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亭集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

2015-01-07孙晓曦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兰亭集序中国文化

孙晓曦

摘 要:《兰亭集序》是中国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其间包含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因素,在汉英翻译中尤其值得注意。本文通过探讨《兰亭集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分析出汉英翻译中文化翻译的处理技巧。在不违背原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再现原文的文化意蕴,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兰亭集序》;中国文化;文化负载词;融合

1 引言

每个名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都是名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改名族文化最直接的反应。 “这些词汇中,,我们把能够反映特定名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名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词汇称之为文化负载词汇,它包括词、词组和习语。”(廖七一,2006:232)中华名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汉语反应了大量具有名族文化特色的词汇。

2 《兰亭集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

在《兰亭集序》中,文化负载词汇很多,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文化。下面通过分析《兰亭集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2.1 原文(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这句话中,“永和九年”、“葵丑”、“暮春”“修禊”就是四个典型的文化负载词。

2.1.1 “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按照王羲之生活的年代,“永和”是当时执政的皇帝晋穆帝(345年-356年)的年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封建王朝的几年方法基本上人人熟知,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英语读者而言,虽然也有过很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但是没有采用中国的这种纪年方式,通过查找资料得知确切时间是公元353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如果采用简单的英译和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就是: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D353), and also the year of Kuichou.” 这样对于一个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来说,可能只会是一头雾水。因此采用意译和加注的处理方法会更好:In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D353), also the year of Kuichou, a way of counting Chinese lunar calendar, which was invented in ancient china and is still in use today. 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外国读者明白这里要表达的西元纪年时间,同时又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点。

2.1.2 “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中国农历的三月。因此,在翻译时,不能音译为Muchun, 也不能直译为late spring, 而应该在后面加注为In the beginning of late spring, the Chinese lunar month of March.这样更具体准确。

2.1.3 “修禊”是一种古代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晋后定位三月三日),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象征性的活动,更多的是以踏青出游为目的。从兰亭修禊来看,祭祀只是一种名义上的缘由,文人学士和社会名流们在这里聚集其实是为了举办诗会。这一习俗在当代已不常见,因此也不为外国人熟知。如果直接音译为Xiuqi, 会让英文读者摸不着头脑,如果再加注的话,会使用大量的注解。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个词的文化,类似于西方基督教中洗礼的一种形式,都有“用水洗濯”和“祛除不详”的意思。因此在这里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wash away evil spirits来说明原文的风俗,减少歧义。

2.2 原文(2)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句话中,“丝竹管弦”和“觞”也是典型的文化负载词。

2.2.1 “丝竹管弦”中的丝指的是弦乐器;竹指的是管乐器,都可以称为乐器。这些乐器与西方人熟知的乐器是不同的,在翻译的时候,采用对等翻譯加上引申义的处理,翻译成:Although no music is provided by the string and wood-wind instruments,简单易懂。

2.2.2 “觞”是一种中国古代的酒器,直接翻译时是找不到对等词的。因为中国的这种酒器只有中国古代才有的,与西方的完全不同。英语中有一个相对对等的词“cup”,但是却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因此,在这里用“spirit cup”,既能消除一部分歧义,又能保住中国文化的内涵,做到相对的对等。

2.3 原文(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求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句话中的“契”也是文化负载词

2.3.1 “契”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信物,本义为刻,引申为指符契。在符契上刻字,一剖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这里如果直译的话,还需要加上大量的注解说明,会造成译文复杂冗长。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考虑作者所要表达真实意思,即原因的一致性,笔者将整句话翻译为“When I read their works and see that they were moved exactly as ourselves. I felt the same way and was overcome by its pathos.”

3 小结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一大障碍,因为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内容,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中体现了文化的内涵,文化又通过语言体现出来,文化负载词就是最好的体现。在《兰亭集序》中,文化负载词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翻译时,我们必须了解不同名族和文化的内涵,仔细分析这些词所体现的隐含意思,在不违背原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再现原文的文化底蕴,求同存异,避免使用引起文化冲突的词汇,既不失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国文化,又能照顾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和融合。

参考文献

[1]王辰晖. 英汉对比研究视角下《兰亭集序》翻译分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26卷第6期

[2]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彭翠. 从兰亭集序的英译看传统文化的翻译. 科教文汇,2012.02(中旬刊)

[5]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6]闵爽. 兰亭集序解读. 语文讲堂,2004(6)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兰亭集序中国文化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ТРИ ШЕДЕВРа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探析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