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3 年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现状及趋势分析Δ

2015-01-08新疆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乌鲁木齐830002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1期
关键词:苯二氮精神药品排序

赵 敏 ,武 芳,胡 源(新疆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乌鲁木齐 830002)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以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1]。二类精神药品的主要功效为镇静、催眠、抗癫痫、抗焦虑等。近年来,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量日益增大,对此,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监测办法:使用单位须每月向上级主管单位上报使用品种、数量等信息,并要求精神专科医院制定精神药品使用控制指标,并开展对精神药品的专项点评,院长为医疗机构精神药品使用第一责任人等。由此可见,加强对二类精神药品的监管,已被列为精神专科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现对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我院”)使用二类精神药品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现状和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中2011 年1 月1 日—2013 年12 月31 日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数据,包括药品通用名、规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

1.2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方法,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DDD 值参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和药品说明书确定。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可反映用药的强度,DDDs 值越大,表明该药品的使用频度越高;DDC =该药年总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用于衡量药品在经济上被接受的程度;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 排序(A),该值反映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B/A 值接近于1 时,表明同步性较好,反之则较差。

2 结果

2.1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2011—2013 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数保持不变,均为10 种。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占总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也略有上升。2011 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为332 261 元,占当年药品销售总金额24 095 544 元的1.37%;2012 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为563 701 元,占当年药品销售总金额29 091 955 元的1.94%;2013 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为728 300 元,占当年药品销售总金额31 330 102 元的2.32%。

2.2 2011—2013 年我院各类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2011—2013 年我院使用的二类精神药品主要为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和巴比妥类药。3 年中,非苯二氮䓬类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幅较大,其销售金额占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011 年的52.6%上升至2013 年的65.1%,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3年来,巴比妥类药销售金额占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变化不大,均仅占0.1% ~0.2%,可忽略不计,见表1。

表1 2011—2013 年我院各类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Tab 1 Number of categories,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various SKP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1-2013

2.3 2011—2013 年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居前8 位的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2011—2013 年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 位的药品主要为非苯二氮䓬类,其销售金额约占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的40%,在2013 年时达到了近50%的比例,见表2。

2.4 2011—2013 年我院DDDs 排序居前8 位的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DDC、B/A

2011—2013 年DDDs 排序居前5 位的二类精神药品基本稳定,以苯二氮䓬类药为主,有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和佐匹克隆胶囊或右佐匹克隆片,3 年来阿普唑仑的DDDs 排序均居第1 位;DDC 值较大的药品多为非苯二氮䓬类药,如唑吡坦、奥沙西泮等;B/A 保持稳定,B/A >1 的药品有4 种,主要为苯二氮䓬类药,见表3。

表3 2011—2013 年我院DDDs 排序居前8 位的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DDC、B/ATab 3 DDDs,DDC and B/A of top 8 SKPDs ranked by DD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1-2013

3 讨论

3.1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现状

从各项数据可见,3 年来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数未发生变化,苯二氮䓬类药6 种、非苯二氮䓬类药3 种、巴比妥类药1种,说明目前这些品种已满足了我院作为精神专科医院的诊疗需求。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仍是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主导产品,主要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各类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有所变化,非苯二氮䓬类药的销售金额逐年递增,其占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011 年的52.6%上升至2013 年的65.1%,主要原因为这类药物的价格较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相差较大。苯二氮䓬类药仍占据DDDs 排序前4 位,其DDC 的年平均值在0.60 元左右,B/A 均<1,表明由于DDC 较低,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仍是多数患者的首选。

3.2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应用趋势的因果关系

目前,二类精神药品在精神专科医院仍为失眠、癫痫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用药,且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改善失眠、抑郁等症状的辅助用药。以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为代表,其具有选择性高、安全范围大、起效快且价格低廉等特点,目前仍是患者及非专科医师用于治疗失眠的首选。我院新型抗失眠药——非苯二氮䓬类二类精神药品有唑吡坦片、右佐匹克隆片、佐匹克隆胶囊,其销售金额排序连续3 年均居前3 位,且销售金额构成比递增趋势明显,DDDs 排序靠后,DDC 值较高,说明此类药物由于价格较高,患者接受程度还较低。

