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复杂舆论环境下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

2015-01-08张俊涛杨亮

政工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官兵舆论媒介

●张俊涛 杨亮

重视复杂舆论环境下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

●张俊涛 杨亮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官兵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官兵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我们也看到,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舆论的制造成本更低、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空前巨大,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受到复杂舆论环境潜移默化的冲击和影响。习主席指出,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因此,在新媒体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必须高度重视对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目前学界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所给出的概念,即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包括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利用媒介学习提高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现代媒体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媒介素养这一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媒介素养已经和法治素养、道德素养、科技素养一样,成为现代人基本素养的一部分,是现代人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区兴起的一门新型教育。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挪威等国家已成为终身教育,香港、台湾地区也将此纳入终身教育范畴。对于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学术界相对达成共识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培养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本质、手段以及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使人们既了解媒体,也知道如何运用媒体。

二、复杂舆论环境下加强官兵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当前,新媒体不仅是传递新闻信息的渠道,而且能够成为制造、传播和引导舆论,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应的平台,影响受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身处新媒体复杂舆论环境中的部队官兵如果缺乏媒介素质,很容易受到其中错误信息的误导,甚至导致理想信念的动摇。习主席就此曾深刻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所以,大力推进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引导其建立独立的批判精神,避免在纷繁复杂的舆论面前迷失方向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端正官兵接触新媒体的动机。新媒体由于具有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成为部队官兵经常接触和最喜爱的媒介。通过走访座谈,笔者了解到休闲娱乐、消磨时间是很多官兵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动机,有相当一部分官兵认为新媒体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相当深刻的影响;部分接受调查的官兵对媒介素养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他们虽然肯定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因此,通过加强对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掌握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丰富其媒介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其树立接触媒介的正确动机,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介资源,用好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

二是提高官兵对复杂舆论的批判能力。在新媒体平台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信息或明或暗地掺杂在舆论之中,通过论坛、博客、微信等工具四处扩散,这种渗透式的舆论有很强的蛊惑性。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隐蔽复杂的舆论环境,部队官兵往往难以判断甄别,只能“碎片”性地积累;不能进行宏观把握,只能微观认知;不能看到本质,只能停留在现象的层面。这主要是由于部队官兵缺乏对舆论的批判能力造成的。对舆论信息的批判能力是衡量官兵媒介素养的一项主要指标。作为接受舆论信息的终端,官兵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还处于自发阶段,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直觉和现有社会经验来审视媒介的信息和行为,因此他们很少表示怀疑,甚至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容易被一些错误信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思想和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误导。因此,通过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来培养官兵对复杂舆论的批判能力,不仅可以引导他们及时甄别、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舆论,而且还能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帮助官兵建立正确的舆论认知结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它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们对媒介的了解和控制程度的不平衡,导致科技主宰下传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养的缺位。专家在编解码理论中指出,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意义的理解与自我构建。那些传递到我们脑海中的意义以及隐含于其中的价值观会慢慢沉淀下来,成为我们评判事物和看待人生的标准和参照。部队官兵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构建正确的舆论认知结构,使其在接受网络舆论内容之后,从中汲取营养和有益的成分,屏蔽错误的思想观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推进官兵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目前,军队在官兵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仍较为薄弱。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军队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能力。积极开展官兵媒介素养教育,探索新形势下官兵媒介素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是新形势下提高官兵媒介素养的重要举措。

一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军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时,要从实际出发,撰写符合我军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料;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项目和研究课题,逐步创立符合我军特色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

二要注重媒介素养教育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新兴媒体使官兵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平台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官兵也成为舆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部队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保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在培养官兵形成应有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的同时使官兵养成良好的媒介自律习惯,规范自己的传播言行,努力做到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要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依托当前部队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基础和资源,以主流媒体为实践平台,使部队官兵在实践中了解媒介信息制作和传播机制,熟悉媒介信息制品的生产流程,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技巧、操作技能,培养甄别、研判舆论的能力,增强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能力。

【作者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员、训练部参谋】

猜你喜欢

官兵舆论媒介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书,最优雅的媒介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