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发展特点及启示
2015-01-08宋芳妮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宋芳妮(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国际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发展特点及启示
宋芳妮(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过去10年,全球遥感卫星市场蓬勃发展,已有30个国家发射了164颗遥感卫星。未来10年,国际遥感卫星市场将加速发展。据欧洲咨询公司预测,全球将发射约360颗遥感卫星,超出过去10年遥感卫星发射总数的两倍。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和商业公司计划发展遥感卫星系统,42个国家将在2022年前发射首颗遥感卫星。由于技术水平等限制,部分新兴国家将借力国外,这为国际遥感卫星出口创造了很好的市场机遇。同时,欧美等系统供应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创新服务模式,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也紧随其后,可以预见,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2011年5月,我国与委内瑞拉签署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出口合同,实现了我国小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目前,我国遥感卫星整星出口事业正处在爬坡上坎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我们加强对国际卫星遥感行业形势、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的研究,制定出更有针对性、更加合理的市场开发策略。
1 国际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发展特点
政府对市场开拓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对全球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政策是遥感卫星出口市场的风向标。遥感卫星具有天然的军事敏感性,其出口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目前各国对待遥感卫星及其数据的政策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出于技术保密和国家安全的考虑,禁止遥感卫星整星出口,但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极力推进本国遥感卫星数据的全球商业化。相比之下,欧盟国家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目前允许出口1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包括光学载荷和合成孔径雷达。第二,政府是遥感卫星的首要用户和最大用户。由于遥感卫星特殊的军事用途,各国遥感卫星计划都优先满足政府军用需求,商用遥感数据的最大用户也往往是政府用户。例如,2010年政府用户占全球商业遥感数据的82%,其中国防和安全领域占比62%,20%的数据则用于政府民用。此外,据调研,目前全世界在轨和在研1m以上分辨率的遥感卫星中,85%以上用于国防安全领域。用户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卫星遥感系统的快速发展,即便是第一代遥感卫星系统,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希望能跟上国际潮流,实现精细化观测和定量化应用,因此,在载荷类型、空间分辨率及卫星敏捷性等方面都对国际供应商提出了较高要求。
除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外,很多国家都提出了进口红外相机甚至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的需求。实际上,在即将签署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2系统出口合同中,该卫星除了高分辨率光学相机外,还将配置一台30m分辨率的红外相机,以满足用户观测高温目标的需求。据调研,2007年全球国防用户使用商业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的比例仅为6%(其余94%为光学数据),到2009年就猛增为15%。现在看来,国际市场显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购买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在开发国际遥感卫星市场的过程中,已有用户向我国提出了进口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需求。事实上,国际上已出现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出口的案例,而且是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2008年11月,阿斯特留姆公司与西班牙签约出口一颗名为Paz的1m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这颗卫星将采用与“X频段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X)和“X频段陆地合成孔雷达附加数字高程测量”(TanDEM-X)卫星相同的平台,将于2014年发射。在2011年11月,日本与越南签署协议,将向越南出口两颗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而最高分辨率将优于1m,这一协议无疑将对国际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出口市场推波助澜。
国际用户对卫星空间分辨率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纵观国际遥感卫星整星出口案例,自2008年以来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基本都在1~2m左右,个别甚至优于1m。
用户关注应用效益和能力提升
虽然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拥有自主遥感卫星,但很多国家都有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及应用的经验。在我国进行国际市场开发时,很多用户已经意识到卫星数据应用效益的重要性,如泰国用户就从遥感卫星数据的行业应用效益出发,希望供应商据此反推提出卫星载荷相关指标。
大多数国际用户进口的是本国第一个遥感卫星系统,技术和经验相对欠缺,因此包括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安装等在内的交钥匙工程受到青睐。另外,为提高自身对地观测能力,国际用户更重视技术转移,星地一体化的遥感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加技术培训的“一揽子”服务模式受到普遍欢迎,阿斯特留姆公司出口的几乎所有遥感卫星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供应商不断整合和扩大业务
过去10年,全球共有38家公司承担了遥感卫星的研制任务,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竞争激烈。其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鲍尔航天公司、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轨道科学公司等6家机构制造的卫星占全球总数的64%。就订单总量来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居于首位,约占全球总量的20%,其中绝大部分是为国内用户研制。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紧随其后,约占12%,自2000年以来,该公司已出口了约20颗遥感卫星,是全球遥感卫星出口市场的翘楚。
