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研究

2015-01-08楼眉之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财务

楼眉之

摘 要:当前我国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以及要坚持的原则和改进措施,力求对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 会计信息 可靠性

一、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特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贯穿于国民经济改革的全过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每况愈下,成为了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息使用者需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正确认识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认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内涵

1.具有可核性的信息。不同的计量者为了反映某一信息而使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使得计量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就是会计的可核性信息。同时,通过正确的计量核算,即使是通过不同的计量者也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这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体现。也就是说,正确的核算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可靠性的前提条件。

2.在中立立场生成的信息。会计信息的生成前,不能带有任何指向性的目的,不存在企图取得预定结果的偏向。所以,在不受任何形式操纵的情况下,保证会计信息是以中立立场生成的,确保其客观公正性,不能以任何目的进行歪曲,反映真实的经济情况。

3.会计信息内容是真实的。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通过客观、全面、完整的信息组成的,反映了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这正是可靠性的重要基础。真实的财务信息既可以是某个具体数据,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范围。在具体数据无法可靠得到时,就可以采用数值范围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不进行任何数据上的删减。

三、影响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因素

1.会计制度不够规范。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制度还不够规范和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致使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了诸多影响信息可靠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制度都比较之后,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无从解决。在不健全的规范制度下,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没有统一的计量方法,致使企业经营者有时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时刻保持前瞻性,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并进一步加快会计制度的建设,规范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方法。

2.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进而产生了委托代理成本。企业的所有者希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则希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中获取私人利益,二者的个人利益不同使得追求的目标也大相径庭。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对企业内外部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内部财务会计信息,使得经营者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来操纵企业的经营行为,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社会、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核查和监督体系,但是只有健全的会计工作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部分企业存在对不同部门、对内、对外所提供不相同会计信息的情况,这不仅是企业的不负责任、违反规定,也是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沟通交流、各自为政、各负其责行为的后果,这就无法真实的反映会计核算结果,认为控制会计信息的行为越来越猖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都得不到保障。要想避免这种人为控制现象,就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使国家、社会、企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有序配合,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有效保障监督行为的实施,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保持会计信息可靠性需坚持的其他原则

1.相关性原则。所谓相关性就是指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评估,对未来的事项进行预测,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标志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前者是指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测,而后者是指对评价和预测的结果进行纠正。由此看来,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具备相关性,就会导致经营决策脱离会计信息,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引起使用者的怀疑,所以相关性是可靠性的前提条件。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提供相关性,但是,绝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有可能提高了可靠性的同时相关性就会被减弱,两者的变化方向是不同的。总之,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全面性原则。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够只反映有利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将全部财务状况如实反映,尤其是对企业不利的财务状况,不能以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改变或取舍,这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全面性特点。当前一些企业对财务信息反映不全面,出现不利时含糊其辞,取得成绩时就大书特书,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盲目乐观,影响企业长期和持续的发展。因此,不全面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一旦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导致错误的财务状况,企业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3.重要性原则。不同的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同,因而要区分会计核算事项的重要程度,即为重要性原则。例如涉及重要资产、负债、权益的、对企业经营状况有重大影响的、对经营者做出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要采取慎重的核算方法,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合理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而一些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不大的次要会计事项,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正确判断的情况下,进行相对简化的处理,但不能够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重要性原则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某项会计事项重要程度的判断,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概念,重要程度会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中呈现中不同的变化,例如,同一个会计事项如果在规模较小的公司中,可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大规模的企业中,重要程度就要小很多了。同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重要程度也会因为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会计事项每次发生的金额都比较小,但是如果发生的次数很多,就会对企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除了依据法律形式,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核算,从而如实的反映该会计期间内的交易事项,即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宗旨。早期,西方会计就对实质重于形式做出了要求,我国是在后来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了该原则,但是当时没有更多的将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为了使财务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就要真正的把该原则运用于会计操作中,使会计信息更符合实际。

5.谨慎性原则。在处理会计信息时,不能虚增盈利,避免为领导者带来乐观情绪从而影响投资决策,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例如,要选择较低的价格对资产进行入账处理,而要选择较高的价格对负债进行入账处理。尤其是对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要保持谨慎性原则。

五、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会计行为是需要法律的支撑的,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是企业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基础,会计行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执法程序,以及各种相关规范守则制度的约束,才能有法可依,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才能有力的打击违法行为,引导会计人员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才能在记录、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时,避免不正当行为,客观、真实、准确的进行操作,保障财务信息的良好运行。

2.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约束。为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充分的被领导者利用,就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约束,来严格约束高管等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首先,努力规范会计行业和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对不合符规范的行为要进行严惩,加大内部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部门结构,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建立规范的交易环境,形成健全的、高效的、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能够协调起来,共同监管会计信息。

3.进一步加大部门管理力度。为了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加大各部门的管理力度也是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有些管理人员会通过不可靠的财务信息获取自身利益,所以要通过完善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来避免财务欺诈,,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尤其是在一些上市公司,这种状况经常出现,因此,健全法律法规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以有效的约束财务欺诈行为,监督管理的实施离不开健全的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花微.试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32-133.

[2]于清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06(6):55.

[3]娄合玲.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8.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可靠性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水利财务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