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物语
2015-01-07肖雯刘亚男王硕
肖雯 刘亚男 王硕
摘 要: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终端的出现,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本项目的研究方向旨在以中国文字为线索展示古代的发明与创造,搭载移动终端的文化类APP,将其知识性以趣味性表达来吸引年轻人。
关键词:汉字;器具;知识性;趣味性
1 选题背景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至今流传下来无数文化珍宝。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生活节奏快,国外各种文化的冲击,物质价值追求填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大众丧失了主动获取文化瑰宝的动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高速发展与历史文化的悠久沉淀看似背道而驰,实则更应相互依存:传统文化精品搭载现代化传播手段才能更便捷的被现代社会所接纳,而科技的发展所造就的优质信息传送通道,也需要通过传播精粹的传统文化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内涵。全球知识量每5年翻一番的频率,紧张而急迫的要求知识传播者要紧追最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将优秀的文化精品传承下来。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终端的出现,也开辟出了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不同以往的信息传播渠道,它具备了比电脑更方便的便携性、比报纸媒体的更具有实时更新的特性、 电视媒体的直观和交互性,它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移动网络终端已经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大众对其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提供信息的工具。在手机还没有智能化之前,人们每天都会准时看天气预报,但现在的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精确,早已不逊于电视机上的天气预报,所以,手机已经不仅仅再是人与人通话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渠道。
2 选题目的
文化类APP是近年来APP市场中的新秀。榫卯、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词Ci、有声弟子规等等文化类app竞相争艳。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奇有趣APP等大量出现,一种受欢迎的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应运而生。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无疑具备吸引公众,特别是吸引年轻人的新奇感和魅力。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生动地表达出来,使之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是精品文化类APP目标和方向。
据统计,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6.57亿人,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于00后,移动终端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基于移动终端的文化APP不但可以使优秀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而且可以使更多年轻人更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3 选题依据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象形表意的文字符号,可以串联起很多体现中国古人的智慧创造。 所谓“象形”,在汉字的原始阶段只是再现所看物象的具体“形”,而当逐渐演化为成熟的完整汉字时,则是以“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受众通过视觉加工图像,获取意象,进而形成一定的观念,指导社会活动。具体的“形似”,而是提炼出了抽象的“意”,从而获得媒体功能意构传神的表达。由此可见,汉字绘形绘意的信息效果十分强烈,体现出视觉直观的“体势美”与“情态美”。 而我们今天重新以汉字为线索,重新勾勒出关于古代智慧的结晶。如今大学生对汉字普遍了解,但是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汉字背后的意义,器物的发明本身就是创造,创新,以此基础上的文字的创造、普及更是一种文化形成升华的过程。
4 研究内容
定义(核心概念):以文字为线索探索汉字中的古代器具。
我们的作品取名汉字物语,是取汉字中的古代器具。古代器具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器具的发明与应用,都是围绕便利人们生活的活动和基本需求而展开的。因此,我们将传统器具分类按武器,交通,文化,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从象形文字(汉字),发现古人的造物原理和智慧。从文字的象形抓住———”物“。每一个字,分别从材料,原理,使用,发明,制造工艺的角度然后运用多媒体的而表现形式,和有趣的交互形式吸引受众。
古代器具是古代人们智慧的体现,器具的发明与应用,都是围绕便利人们生活的活动和基本需求而展开的。按武器,物品,工具三类中分别提取了九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刀、戈、弓;车、舟、网;册、笔、鼎,从文字出发,表现其物的材料,原理,使用,发明,制造工艺的角度运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和动态交互形式展现造物智慧。
5 研究过程
通过查阅的移动互联网方面主题内容方面的资料,对本课题的两个研究对象做重点的资料记录,并分类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移动网络终端传播的移动性、碎片化、交互性等特点,将移动终端的特点以及产品的内容确立受众、 受众行为分析、分析竞品、原型图、交互流程图、效果预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总结出基于移动网络终端的文化APP传播的表达方式。
通过用现代与传统的设计元素,进行冲突和对比,利用冲突并在冲突下制造融合。界面风格以黑白灰配色,同时少量地运用其他鲜明的色调,字体的选择以及整体媒体元素偏向传统,片头的音效和画面风格与整体统一,表达出平静、冷酷中的跃动感,突出严谨、神秘以及时尚简洁的印象。
6 研究结果
基于安卓小米平板为平台的移动文化类应用APP。经过不断完善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体风格较为统一,内容完整。片头效果十分动感以及神秘,似乎像是掀开一层层的面纱才能发掘到文化的美。主界面为表盘,不仅象征时间,还隐喻了文字和器具的关系。以二级界面中,笔、戈、车为例,“笔”分别从柔的力度,笔之四德,笔之工艺,笔之律动等方面;“戈”中分别从燕王职戈,结构概述,使用特点,使用方式,显赫地位等;“车”以古车结构,造车故事等方面,运用各种媒体元素,文字,图片,動画,声音等方面,加以动效和交互游戏等方式介绍笔、戈、车的具体内容。
在移动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平台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业务体系与发展模式,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以弘扬文字线索中的器具为目标,积极探讨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研究如何借助移动终端平台,将文化以一种更生动、有趣、更充满人性化色彩的方式,使悠久灿烂的古典文化与现代传播技术结合, 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欣赏和传播活动中。(本课题由2015年北京市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咸研.《传统文化APP应用的界面设计浅析》
[2]常文静.《基于移动网络终端的陕西文化精品传播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