3.3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应用的合理性

苯二氮䓬类药为非选择性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效果明显但不良反应也较明显,如宿醉效应、停药反应、跌倒、共济失调、认知功能减退等[3]。长期大剂量使用苯二氮䓬类药可致成瘾性、耐药性,特别是对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患者而言,有时该药的不良反应甚至超过了其疗效,而临床科室却未对这些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4]。非苯二氮䓬类药通过选择性地与GABA-苯二氮䓬类ω1受体复合物特异性结合而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不同于苯二氮䓬类药,此类药物对睡眠结构影响很小,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反跳现象,同时其不良反应(如耐受现象、依赖性、认知损伤、戒断现象等)相对较轻,血药浓度达峰迅速,半衰期短,停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受性[5]。2012 年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6]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安全考虑,将新型苯二氮䓬类药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故此类药物的使用量在2012 年后增长趋势明显,也大大提高了我院合理使用抗失眠药的水平。

3.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4.1 治疗失眠的用药教育亟待提高:笔者发现,二类精神药品在我院主要用于改善睡眠障碍,说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已在各类人群中蔓延,由失眠可继发出现各种各样的心身症状,从而使就诊人群不断增加,也造成二类精神药品使用量的增加[7-8]。在发生失眠时,患者往往自行购买或要求医师开具苯二氮䓬类药,而对苯二氮䓬类药的不良反应了解甚少。某些非专科医师对此类药物的药动学、《指南》所倡导的诊治原则与用药也不甚了解,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为中、长效的苯二氮䓬类药,其产生的后遗效应将给失眠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2011 年,氯硝西泮的说明书在其“适应证”中已删去“失眠”,药师、医师应及时掌握临床用药资讯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

3.4.2 重视病因分析:对失眠应做到对因治疗,如继发性失眠主要为针对原患疾病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并应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应重视对精神方面的检查,使患者接受对相应疾病的治疗而非单纯的催眠治疗[9-10]。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因具有抗焦虑作用,对于合并焦虑症的失眠患者能发挥综合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潜在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时间过长、使用剂量过大等危害[11]。

3.4.3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南》中指出:理想的催眠药应具有起效快、无残留的特点[12]。因此,临床医师应注意不同药物的药动学性质,并采用必要的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手段,以减少对苯二氮䓬类药的依赖性[13]。

3.4.4 加强临床督导及考核:精神药品属国家管制药品,目前在临床应用的增长较快,故应加强对此类药物处方、医嘱的审核、监测,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控、报告管理,重视在患者、医师中的用药宣教工作,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1] 邵蓉,丁锦希.特殊药品监管法规[M]. 北京: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11:9-10.

[2] 杨颖,韩敏珍,刘红艳,等.某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273-274.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4] 路英智,王法鑫,田明萍,等.失眠症患者的述情障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3):131.

[5] 李娟,刘凌,李梦秋,等.睡眠障碍的循证治疗[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98-404.

[6] 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63-367.

[7] 彭颜晖,常涛,邓春燕,等.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505-507.

[8] 沈德蕾,张瑛,赵超,等.社区门诊处方苯二氮䓬类药物人群的横断面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7):2932-2935.

[9] 潘集阳,黄俏庭.《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D):11-13.

[10] 王建宁,李素霞.精神科门诊苯二氮䓬类药物使用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A):2140-2141.

[11] 张鹏,李雁鹏,赵忠新,等.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睡眠感知水平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3):212-216.

[12] 黄莉莉,雷飞,杜丽娜,等.国外催眠药物应用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4):258-261,277.

[13] 蒋春清,陶建青.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113-115.

猜你喜欢

苯二氮精神药品排序
作者简介
某医院门诊2018-2019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恐怖排序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节日排序
某医院门诊第二种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使用安定类药物“六项注意”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