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的几点认识
2015-01-07潘庆九
潘庆九
摘 要: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让十八大理论成果进课堂是高校概论课堂当前的一项最重要政治任务,基于当前概论课堂在贯彻十八大新思想的现状分析,尝试把十八大精神与概论课教材相结合,推进十八大精神进课堂
关键字:十八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Abstract: In Colleges Maoism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education abou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or students, let the eighteen spirit achievements into the classroo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task in Politics,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eighteen class , To integrate Eighteen spiritinto basic medical lessons, promote eighteen spirit into the classroom
Keywords: 18th Party Congress integrat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如何做好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工作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文化领域的重大课题。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一门主要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重要历史责任,如何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论课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十八大理论成果进课堂是高校概论课课堂教学的一项最重要政治任务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这一伟大事业的成功与否,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十八大精神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何把这些最新理论成果在广大学生中普及?高校概论课开设的缘起就担负着这一重要任务 ,无疑是做好宣传工作的最重要渠道。
2 当前概论课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不能主动从宏观角度来把握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后,概论课新教材修订工作也随之开始,如今新修订的概论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相对于旧教材,2013版教材整体字数减少,体系有了大的改动,章节顺序进行了相关调整,这些变化都渗透着十八大传递出的新精神,紧跟时代脉搏。但是从当前概论课课堂理论讲授的情况来看,很多课堂出现了“零散式”教学形式,因为根据教材编排模式,新教材对十八大精神的渗透不是以一个整体形式出现的,而是分散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每一个章节,只有对旧教材内容非常熟悉的教师才能够容易的得知哪些知识是新增加的,哪些是十八大的新精神。“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自己若不知道就谈不上贯彻了。其次,学生难以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缺乏接受新思想的主动性。
3 把十八大精神与概论课教材相结合,推进十八大精神进课堂
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论》课课堂教学过程,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掌握正确方法,调动教师积极性。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首先,把十八大报告与《概论》课课程结合起来。《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课程的绝大多数章节,都是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内容,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内容的浓缩版本。其次,把十八大新提法融入具体教学中。要把十八大报告中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法制中国、文化强国、祖国统一等相关内容融入到《概论》课的教学中。
第二、突出重点内容。 首先,要从宏观出发理解精神实质。虽然教材的章节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编排,增加了很多具体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编排是按照教材编写的逻辑方式来安排的,是以零散的方式穿插于教材之中的。其次,要把握原著的精神要旨。教师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别人给出的简单解释上,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这样才能提升理论深度,让课堂充满理论魅力,增强课堂感染力,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再次,要抓住十八大精神的重点内容。要以十八大精神统摄现行教材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概论》课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首先,培养问题意识。《概论》课程专科学生大一时开设、本科学生大二开设。从开课时间看,正处于高中与大学角色转变时期。很多学生没能及时适应这种转变,进入大学还像在高中时代被动等待老师给答案,不会主动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其次,灌输教学法与渗透教学法相结合。对于十八大精神,事關党和国家发展的宏观蓝图,青年学子头脑中难以规划、设计。再次,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这种创新,固然表现在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等。
第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首先,教师是《概论》课教学的主导,教师要发挥在教学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一些学生崇尚“60分万岁,61分浪费”,自己也对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其次,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作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作风。再次,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更是师德形象上的示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交流,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概论》课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信念形象、师德形象,发挥对学生的直接感召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建议》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13]26号)
[2]陈占安. 大力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2
[3覃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途径探索[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薄明华. “概论”课教学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若干思考[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