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先进军营文化培育军人血性

2015-01-08陈佳

政工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血性军营军人

●陈佳

用先进军营文化培育军人血性

●陈佳

血性是军人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强化军人血性,既要在思想教育中引导、在训练演习中磨练、在严格管理中感染,也要在先进军营文化中培育,既要练“钢”更要练“气”。

一、当前部队用军营文化培育军人血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深入贯彻军委、总部指示要求,大力推进军营文化建设,官兵精神面貌提升,部队军心士气高涨,战斗力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军营文化建设在培育军人血性、激发官兵斗志上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代烙印不新。青年官兵思想新潮、追求新颖,虽然处于相对封闭的军营,但他们对社会上各种文化潮流从来不抗拒,不仅希望在物质生活上与军营外同步,也希望精神生活与外界“共频”。然而,一些单位军营文化建设不善于借鉴运用社会先进技术和时尚元素,跟进创新不够,主旋律仍停留在“三打三看”(打篮球、打台球、打扑克,看电影、看电视、看报纸)等老把式,内容、形式和方法陈旧落后,对官兵喜闻乐见的表现艺术、对抗性强的竞技游戏存有防备和抵触心理,抓不住官兵的兴奋点,没有走出“强制性”“大呼隆”“形式化”的怪圈,达不到育人励志、凝心聚气的效果。

二是传统底蕴不深。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秉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和志向,是官兵薪火相传、砥砺血性的精神命脉。然而,一些单位军营文化建设不注重从民族文化精华中、人民军队革命传统中、本单位艰苦奋斗历史中挖掘珍贵素材,盲目追求“高大上”,片面强调“领导满意、群众参与”,经费投入不可谓不多、文化设施不可谓不全、营区环境不可谓不美,但结果是“远看花花绿绿一片,近看钢铁疙瘩一堆”,缺少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支撑,让官兵接受熏陶、启迪的东西不多。

三是战斗气息不浓。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一些官兵逐渐忘记了战争的模样,血性元素也随之被遗漏,“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也日益淡化,直接影响了军营文化的健康发展:文艺创演缠绵悱恻的情节多了,激励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作品少了;文化活动调侃搞笑的场面多了,带领官兵激烈对抗、练胆练气的活动少了;环境氛围注重修身养性的成分多了,宣扬牺牲奉献、狭路亮剑品质的味道淡了,无法调动官兵战斗热情,迷失了“为战斗力服务”的根本方向。

四是自身特色不显。一些单位军营文化建设不从部队实际出发,跟风随大流,社会上搞什么也跟着搞什么,失去了姓“军”的特殊性,影响和制约了军营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有的做应景文章,建设一些内涵雷同、名称相似的“哨所文化”“海岛文化”“龙宫文化”,既不能准确反映单位的历史和荣誉,也得不到官兵的认可。有的不能紧贴使命任务、单位特色,打造不出本单位特有的文化传承、文化内涵、文化品牌,难以激发官兵勇于牺牲奉献、敢于拼搏担当的精神气质。

二、制约军营文化培育军人血性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和个别领导对军营文化激励士气、凝聚军心、培育血性的功能作用缺乏深刻认识。有的认为文化工作是潜绩而非显绩,军人血性也是看不见、摸不着,不愿意花时间、下功夫;有的觉得文化工作都是玩虚的,不过是写写画画、打打闹闹、唱唱跳跳,搞与不搞、多搞少搞对培育军人血性无足轻重;还有的把开展文化活动当作单纯娱乐,消磨时间,哄住战士,能把大家拢到一起不出事就行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作上的失位,相关建设、管理和保障都跟不上实际需求,使文化工作日益“边缘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二是实际效果不明显。血性不是看看书、唱唱歌就能锻炼出来的,它源于一次次肉体的折磨和心灵的领悟而升华的一种精神意志。军营文化就要发挥出战斗文化的本质属性,把抱有不同入伍动机的官兵在部队这个大熔炉淬火成敢于冲锋、敢于胜利的合格战士。但个别单位把军营文化工作作为单项业务工作来看待,与部队战备、训练、教育、管理等工作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没有结合融合实际任务去做,在军事实践中熏陶、催生军人血性。个别文化工作者自身能力素质不足,安排活动随意性大、计划性差,暂时性大、长远性差,难以通过系统性、持久性的工作形成激发官兵动力的强烈效应。

