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花鸟画的笔墨与意境的表达
2015-01-07王绮
王绮
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达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它所呈现出来的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活跃着生命与无穷无尽的遐想的一种美。每一幅画都有作者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意向,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生命是止于艺术的结果。艺术反映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美即为现实美,中国画也不例外,中国画笔墨中所表达的现实生活中花、鸟的美比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花富有情趣,比现实中的鸟更显灵动。就单单落墨的韵味而言,不仅在于笔法的走势还在于画家的修养(文化素养)。中国画创作最忌讳浮躁和世俗气,文化修养不够深厚就会占有俗气,一个画家文化修养层次的深浅会影响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意境高低,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厚积薄发,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达到的。
笔墨本身没有情感而言,之所以能够传情是因为画家想要表达某种境界,借助于笔墨的魅力显现出来。因此,他与现实生活中的美相比较就是更高一级的美(即高级形态的美)。他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成为人们触动心弦的审美意象。比如:郑板桥的竹。是经历了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他写意的墨竹一气呵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注重与书法笔势相结合,又有疏密浓淡,怪石则加少许横皴淡擦,使其富有强悍不急,方劲挺直的气势。已经不只是对竹的简单图像加以描摹,其笔下所展示的是一种中国之精神,民族之魂魄!确实很有中国风的味道!中国画中还有许多寓意,比如把小鸡和荔枝画在一起,安排在一幅画面之中,就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喜鹊和梅花组成一幅画就是喜上眉梢的意思等等。先来说小鸡和荔枝的组合。小鸡大概有拳头那么大,由于鸡与吉谐音,因此鸡有吉祥的寓意,画的时候可用大白云蘸水调中等墨色藏锋起笔画小鸡的脑门儿,这一笔要大胆利落,不假思索,禁止犹豫拿不定主意;侧锋画小鸡的翅膀和臀部,翅膀和臀部分别是一个大八字和小八字,大腿向后,用的是中等墨色;胸部使用淡墨,最后用小叶筋或者点梅蘸浓墨画它的小腿、四肢和翅膀;然后用朱砂点上小鸡冠,记住要厚,否则就压不住底下的墨。这样有浓有淡,有疏有密再加以掌握它的动态规律(一身多头法和一头多身法),近高远低的规律,画出的小鸡就会生动贴切而富有情趣。意境与笔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了笔墨的协调再加上融入意境的韵味,一幅画才会完整。用什么样的笔调和墨色就会勾勒出什么样地意境。他们是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存在方式进行演变。其实,“笔墨”简言之就是一种使用“笔和墨”的方法,在平时的作画中是经常遇到但并不可少的。“用笔”就是利用毛笔特有的功能,通过腕、肘的不同姿势与力度和方向来运用毛笔,表现线条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的方法。在花鸟画中用笔和用墨是讲究韵律的,尤其是在写意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笔墨的运行速度与层次变化,使得点、线具有情绪化,或浓淡干湿、或抑扬顿挫、亦或疏密远近等等,不断拓展呈现出整个画面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从而使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正是由于用笔在速度、形态上的种种和谐有致的变化,恰到好处,相得益彰的配合,以及同色彩的色相、色度及水分干湿之间的对比,传达了轻松愉快、兴致淋漓的情感亦或是抒发一种愤世嫉俗对现实不满的情愫。正所谓“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 势韵、笔韵、墨韵构成了画面的笔墨构架,整个画面的气韵是笔与墨和谐统一的效果。
写意花鸟画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与语言,追求笔墨之间的微妙变化关系,以及和水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物体形象与色彩之间和谐与对比的关系。因为有了画面的表现,才有了后续生动意志的体现,如:画一幅荷花时,用大笔调淡墨到笔根的位置,笔尖蘸浓墨侧锋起笔画荷花的叶子,一气呵成,浑厚大气彰显泼墨的意志。这时不要着急加水调墨,等到画干的时候再加水调墨,中国画中有“惜墨如金”之说。遇到画不动的情况时,切记不要着急,应将一笔的颜色画干后再进行慢擦,不要总是想着调墨。画面要留有空白,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例如:“画流动的鱼虾而不画水”从而造成虚实相生的效果,主张师法自然。宋代范宽就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重在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至高境界,如著名的水墨画家王维,将画面诗意化,创造出许多的脍炙人口的作品。笔画干再加水调墨,忌画成雨伞和锅盖的形状,写意画讲究“破”,如果画圆了要灵活掌握画面的情况给他破一下,要留有缺口,否則画面就很机械,呆板。接下来换中等提斗笔调朱砂到笔根处,笔尖调曙红,注意调墨的层次,迅速地将花瓣画好,运用没骨的方法半干的时候勾勒出花筋,注意水分不要太大,否则就没有力度。注意他们之间的穿插关系,再用大兰竹笔调花青加墨进行染色使画面更丰富。为了衬托出画的娇嫩再在花的周围添一片小的荷叶,要用浓墨画,有时候浓得东西藏着点,少露点反而会更加有情调,使人回味无穷!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是程式化的。传统的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准则,要想跨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画的门槛,还必须脚踏实地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规范,耐心勤奋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特别是文史知识的积累与储备。在花鸟画面前,我们感悟到:“只有虔诚于文化艺术应有的基本规范,艺术家的个性表达才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湛. 荷花画法[M]. 2012.
[2] 孟鸣.胸中心源 笔端识秋意[J].齐鲁晚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