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中医思维』解决基层矛盾问题

2015-01-08张涛

政工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施策矛盾基层

●张涛

善用『中医思维』解决基层矛盾问题

●张涛

基层作为军队的基础,矛盾问题与建设发展相伴而生,不可回避。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应辩证对待,积极运用“中医思维”把脉、开方、下药,综合施策治病疗伤,确保在解决矛盾、破解难题中推动基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一、用相生相克的系统思维全面诊治,防止“多处病源,一处开刀”。基层单位虽小,但“五脏”俱全,党委与部队、机关与营连、干部与战士同处一体,相互依存。基层矛盾问题的出现,病源绝非一处,如在一处化疗开刀,看似杀死“癌细胞”,不想其他部位隐患疾病已是生发隐藏。就如基层违规使用智能手机问题,看似部队管理不严,但仔细追问,基层信息化建设滞后、官兵信息沟通需求得不到满足、成才需求和娱乐需求受到挤压都是重要原因,发生问题却一味追责到基层官兵,难免有失公平正义。久而久之,官兵对部队认同感和归宿感下降,一些单位战士留队、士官担任班长的意愿率下降与此有一定关系。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应注重运用系统思维,不能光从单个角度看待问题,不能单个部门调查分析问题,不能光从少数部门责权利出发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应加强顶层工作,扩大研究决策群体范围,考虑各方立场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全面找准症结,对症综合施策,推动基层矛盾问题有效解决,不断聚焦打赢,真正担起能打胜仗之责。

二、用治于未然的前瞻思维及早预防,防止“小患等成大病”。基层任何矛盾问题的出现,不会无中生有,都有根源、有苗头,就像大患大病都起于小患小病,病因藏于平时坏习之中。治病于未然最奏效、成本最低。就如基层失泄密、上网被勾联等违纪违法问题,都起于保密法规学习不到位、警示教育不入心;一些单位发生酗酒亡人事故,首先起因于管理者缺少耐心教育、细致防范上的失责。如果一个单位没有前瞻预防的意识,总是等到头痛去医头,等到脚痛就医脚,解决基层矛盾问题难免时时处处被动。基层身处军队建设末端,矛盾问题日日新、年年变,必须加强工作前瞻性,切忌等上级指示、看领导眼色行事,要以忧患之心、担当之勇、集群之力超前抓落实,既从纠治思想松懈、纪律松弛、作风松散入手,严在起步、严在平时,又应注重思想转化、教育感化、制度固化的工作,切实把矛盾问题解决在苗头隐患阶段,解决在激化、出事之前。

三、用顺时应季的循道思维依法施策,防止“粗暴开方,越治越重”。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道法自然才能向前发展,基层建设同样如此。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应少用“西医”思维,多用“中医”疗法,切忌哪痛就下药治哪,看似痛处暂时缓解遏制,但留下隐患更深更重。如一些单位过泛过重使用处罚措施处理战士违纪问题,不是先按客观规律分析起因、有效疏通,而是一出手就是留用察看、扣工资,不问与法治精神契不契合、量纪合不合适、程序合不合规,不给违纪者容错改过机会,挤压基层干部教育转化空间,粗暴任性堵塞问题,看是战士听话了、服从管理了,但积极性创造性下降了,与战斗力直接挂钩的军人血性、团队凝聚力等都会造成不小损伤。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应坚持党委、机关、营连各司其责,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基层权益,减少层层加码、层层施压,多留空间让基层自建、自管,上下协同依规遵章处理,确保依法有效解决矛盾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健康向上发展。

【作者系南海舰队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施策矛盾基层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基层在线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精准施策 尽锐出战 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立足市情支实招 精准施策促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