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1-07王岭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课堂教学

王岭

摘 要:历史作为连接现代与过去的桥梁,作为一门通古至今的课程,一直以来是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認可。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历史这门传统的学科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历史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这是历史教师经常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本文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试图分析历史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和原因,从中提出四点解决对策。

关键字: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贴近生活;解决对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史知识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学习历史不但有助于在错综复杂的事件背后分析历史原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开拓自己的眼界。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学习历史对于提高认识,指导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能割断历史”。历史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才能学习好历史,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取得良好的高考分数。笔者根据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五点解决的对策。

1 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学生不重视。长期以来,历史一直以来在教学中的地位低于语文、数学和英语,被大家公认为是“副科”,处于边缘化。由于历史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并且分数相比较少,无论是从学校,还是到家长,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长期不重视,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主要学科上,认为历史主要是对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的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往往学生在考试之前喜欢突击记忆,在平时里所下的功夫较少,把学习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所谓的主科上。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思想和学习态度,历史长期得不到教学的重视,造成历史教学效果不佳。但实际情况是,通过学校历史教研组对高考历史的研究,历史并非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定的分析在其中,死记硬背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只有从历史事件中分析来龙去脉,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事件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对历史在学习中进行总结和提高,才不至于出现学而无用的现象。

2、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难记忆。学习历史知识确实需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历史知识涉及中华文明以来的二千年知识,时间、地点、事件、年代等等知识点都需要学生牢牢的记在脑中,大量的知识点交织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混淆,容易产生错误的记忆,进而产生消极的心态,这是造成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抵触情绪的根本。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历史成绩。他们为了保证在考试的时候获得较好的成绩,考试前对各知识点死记硬背,完全没有历史脉络,这使学生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考试机器,历史在一部分学生的眼中就成为了枯燥的记忆课程。然而,这样的学习方法,不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背诵过后,仍然不能取得自己满意的学习成果,达不到应有的分数。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把历史丢弃在其他学科之外,造成历史课堂气氛沉闷,课堂讲课接受效率不佳。

2 出现历史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日常的讲课过程中,有时经常会听到一部分学生对老师说:“我们学习历史提高不起来兴趣,历史知识太难记忆,我们对历史的学习根本不感冒。”在这样的错误想法和认识下,他们花费在历史的时间很少,一部分学生的历史成绩的确很不尽如人意。通过长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分析历史不好的原因,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历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对历史事件也比较感兴趣,但是他们不喜欢枯燥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历史课能进行创新,使历史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才不至于成为应试教育的试验品。所以,对于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喜欢的那一款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长期对历史课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学习兴趣低下,不认真听课的内在原因,并且由于历史课程错综复杂,历史时间、人物、事件相互交织,很容易记错,才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效率所以才比较低下,没有了学习热情。

3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1、认真提前备课。有一部分教师对于备课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单纯的以为课堂备课的笔记,只是应付上级和学校的检查而已,根本对自己起不到应有的帮助。更有一部分教师以不备课就能讲课为骄傲,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丰富,资历老,出口成章,课堂内容了然于心,对课堂备课满不在乎。其实这样的错误思想不但破坏了历史的课堂,而且还对学生的学习极其不负责任。笔者认为认真备课体现的一名优秀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所以本人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在每一节课前要调查清楚学生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教学知识,对本节课的什么内容感兴趣;二是要通过信息平台作用,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查出与本节课有相关知识的内容,作为课堂的延伸,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要重点进行讲解,对考试易出现的知识点要进行梳理归类;三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经常性的组织历史教师对备课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集体研究讨论,选择出最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备案,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不足。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没有创新,世界就将变成一潭死水。如果教学课堂总使用一种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研究探讨多样化教学模式,对自己的角色要充分定位,教师不能只是为学生讲课,也不能长期扮演传播者的角色,有的时候更应该作为学生的指路人,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课堂的讨论中来,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为积极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历史的事件可以进行假设性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兴趣,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想真正的教会学生历史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开展积极性的发散思维,正确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历史的最大特点是结论性课程,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历史不可能从头再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对结论性事件对学生进行灌输,让学生能够记住历史事件和相关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就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历史也可以假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的成因,在学生与历史之间构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历史事件可以重演,那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能够积极的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更便于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

4、加强历史知识的积累。俗语说的好:“如果要给学生倒一瓶子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则俗语告诉大家,教师要想教会好学生,必须自己有知识的储备,必须要眼界开阔,胸中有墨水。尤其历史知识包括中国各个时期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什么都有一定的关联。如果教师只按照课本内容讲解,时间一长学生也就自然没有了兴趣,如果教师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偶尔“天马行空”一次,向学生介绍课本以外的知识,讲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流传的历史,就会让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兴趣倍增,增加了对历史学习的愿望。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必须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牢牢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接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中历史的教学水平就一定能够提高,上升到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时培君,浅谈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课程教育研究》, 2014, 第11期(11):48-48

[2] 彭沙,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知识经济》, 2015(02):175-175

[3]廖慧贞,浅析新课标下的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东西南北·教育》, 2015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课堂教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