三是阵地意识不牢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文化从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对军营文化产生强大冲击,尤其是酒绿灯红的餐饮网络文化、色彩斑斓的音像影视文化、诱人快捷的网络通信文化,严重影响侵蚀着军营文化阵地,一些官兵产生“跟着感觉走”“潇洒活一生”的错误思潮,滋生了对军营文化的抵触情绪,冲击着官兵的理想信念和血性胆魄。同时,军营文化建设也呈现出不自信、妄自菲薄、过多迎合社会大众口味等现象,一些军事题材文艺作品的脂粉气掩盖了硝烟味;一些本该由部队倡导挖掘的战争文化,却落在了地方后面,军营文化没有守住自己的阵地,没有突出主旋律。

三、运用军营文化培育军人血性的思路举措

先进军营文化,不仅是军人血性的“催生婆”和“助力器”,也是培育军人血性的土壤和载体。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励志、凝神聚力功能作用,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融入血脉成为自觉,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红色文化培育忠诚无畏的底气。血性萌发于灵魂,源自于思想。培育军人血性,必须紧紧扭住忠诚于党这个根本,将蕴含我党我军优秀品质的红色文化外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军营景观和文化符号,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启迪。要发挥驻地资源优势,组织参观军史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元素步入心灵、引入脑海;要建好用好军史馆、荣誉室,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要广泛开展“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活动,教育官兵铭记历史,铸牢军魂,坚定信念,自觉做到始终信党、爱党、跟党走。

二是用战斗文化培育逢敌亮剑的虎气。战斗文化催生战斗精神。军队作为执行战斗使命的武装集团,必须构建以尚武、习武、精武为主要内容的战斗文化,培树官兵闻战则喜、有我无敌的血性。要积极借鉴运用外军有益经验和成果,为我所用;要在训练场和营区主干道设置体现战斗精神、英模人物风采的橱窗、灯箱、标语等,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动员、宣誓等活动,让战备元素随处可见,战斗场景触手可及;要广泛开展竞技对抗活动,突出对抗性和挑战性、整体性和全员性,让官兵在“血腥”中练就胆识,在“伤亡”中学会振奋,牢固树立“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三是用传统文化培育英勇顽强的锐气。习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武德文化,开展“学经典武德故事、话传统武德文化”活动,使“精忠报国”等传统武德文化根植于官兵心中;要搞好时代精神文化渗透,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抢险救灾精神等融入部队,引导官兵知难而上、永不言弃;要持续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一主流文化精神,源源不断地灌注凝聚军心、鼓舞斗志的强大动力。

四是用特色文化培育舍我其谁的豪气。每个特色文化都是一个响亮的战斗宣言,是培养军人血性的动力源泉。要打造历史亮点,注重从本单位历史脉络中把握部队发展轨迹,梳理辉煌历程和建设经验,总结独具特色的“军魂”,使官兵在崇尚荣誉、珍惜荣誉中涤荡心灵、激发斗志。要结合驻地环境,利用部队地处城市山区、高山海岛的实际,联系驻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的特点,吸纳当地民族文化传承,形成符合地域特色、渲染独特精神品质的文化内涵,激发官兵镇守一方的壮志豪情。要融入使命任务,根据部队所辖地域职能、所配装备性能、所在兵员构成,着眼形势所需、任务所指,提炼升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精神气概,促使官兵“首战用我、全程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情生发。

【作者系92962部队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血性军营军人
军营里的奥运会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军人就该这个样
血性中国兵
军营游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血性中国兵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