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北约关系变化的实质
2015-01-07杨沅霖
杨沅霖
摘 要:法国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复杂。1949年法国为维护自身安全作为最早的成员国进入北约,十几年后戴高乐为维护外交自主权、捍卫国家主权独立,退出了北约。从二战至今的历史发展轨迹中,我们分析法国与北约关系的变化及法国战略的调整,可以得出其演变的实质。
关键词:法国;北约;法美关系;戴高乐主义;法国战略调整
1 法國与北约关系演变的主要阶段
1.1 二战后初期——参与北约建立,与北约合作密切
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欧洲整体实力被削弱,百废待兴。苏联的力量超过了西欧,并从战后即开始向西扩张。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也为了抑制苏联的野心,1949年4月4日,在英美的倡议下,包括英、美、法、荷、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正式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确立了“集体防御”原则。
在此时的国际格局中,美国与苏联的对抗需要欧洲的支持,而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也需要美国的帮助,双方互利共赢,形成十分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北约在这个时期的法国部署有多处军事基地和战略港口,这时的法国与北约合作十分密切。
1.2 戴高乐时期——与北约军事组织决裂
至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时期,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的法国虽然相比刚刚结束二战时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法国的外交和政治仍受美国左右,而美国控制法国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北约。这使民族意识强烈的戴高乐难以接受,他坚定捍卫法国主权独立,力图重新树立法国大国地位。在1958年戴高乐提议在大西洋联盟中建立一个以英美法三国为主导的理事会被拒绝后,1966年7月1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3 萨科齐政府时期——与北约军事关系回暖
2007年5月,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其上任后随即对外交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并着手改善法美关系。2008年8月萨科奇在新版的《法国国防与安全学说白皮书》中就正式提出了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设想。通过这里也可以看到戴高乐主义在法国深入人心,萨科齐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法国国家和民族利益,且没有放弃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关键的领导权。
2 法国与北约关系演变的主要背景与动因
2.1 法国撤离北约主要动因
2.1.1 政治原因
首先,进入60年代中期,苏联东欧已经不对西欧造成直接武力威胁,苏联将战场在欧洲展开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而60年代的法国已经拥有了核军备,并且这种军备的性质可以使之置身于北约军事一体化之外。
其次,这时的美国开始卷入世界各地区的冲突且有扩大之势,最典型的当属越南。通过北约,欧洲各国也很容易会被卷入这些地区冲突并难以抽身。
最后,法国要求从北约撤出也是为自己寻找最佳方位。法国积极与东方集团各个国家缓和关系,但法国所做的这些立足点却在西方。法国想要获得大国地位首先是要看能否单独地平等地与苏联对话,而想要单独平等地对话必须争取对美国的独立。
2.1.2 戴高乐主义
说起现当代法国的外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戴高乐主义。什么是戴高乐主义,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勃雷认为,戴高乐主义就是一种法兰西民族主义,其本质“蕴含着一种法兰西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保障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维护理性权威的意志,并在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坚持法兰西民族的独立和统一”。
我们说人民创造历史,拿破仑曾在欧洲历史上创造了“拿破仑时代”,其强大的号召力和伟大的功绩离不开法兰西民族精神这顶强力后盾。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七次直至拿破仑彻底溃败之时,法兰西人民却依然没有被打倒,可见这种民族精神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拿破仑的称霸的雄心和地位是人民选择的,戴高乐同样也是。战争所带来的屈辱极大地刺激了法兰西人民,以恢复大国地位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成为法国社会一种普遍情感。戴高乐主义正是这样一种民族情感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
2.2 法国重返北约主要动因
第一,重返北约符合法国本国的利益。要知道萨科齐政府重返北约并不代表戴高乐主义的终结,反而是对戴高乐主义的另一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因其核心都是为维护法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法国正在努力使自身更适应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也为了更好地在冷战后还正在发展变化当中的国际体系中作出战略调整,通过合作而不是对抗来获得国家利益。
第二,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一种战略的调整。改善同美国关系,有助于共同协调摆脱困境,并有效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
第三,重返北约是民心所向。法国的民众对法国全面重返北约也采取较为支持的态度,这可以从对于历任总统缓和与北约关系的做法的民意调查中得出。民众普遍认为在涉及主权问题时法国仍可以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法国一直以来的做法也使民众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因而民意调查也显示有大多数的法国民众支持重返北约这一做法。
注释
[1]节选自2009年3月11日萨科奇在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21世纪的法国、欧洲防务和北约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
[2]出自1966年3月11日法国外交部向北约十四个成员国政府发出的内容相同的照会,照会全面阐述了法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
[3]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载《世界历史》,2003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陈乐民. 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23-239.
[2]陈会颖. 外交的文化阐释(法国卷)[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179-183,204-210.
[3]吴国庆. 战后法国政治史(第二版)1945-2002[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183-195.
[4]保尔-玛丽·德拉戈尔斯. 戴高乐传(下册)[M]. 商务印书馆,2006(1):1358-1396.
[5]周荣耀. 戴高乐主义论[J]. 世界历史,2003,(6).
[6]高华. 法国为何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J]. 和平与发展,2009,(5):56-60.
[7]易小明. 法国再提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问题辨析[J]. 现代国际关系,2008,(7):43-47.
[8]何强,赵海莲. 戴高乐主义与萨科齐的外交政策[J]. 社会科学学科研究-政治学研究,2010,(中):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