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树造林的技术和方法
2015-01-07刘超
刘超
摘 要:国家经济高速运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森林资源的恢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平衡生态与人们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有效恢复森林资源,造林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基于此,重点对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整地方式;造林整地;技术;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为了片面地追求GDP而大量砍伐森林树木,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木材与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随着近年来相关的机构与公益组织对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的不断重视,退耕还林等活动被大面积地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开展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运动是间接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从林业的角度来讲,造林整地运动可以在小范围内改变地形结构、土壤温度、湿度,以便其更好地保持水分,涵养水源,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在此土地上木材的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程度。
1 造林整地的清理及方法
翻垦土壤前所要进行的第1道工序就是要对造林用地进行清理。现在可运用割除清理、化学药剂清理和火烧清理进行杂物清理。当然,清理后的善后工作也很重要,杂物要堆放或平铺,然后火烧。整地有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2种方式,局部整地包括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在平地上上整地可运用高垄、带状和犁沟方法。在山地有块状、穴状和鱼鳞坑可进行尝试。造林整地从节省经费开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造林成本等方面来说,对季节要求严格,要季节适宜才能事半功倍。在现实生活中,在土壤养分丰富、杂草稀少的熟耕地上,或植被稀少的新采伐迹地上,或风蚀严重的沙地上,可前面整地后面造林,这样效果更明显。但这种做法不能充分发挥整地的最佳效果。所以没有得到大范围认可,应用较少。一般来说,造林整地会选择在造林前的1—2个季节进行,为尽可能多拦截贮蓄水分,造林整地会选择在雨季之前进行。
2 植树造林的技术和方法
2.1 播种造林方法
这种造林的方式也称之为直接造林法,实际上就是在林地中采取播撒种子的方式进行造林。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快捷,便于工作,对于那些造林面积较大的区域更是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造林林地的土质和气候要求较高,而且后期的林地管理和抚育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在种子的選取上,要选取那些较为饱满,发芽率高,而且来源比较广泛的树种。播种的方式对于新树木的成长和成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根据种植树林的地形的不同, 需要采取不同的播种技术。下面,就针对一些常用的播种技术进行细分阐述。
2.1.1 撒播
撒播是一种工作效率比较高的播种方式,就像其名字一样,工作人员只要将其种子撒到地表即可,而且在撒播之后基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也不需要用土将种子覆盖起来,在撒播之前如果实际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不进行整地工作。撒播这种播种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相应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其粗犷的播种方法,常常会有野生动物等破坏撒在地表的树种。因此,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于撒播,一般来说,撒播应该利用在急需绿化、大型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
2.1.2 条播
所谓条播,就是按照一定的种植行距,进行种子的播种。在距离上,可以选取单行也可以选取双行,可以选择间断也可以选择连续。在播种之后,需要注意采取翻土并且压实。假如是采取机械播种则种子的消耗量就会加大。当前,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一些次生林改造等造林区域。而且这种播种方式所针对的树种也是极其有限的,能够采用的只有一些极其个别的灌木和乔木树种。
2.1.3 穴播
穴播是一种精确的点种方式就是按照固定的行距和植株距离,将数粒或者数十粒树种均匀地播种入预先挖好的穴洞中, 播种完毕之后,覆盖土层并震压。这种播种方式简单易行,处理灵活,占地较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不同地形的需求和环境变化,而且不同大小的树种都可以采用,适用范围较广。
2.2 幼苗栽种造林方法
这种造林方式也就是常用的幼苗栽种方式,将已经初步成长为幼苗的植株,栽种到预定的造林位置上,由于幼苗植株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根系, 因此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性都比较好,适合用于一些对于造林环境较差的区域上。但是这种方式涉及幼苗一定程度上的根系的受损和失水, 因此在操作技术上,对于栽种人员的专业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2.3 分殖造林方法
这种造林方式主要是利用已然成型的成树作为供体,取其枝干、作为新植株的扦插苗的一种植树造林方式。这种植树造林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取材比较方便,可以大大减少由于幼苗培育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节省大量的费用,操作简便,树木的成活率也较高,而且树林的遗传性状也得到了完全的继承。但是该方法的适用性不是太强,主要用于能够无性繁殖的树木上。
2.4 栽植造林法
栽植造林法所利用的原料就是一株根系发达、完整的树木,以其来作为材料进行造林,这种方法有着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即使生长环境差,也能够对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生长情况相当的稳定。而且与直播造林法不用,栽植造林法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这种方法对树苗的根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在栽植的过程中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产生对根系损伤情况,因此,为了克服以上弱点,现代的栽植造林法首先要培育好苗木。
3 总结
随着经济建设如火如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森林遭到砍伐甚至绝迹,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生态资源建设。因此,对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运动的推广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相关的林业工作者要努力研发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从宣传推广的层面上来说,相关部门要切实宣传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对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因此,对生态植被较差的地区要切实开展土地的造林整地活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其土地资源。实施大规模的造林整地活动,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树种的成活率、土地的酸碱度、土壤肥力等多种情况进行综合选择,在保证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整地的面积以及造林的数量,才能不断地提高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立成.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9):28.
[2]王彦杰.如何大力提高造林质量[J].农民致富之友,2014(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