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5-01-07陈冲羚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互动关系高等职业教育

陈冲羚

摘 要:高职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吸收的关系。正是技能型人才这一因素将新型城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联系起来。高职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伴相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职教育则是新型城镇化的助推器,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关系

1 新型城镇化与高职教育相伴相生,协同发展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工业化的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转移以及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而高职教育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前提和保障之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与高职教育发展成正比。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越高,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进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同样,高职教育的高效发展也能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以下是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巴音学院)近四年的学生及就业情况:

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巴音学院近四年的就业率也呈上升趋势;2011年是91.15%,2012年是97.01%,2013年是97.04%,2014年是98.69%。以上两组统计数据显示,巴州近五年来高职生人数逐年增加,且毕业生就业率也成上升趋势,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和逐年上升的就业率,充分说明高技能人才在巴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高职教育能够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技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稳步增长,又会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对高职教育的质量与规模提出更高要求,推动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2 巴州新型城镇化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

(一) 巴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展高职教育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首先要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巴州农村人口市民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城市学习,如进入巴州的几所大中专学校就读学习,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最后在城市定居下来。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通俗地讲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市民化。这部分农民,他们大多是小学文化,甚至更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进入城市以后因为受知识技能的限制,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如:建筑、餐饮服务、家政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相对城市居民来说工资收入偏低,消费水平也较低。要解決这部分农民工的问题,关键要靠职业技能培训。

(二)巴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要求发展高职教育

巴州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此过程中,工业和服务业将取代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在巴州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三产业生产中的机器设备、管理、生产技术等各方面都要求生产者具备更高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这就对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主要来源的农民,面对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劳动力提出更高要求的现状,要实现顺利就业,特别是高薪就业就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胜出。

(三)巴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发展高职教育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它还包含城市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文明程度的进步,市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精神层面的建设。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完成空间转换的过程,还包括文化修养、城市观念、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思维意识的确立等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隐形的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市民要转变传统、封闭、保守的生活观念,转化为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现代生活观念。职业培训能够帮助新市民完成这一转变。

3 高职教育对巴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分析

(一) 高职教育将促进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新型城镇化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更多要求,不仅要求劳动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劳动者要有创新意识,要有符合市场经济的就业观念。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他们的高薪就业,将改变人们过去对低收入蓝领工人地位低的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劳动者地位的高低是由收入的高低决定的。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量大增。这就要求已经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和将要从事体力劳动的潜在劳动者都要转变陈旧观念,重新认识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树立信心。

(二)高职教育将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的又一动力所在。现在各地方政府都把解决少数民族待业人员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抓。主要途径就是进行职业培训。巴音学院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接受三百人左右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对他们进行语言、技能培训,经过培训,这些少数民族劳动者都顺利就业。与此同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择优扶持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农牧业等优势特色专业。高职教育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实现工业化、农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巴州未来发展的目标。巴州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创造大量新的岗位、职业,这些岗位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迫使劳动者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因此,巴州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巴音学院作为职业教育主体之一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4.

[2] 魏俊桃.职业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_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屈仁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4(03):13-15.

[4] 王振洪.发挥综合性高职院校优势 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09):47-49.

[5] 付红丹.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D].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6] 梁绿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1.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高等职业教育
金融工程与货币政策效率互动关系研究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