瓜条略短更符合市场要求,在高山栽培时均能表现较高的产量水平和更好的商品性;试验中浙蒲2号产量较高,但结合前几年试种情况,在高山瓠瓜生产中偏早种植(4月下旬播种)时,浙蒲6号明显优于浙蒲2号,偏迟种植(6月上旬播种)时,浙蒲2号相对优于浙蒲6号。中棒形品种越蒲1号相对较粗,而杭州地区喜食细长瓠瓜品种,故其不适合杭州市场的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高山种植外销品种储备;浙蒲8号虽然产量相对偏低,但相比浙蒲6号瓜条更短,瓜横径相近,极受杭州市场消费者青睐,因此可进一步试验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毓洪,皇甫伟国,黄芸萍.瓠瓜高山无公害生产技术[J]. 中国瓜菜,2006(3):34-36.

[2] 王秋萍,吴晓花.浙江省瓠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09(23):4-5.

摘 要:比较分析了2种类型的6个瓠瓜品种在杭州高山露地栽培条件下的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长棒形品种以浙蒲6号和越蒲2号综合性状优良,在杭州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中棒形品种以浙蒲8号商品性较好,但产量相对偏低,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越蒲1号目前不适合杭州市场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外销储备品种。

关键词:瓠瓜;高山地区;品种比较

瓠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长瓜、蒲瓜、夜开花、葫芦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1],其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浙江各地发展效益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瓠瓜是杭州市夏季自产自销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其不适宜高温季节平地栽培,形成了每年7~8月的供应淡季,而高山栽培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瓠瓜也是杭州市高山蔬菜的首选作物之一。在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带动下,消费者对瓠瓜类型的需求也趋向多样性,现以长棒形(长35~45 cm)和市场新兴消费类型的中棒形(长25~35 cm)两种为主。为比较不同类型的瓠瓜品种在杭州市高山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特设置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6个:改良杭州长瓜、浙蒲2号、浙蒲6号、浙蒲8号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提供;越蒲1号、越蒲2号由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以浙蒲2号为对照(CK)。其中,浙蒲8号和越蒲1号为中棒形品种,改良杭州长瓜、浙蒲2号、浙蒲6号、越蒲2号为长棒形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在临安市清凉峰镇浪广村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海拔880 m,前作为冬闲田,上年种植菜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3.35 m2,每小区种植60株;按照当前高山瓠瓜市场需求期设置播种期,5月21日播种,大棚穴盘育苗,6月4日移栽,露地栽培,畦宽1.6 m,双行种植,株距0.7 m,667 m2种植1 200株,搭“人”字架,主蔓高1.0 m时摘心,其他按照高山瓠瓜常规栽培技术管理。

生长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瓜条性状、产量、病害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6个品种的生育期相近,始花期浙蒲6号、浙蒲8号和越蒲1号相同,均比对照浙蒲2号早1 d,越蒲2号和改良杭州长瓜与对照相同;越蒲1号早熟性最好,比对照早1 d采收,浙蒲8号和越蒲2号次之,始收期与对照相同,浙蒲6号和改良杭州长瓜均比对照晚熟。高山瓠瓜的采收期一般在45~50 d,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了植株后期长势,因此,本试验中各品种均于8月17日提早结束采收。

2.2 各参试品种瓜条商品性和抗病性比较

从田间观察看,植株生长势以浙蒲6号和浙蒲8号最旺;各品种瓜色均较好,阴阳面色差小,越蒲1号表皮淡绿,其他各参试品种与对照浙蒲2号一致,表皮绿色;瓜上下均匀度以浙蒲系列3个品种为好,尤以浙蒲6号最均匀,杭州长瓜是改良提纯种,因此商品性也与浙蒲系列相似。从瓜条性状看,瓜条纵径以对照浙蒲2号最长,为41.5 cm,浙蒲6号次之,越蒲1号最短,比对照短6.9 cm,其次是浙蒲8号;各参试品种的瓜条横径均比对照浙蒲2号粗,以越蒲1号最粗,达6.72 cm,越蒲2号次之,比对照粗0.8 cm。单瓜质量以越蒲1号最大,平均单瓜质量比对照浙蒲2号大19.4 g,浙蒲6号仅次于对照,其他各参试品种单瓜质量均低于对照。试验中枯萎病各品种均未发生,白粉病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均为前期轻度发生,中期中度发生(表2)。

2.3 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3 可知,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不明显,均达到了一般高山瓠瓜产量水平,以越蒲1 号最高,为3 094 kg/667 m2,对照浙蒲2号次之,越蒲1 号比对照浙蒲2号增产4.6%,其他4个品种均低于对照,越蒲2号、浙蒲6 号和改良杭州长瓜比对照分别减产3.3%、4.3%和5.4%;浙蒲8号产量最低, 667 m2 产量为2 644 kg,比对照减产10.6%。

3 结论与讨论

从本试验结果看,综合产量、商品性、瓜形等因素分析,长棒形品种中以浙蒲6号和越蒲2号最为理想,在杭州市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与对照浙蒲2号相比,浙蒲6号色泽更好、瓜条略短更符合市场要求,在高山栽培时均能表现较高的产量水平和更好的商品性;试验中浙蒲2号产量较高,但结合前几年试种情况,在高山瓠瓜生产中偏早种植(4月下旬播种)时,浙蒲6号明显优于浙蒲2号,偏迟种植(6月上旬播种)时,浙蒲2号相对优于浙蒲6号。中棒形品种越蒲1号相对较粗,而杭州地区喜食细长瓠瓜品种,故其不适合杭州市场的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高山种植外销品种储备;浙蒲8号虽然产量相对偏低,但相比浙蒲6号瓜条更短,瓜横径相近,极受杭州市场消费者青睐,因此可进一步试验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毓洪,皇甫伟国,黄芸萍.瓠瓜高山无公害生产技术[J]. 中国瓜菜,2006(3):34-36.

