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5-01-07陈红李佳
陈红 李佳
摘 要:如何确定“人的本质”的前提,是任何唯物史观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视域看人,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理解人、引导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俄岁斯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复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14BK5072);黑龙江省高校社科学术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俄岁斯当代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12D0103)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提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以此作为统筹、指导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原则。人民主体地位的核心是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本”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新时期的最新诠释和发展,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理论的文化诠释
1.1 “人的本质”的现实维度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视域出发,认为人类历史前提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这些有生命的现实的人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界摄取精神食粮和物质生活资料,“这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使马克思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本质”这一思想“积极内核”基础上,又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新的科学论断。
1.2 “人的本质”的实践维度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类”的生命活动性质,人的类的特色就是人类自觉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本身就是实践的。他进一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这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人自身,使自己得到发展。正是在实践中人才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本身也才具有了作为人的根本意义和最高本质。
1.3 “人的本质”的社会维度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由所有的个人所具有的各种综合因素及其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构成,而所有的个人的这种综合关系又是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与累积似发展的,所以从社会维度来讲,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属性。
2 “人的本质”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2.1 “人的本质”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大学生——“人”的思想转化工作,而这一根本问题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准确理解、深刻把握有关“人的本质”核心内容,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学科之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关于“人”的学说的时代表征和展现,掌握了“人的本质”理论,就为我们“育人为本”,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武器。
2.2 “人的本质”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途径
“科学的理论可以武装人、可以引导人、可以塑造人”,从这点来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进行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途径。通过这一“理论”教育,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素材,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和影响大学生行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科学性,開辟了一个新途径。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大学生“本质形成”
大学生“人的本质”的形成是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实现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基于对大学生社会化渐进程度的细致思考,通过对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塑造与提升,丰富他们的文化学识和情感世界,最终促进大学生个体本质的形成和人的全面发展。
3 “人的本质”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启示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育人为本”为原则
人作为一种类本质存在,需要从自己的内在需要的“内在尺度”出发把握和占有物的尺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要以尊重和满足大学生这一主体性需要作为出发点,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过度的外在制约而忽视良好道德修养是大学生个体内在需求的倾向,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体现“情感性”特点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我们“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更“不能用大棒把人们赶进天堂”。“要使理论掌握群众,就要让理论亲近群众”,只有从反映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的内心世界为切入口,充满耐心地反复地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浇注到大学生的心灵里,才能使理论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指向
“人的本质”理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教育活动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业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的实践越丰富,其活动范围和接触事物的深度、广度就必然增加,社会化程度也必然会提高,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岩: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载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