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2015-01-07王立艳
王立艳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
关键词:问题意识;学习方式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犹太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几乎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理念赋予课堂教学全新的内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需求,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曾经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 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实质是儿童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或转换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智力素质的发展,实际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做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形成认知结构,其中的核心就是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和问题提出,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相比而言,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教学中,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实质上是反映了教学中谁是活动主体的这一根本问题,在素质教育要求下,我们认为,应更重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从而发展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关键。”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一个人能否综合运用知识以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体现,而提出一个问题则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重要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而发展學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才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1 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不敢提问,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那也不尽然。学生天性好奇,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可就是不敢提出来。如果长此以往,课堂上就再也见不到学生的提问了。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发问。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研究、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注意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合作、交流、竞争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教师要通过自己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动作和表情传递给学生尊重与信任、宽松与鼓励的情感信息,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发表意见,发现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第三,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要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的提问以微笑、注视和评价,在教育学生养成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允许他们自由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提倡讨论、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与教师、学生沟通信息。
第四,让学生转换角色,自觉提出问题。有时,教师让学生自由提问,可是怎么动员,效果总是不佳。这并不是学生不愿提问,而是没有进入提问的角色,不知道怎样提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2)谁是老师的知音,知道老师提的问题是什么?(3)比一比,谁的问题又多又好?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带着帮助老师教学的心理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第九册的《列综合算式解答问题》一课时,教师先出示图例:苹果每千克4元,卖了5千克;梨每千克3元,卖了5千克。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苹果卖了多少元钱?梨卖了多少元钱?水果一共卖了多少元钱?苹果比梨多卖了多少元钱?等等,这样较好地实现了教师的设计意图,也使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得到了加强。
2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善于提问
教师要根据数学思维的问题性这一特点,抓住学生认知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矛盾,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思维活动,在思想上产生疑问,从而发展提问能力。
1、创设有利于知识建构的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常常是前一个知识是后一个知识的基础,后一个知识是前一个知识的发展,就像环环紧扣的链条。学生学习数学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利用学生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原来的知识结构中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经过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创设学生认知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往往会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引起积极的思维,产生疑问。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冲突的焦点,设计认知矛盾问题情境,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使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问题。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先举4个例子:93、23、144、72。让学生尝试判断这些数字中谁能被3整除。学生根据旧知识判断出93、23能被3整除。然后教师让学生把每一个数字都除以3,再判断一次,并互相交流。学生在解答和交流后,马上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为什么今天我们用旧的办法却判断错了,该怎么判断呢?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要学习的知识结构产生了矛盾,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发现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3、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学生只有当他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时,才想学、爱学,才能使他们乐学、会学;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得不到培养。因此,教师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寄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
例如:在教学第九册的《应用题》时,书本中的例题是:“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服装厂做衣服的事情对学生来说不熟悉,绝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事件不感兴趣,于是教师就联系学生们即将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举了学生平时熟悉、兴趣的事例——购物,让他们自己购物,并在购物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师采用以下的情景导入: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位同学只能带两瓶矿泉水和另一种自己爱吃的东西。小明拿十元钱,买了两瓶矿泉水,每瓶2元,剩下的钱买了巧克力,每块巧克力2元,大家猜猜小明买了几块巧克力?让学生列式并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然后教师也让大家像小明那样用10元钱去购物,(出示各种物品的价格图)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并提出问题,然后交换计划,帮对方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比较和总结。
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对数学知识,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时,教师一般是采用先复习,后做练习,最后总结的整理和复习的方法。而我在整理和复习之前,创设了一个登山的情景:我先用电脑显示出路线图及路牌。师:登上一座山的山顶可以走三条路,而这三条路前有三块路牌给了我们提示,第一块路牌的提示是:山路有800米,平路比山路的2倍多200米;第二块路牌的提示是:山路有1700米,是平路的2倍;第三块路牌的提示是:平路有1200米,山路比平路多250米。现在我们要上山了,你会考虑什么问题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生:要考虑哪条路最短。生:要考虑安全不安全。生:要想想走哪条路最快。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如果想要选择不同的路,先要怎么办呢?生:要先算一算。然后我就请学生自己带着准备选择哪条路这个问题来计算一下。
这样的教学比起生硬的复习——练习——总结的传统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计算,不仅让学生重温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几种解题方法,也渗透了三步解答的应用题,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解答比课本稍难点的问题。一个情景,既让学生复习了原有知识,又拓宽了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根本没有感觉到这是在做应用题,而是在对生活问题作出自己的选择。这样他们对解题有很大的兴趣,并且对解答出来的结果自己进行分析,作出选择。老师对学生不同的意见都给予高度肯定,并且鼓励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和自身实际来考虑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就更加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根本不遥远。学生的这种体会要比老师说上几十次学习数学很重要更有效果。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例子;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5、创设富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情境。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些富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
6、要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只有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才会产生问题。能够提问的学生,更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机会,不仅让学生能够解答课堂中的问题,更要自己提出问题,积极思考。
总之,在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问,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发展。只有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形成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才能使数学成为学生手中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才能使学生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史根东主编《主题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3、刘品一主编《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