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报告的发展进程及我国的改革方向

2015-01-08冯丹肖芳芳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2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

冯丹 肖芳芳

摘 要:2014年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通知,并于同年7月开始实施。此变革代表我国对财务报告进行不断地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财务报告的发展历程与结构变化,从而发现其还存在着不足,进而提出了一些改善意见,使其发挥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财务报告;表外信息;报告方式;报告模式

一、财务报告内涵

财务报告是指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表内的确认及表外的披露。现有财务报告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有机体系,是一个向外界传递有效信息的系统。财务报告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财务报表是指基于日常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模板定期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包含于财务报告内,它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财务报表就谈不上财务报告。但是财务报表并不等于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需要的整体信息,而不仅仅是财务报表可以提供的信息。

二、财务报告发展

1.财务报告总体发展。随着会计的发展,财务报告总体演变轨迹为账簿式、单一报表式、双报表式、三报表式。早期账簿式财务报告,分为口头式与上计式。我国战国时就出现账簿式财报,而西方账簿式财报产生于12世纪。资产负债表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依据各国具体情况产生的。利润表起源于17世纪的损益证明书,前身是18至20世纪的《损益·原始资本计算书》。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财务报告已逐步定型于由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组成的两表体系。三报表模式是在两表体系基础上增添现金流量表。随着经济发展,双报表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因此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将现金流量表纳入报表体系。

2.财务报告近代发展。从1966到2008年,财务报告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革新。1966年AAA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认为单纯的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计量均是片面的,应采用双属性计量,并采用同时报告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信息的多栏式报表。1975年ASB的《公司报告》认为传统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系统均落后,需要重新定位其目标,报告应反映社会责任信息。1994年AICPA的《改进企业报告——以用户为重心》认为报告信息缺乏完整性与相关性,需增加如公司背景等系列信息;在报表中区分核心与非核心项目,采用不同计量属性。1999年IASB、2000年FASB先后提出在信息技术成熟化的环境下,网上财务报告应提供多维报告模式等。为实现国际目标趋同,2004年IASB和FASB进行联合研究,于2006年将该项目扩展到全部财务报表的列报。2008年由IASB和FASB发出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对表内的内容分类与组合方式作了改革。

3.财务报告国内发展。从财务报告的总体发展可看出在账簿式阶段,我国财务报告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致使经济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至财务报告处于停滞状态。我国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国企资产由财务部与银行共管理,企业只需编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1992年财政部编制《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1998年财政部又颁布《现金流量表》,这时现金流量表已彻底代替资产状况变动表。至此我国建立了三表体系。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规范。2014年1月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修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财务报告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我国财务报告现状。2014年1月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在总则方面,它明确了财务报表的五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明确指出准则同时适用于个别报表、合并报表、年度报表和中期报表,具体列报和编制,应遵循相关的具体准则。而旧准则,仅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提出明确要求。在基本要求方面它在持续经营部分新增三条准则,要求企业管理层对从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并披露结果。它对重要性等信息进行了修改,且明确以权责发生制编制报表,与国际列报准则一致。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它提出了多种经营企业的列示要求,应收/预付账款、应付/预收账款列报方式,及“正常营业周期”定义;在利润表方面,它对综合收益进行重述;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方面,它对列报格式进行局部调整。在附注方面,它将“企业的基本情况”提升为附注披露的第一项信息,提高了其重要性;而且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等方面进行微调;且提出了更多的披露要求。

2.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有限的表外信息。基于使用者对信息要求的提高,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缺乏完整性,以至于不能使信息使用者据此做出正确决策。企业资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其中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反映到信息上就成为更有价值的信息。可是现行财务报告中多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实物资產信息,缺乏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信息。

落后的报告方式。财务报告的作用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时所用的信息,因此信息应在决策之前提供。可是现实情况却是信息提供不及时,往往还提供滞后信息,给相关利益者做出合理决策造成不便。我国目前采用的报表报出方式为年报、中期报表,提供的信息多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反映企业的历史信息。纵观财务报告的近代发展,各国均已做出一些变革,我国在这方面还需改进。

单一的报告模式。目前财务报告模式单一,多为通用目的下的财务报告,采用统一的标准模式,这看似节省成本,实际上却是浪费社会交易成本。此类报告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即信息相关性水平较低。比如说投资者与政府的信息要求就不尽相同。采用同样的报告模式会造成信息的重叠,给双方造成损失。目前我国的报告模式需要改进。

四、我国财务报告的改进措施

1.加大信息披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结合实际,先推出暂行条例等规章,先进行理论规范,给报表编制单位以编制基础与理论依据。我国现行报告体系中仅有附注,而无辅助报表。财政部可以制定制度先行鼓励报告编制单位编制预测报告、分部报告等辅助报表。随着制度完善和市场成熟,将此鼓励政策变为常规行为,各实体均提供能满足信息需求者要求的整套报告。现有的附注内容也不够充分,应根据实际需要,增添如已发行股份的替代计量等信息。

2.改革报告方式。我国近代会计发展的起步较慢,但是我们正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各方面的硬软件在不断更新,从后台上支持会计发展。财务报告方式的改革需要互联网及其他先进技术的支撑,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已与国际接轨,完全有能力支持财务报告方式改革。现在欠缺的是人们运用这些技术变革报告方式的意识。现阶段为了满足信息的及时性,我们可以改变报告的载体模式。通过互联网,将载体从有形变为虚拟。各报告单位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国家级会计信息中心,然后各信息使用者再按需选取,每月、周或日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形成所需的“财务报告”。

3.增加报告模式。针对通用与特殊目的分别制定模板,而通用目的模板已经存在,现在需要收集信息,辨别最主要的特别目的报表使用者,据其要求编制特别报告模板。最后针对现在未辨别出的特定信息使用者编制在线自定义模板,由此类使用者自行提供所需信息类型,逐渐建立其自身的报告模式系统。最后将他们的模式系统上传到国家财务报告模式中心,由其汇总、分析、重建,出具具有统一标准化的报告模式,再次下发到各实体。各实体据实际情况修改现有模式,再将修改后的模式上传,据此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报告模式系统。

参考文献:

[1]冯海虹,冯雨.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5):51-53.

[2]葛家澍.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下)[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11):11-22.

[3]葛家澍,杜兴强.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缺陷及改进(上)[J].财会通讯,2004,(5):17-19.

[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鞠静玉.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四点建议[J].科技经济市场,2006,(1):62-64.

[6]孔德兰.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31):91-95.

[7]罗宏.财务报表的表外信息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2001,(2):17-20.

作者简介:冯丹(1990- ),女,回族,河北省承德市人,在读研究生,单位: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关于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基于会计信息需求角度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框架构建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
财务报告质量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效用探究
论财务报告质量评价
韩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引进及其应用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