全球各主要卫星制造商不断调整产品策略,在遥感产业链内纵向延伸产品和服务,不仅制造遥感卫星,也逐渐涉足卫星运营、地面应用和增值服务等环节。如加拿大麦德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遥感卫星和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站的制造商,其遥感数据地面卫星接收站占全世界的一半多。1999年,该公司开始运营雷达卫星-1(RadarSat-1),2008年开始运营雷达卫星-2,同时,麦德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国际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部(GSI),向用户提供实时路线图、违法捕鱼和石油倾销的追踪、机场灾难成图、市区用地分级、海油储量探测、海陆安全监测、湿地制图、自然资源监测和管理等应用服务。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通过并购专业公司,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全面,包括光学及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制造、卫星地面站建设、卫星运营、增值服务,以及遥感数据在农业、石油、国土、减灾行业应用系统等。意大利Telespazio卫星制造商设立了E-GEOS公司,运营“地中海盆地观测小卫星星座”(COSMO-SkyMed)。美国卫星制造商鲍尔航天公司也投资原来的数字地球公司,开展遥感卫星运营业务,同时还获得了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运营权。
2 对我国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开发的几点启示
系统开展市场研究,有针对性开发市场
近年来,国际卫星遥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欧洲自2000年左右就开展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全球销售遥感卫星数据则更早。我国国际卫星遥感市场开发相对较晚,2012年发射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尤其需要清晰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策略指引。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别、不同层次、不同应用领域、不同用户的需求,持续地、全面系统地开展市场研究,全面关注和把握各国相关法律、政策、技术、市场及国际先进同业竞争态势,通过差异化市场开发策略,更有针对性地推介相对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创新经营模式,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壮大
与美欧等航天强国相比,我国卫星应用产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呈现天“大”地“小”的现状特点。据推算,我国卫星研制业务与卫星应用业务的比值大概在1∶3,而发达国家则为1∶9。在卫星遥感领域,国际知名供应商通过向产业链内其他环节延伸业务,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盈利点。我国航天企业产品主要覆盖遥感产业链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接收站和卫星运营,在行业应用系统环节产品较少。而在航天企业外部,近年来发展起一大批卫星遥感技术创新型公司,尤其是从事行业应用系统开发的公司居多。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营模式,尝试互补性收购,尤其注重收购面向大型企业应用和公众服务的产品,迅速实现做大整个产业链条;同时,注重提高产品包装和系统集成能力,迅速打开和占领国际遥感应用市场。
创新业务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务
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政府用户来说,星地一体化系统加技术培训的“一揽子”服务模式是最佳选择。然而,对于那些资金相对匮乏的国际用户来说,“一揽子”服务模式资金大、周期长,不是短期内提高本国卫星遥感能力的最有效方式。由于数据生产及应用服务业是整个卫星遥感产业链的“重头戏”,而很多国家都具有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和应用的经验。因此,针对用户特定的需求,先从数据服务和行业应用系统做起,分阶段过渡到星地一体化系统,这种“以地带天”的模式,更适合资金匮乏和市场信任度较低的用户。而以色列国际卫星影像公司推出的“卫星运作伙伴”(SOP)服务,则是一种更新颖的业务模式。未来,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探索更多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国际用户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我国长远立足国际市场的头等大事。然而,我国遥感卫星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例如卫星成像质量还有待提高。这需要在卫星设计阶段就重视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和应用,使卫星制造方、相机制造方和地面应用方协同提升,在卫星稳定性、相机自身波段配准精度、实验室仿真模拟手段、实验室及在轨定标等方面深入研究,联动工作。
逐步放宽政策,创造宽松环境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遥感及应用肩负着带动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重大使命,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统筹考虑国家战略布局和整体外交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航天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遥感卫星出口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随着当前国际卫星遥感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我国对遥感卫星相关的技术、设备和数据出口政策已不适应当前产业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建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在满足国家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本着“时间差和技术换代”的原则,逐步放宽卫星平台、载荷种类、分辨率、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政策,为航天卫星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使我国卫星遥感产品能够与全球先进产品在同一个技术层面上竞争。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l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Ex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