[2] 王秋萍,吴晓花.浙江省瓠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09(23):4-5.

摘 要:比较分析了2种类型的6个瓠瓜品种在杭州高山露地栽培条件下的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长棒形品种以浙蒲6号和越蒲2号综合性状优良,在杭州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中棒形品种以浙蒲8号商品性较好,但产量相对偏低,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越蒲1号目前不适合杭州市场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外销储备品种。

关键词:瓠瓜;高山地区;品种比较

瓠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长瓜、蒲瓜、夜开花、葫芦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1],其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浙江各地发展效益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瓠瓜是杭州市夏季自产自销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其不适宜高温季节平地栽培,形成了每年7~8月的供应淡季,而高山栽培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瓠瓜也是杭州市高山蔬菜的首选作物之一。在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带动下,消费者对瓠瓜类型的需求也趋向多样性,现以长棒形(长35~45 cm)和市场新兴消费类型的中棒形(长25~35 cm)两种为主。为比较不同类型的瓠瓜品种在杭州市高山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特设置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6个:改良杭州长瓜、浙蒲2号、浙蒲6号、浙蒲8号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提供;越蒲1号、越蒲2号由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以浙蒲2号为对照(CK)。其中,浙蒲8号和越蒲1号为中棒形品种,改良杭州长瓜、浙蒲2号、浙蒲6号、越蒲2号为长棒形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在临安市清凉峰镇浪广村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海拔880 m,前作为冬闲田,上年种植菜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3.35 m2,每小区种植60株;按照当前高山瓠瓜市场需求期设置播种期,5月21日播种,大棚穴盘育苗,6月4日移栽,露地栽培,畦宽1.6 m,双行种植,株距0.7 m,667 m2种植1 200株,搭“人”字架,主蔓高1.0 m时摘心,其他按照高山瓠瓜常规栽培技术管理。

生长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瓜条性状、产量、病害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6个品种的生育期相近,始花期浙蒲6号、浙蒲8号和越蒲1号相同,均比对照浙蒲2号早1 d,越蒲2号和改良杭州长瓜与对照相同;越蒲1号早熟性最好,比对照早1 d采收,浙蒲8号和越蒲2号次之,始收期与对照相同,浙蒲6号和改良杭州长瓜均比对照晚熟。高山瓠瓜的采收期一般在45~50 d,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了植株后期长势,因此,本试验中各品种均于8月17日提早结束采收。

2.2 各参试品种瓜条商品性和抗病性比较

从田间观察看,植株生长势以浙蒲6号和浙蒲8号最旺;各品种瓜色均较好,阴阳面色差小,越蒲1号表皮淡绿,其他各参试品种与对照浙蒲2号一致,表皮绿色;瓜上下均匀度以浙蒲系列3个品种为好,尤以浙蒲6号最均匀,杭州长瓜是改良提纯种,因此商品性也与浙蒲系列相似。从瓜条性状看,瓜条纵径以对照浙蒲2号最长,为41.5 cm,浙蒲6号次之,越蒲1号最短,比对照短6.9 cm,其次是浙蒲8号;各参试品种的瓜条横径均比对照浙蒲2号粗,以越蒲1号最粗,达6.72 cm,越蒲2号次之,比对照粗0.8 cm。单瓜质量以越蒲1号最大,平均单瓜质量比对照浙蒲2号大19.4 g,浙蒲6号仅次于对照,其他各参试品种单瓜质量均低于对照。试验中枯萎病各品种均未发生,白粉病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均为前期轻度发生,中期中度发生(表2)。

2.3 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3 可知,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不明显,均达到了一般高山瓠瓜产量水平,以越蒲1 号最高,为3 094 kg/667 m2,对照浙蒲2号次之,越蒲1 号比对照浙蒲2号增产4.6%,其他4个品种均低于对照,越蒲2号、浙蒲6 号和改良杭州长瓜比对照分别减产3.3%、4.3%和5.4%;浙蒲8号产量最低, 667 m2 产量为2 644 kg,比对照减产10.6%。

3 结论与讨论

从本试验结果看,综合产量、商品性、瓜形等因素分析,长棒形品种中以浙蒲6号和越蒲2号最为理想,在杭州市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与对照浙蒲2号相比,浙蒲6号色泽更好、瓜条略短更符合市场要求,在高山栽培时均能表现较高的产量水平和更好的商品性;试验中浙蒲2号产量较高,但结合前几年试种情况,在高山瓠瓜生产中偏早种植(4月下旬播种)时,浙蒲6号明显优于浙蒲2号,偏迟种植(6月上旬播种)时,浙蒲2号相对优于浙蒲6号。中棒形品种越蒲1号相对较粗,而杭州地区喜食细长瓠瓜品种,故其不适合杭州市场的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高山种植外销品种储备;浙蒲8号虽然产量相对偏低,但相比浙蒲6号瓜条更短,瓜横径相近,极受杭州市场消费者青睐,因此可进一步试验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毓洪,皇甫伟国,黄芸萍.瓠瓜高山无公害生产技术[J]. 中国瓜菜,2006(3):34-36.

[2] 王秋萍,吴晓花.浙江省瓠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J].长江蔬菜,2009(23):4-5.

猜你喜欢

品种比较
宁南山区不同甜荞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杂交选育品种‘吉香一号’在吉林地区栽培品比试验
杂交晚稻组合种植比较试验研究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谷子新品种比较示范研究
鄂东低山平原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北京地区中果型西瓜春季大棚栽培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