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15-01-07王旭东
王旭东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有益于学生的课堂?学生从语文中学到了什么?语文学科的内涵与本质是什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语文教材为何要这样编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 如何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而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个问题:语文教学有很多任务,但最重要最简单也是最迫切的任务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让学生喜欢语文,让学生能够对语言文字感兴趣。有了兴趣,语文学习便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的生命个性与学习相结合的一次次诗意的旅行。可现实中,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体会语文的魅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从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
新课程标准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包括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而这也恰恰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这个学科要培养的基本素养。其实这与高考并不矛盾,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立身、树德、善其身,提升个人修养与品行,这正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要从内心的完善开始。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大语文”观,不是把自己的一个个狭隘的目标强加给学生,而是更多的去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有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角色,一个人在角色中欢欣地表演,认为这就是成功的职业,在这个时候,还有多少稚嫩的心灵愿望受到尊重。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知识,教会的是如何做事;文化,教会的是如何做人。知识技能是学科内涵和学科价值的显性作用,而进入社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是语文学科潜在的魅力,一个有修养的人,绝不是放弃社会的责任,而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而语文就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家园为使命的。因此,语文并不只是一节一节的语文课,而是要高瞻远瞩,瞻前顾后持续发展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所以初一年纪语文学科建设是从了解教材的编写开始的,阶段的语文学习,让学生主动选择和确定的东西很多,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三个年级、六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成长、祖国、名人、文化艺术、探险、动物。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所选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课文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各有不同:有点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有点侧重于对思辨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点侧重于对应用性较强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烟运用能力。了解了教材,才能树立“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在所教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有几十上百册不等。这些书,可以是学生捐,可以是老师个人捐;可以让学生集资从书店和旧书摊上购得。书不嫌其旧,无破损缺页,利于阅读就来者不拒。
吕叔湘先生认为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要读25本书。没有广泛的阅读,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为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拥有“教辅四个一”: 一本工具书(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一本周记(培养写作能力);一套同步资料(加深拓宽阅读能力);一份报纸(加深拓宽阅读能力)。做到六个“一” : 每天读好一篇文章;每周看一本有品位的杂志;每周完成一篇周记;每周抄一篇美文附加点评或随感;每周练一版字。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兴趣倍增,知识面开阔了,课余生活充实了。阅读量大了,语文综合素质水平也随之提高。
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我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
其次我们去探索本学科最紧要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语文学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我们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集思广益去挖掘知识以外的文化因素,去发现一篇文章的“闪光点”。比如,《劝学》这篇课文,以往的备课,只纠结在字词句,或是按照教参,按部就班的让学生记住哪句阐述了学习方法,哪句论述了学习意义等等。今年的备课就把重点放在发现文中的“闪光点”上。经过大家探讨,站在另一个高度去看待荀子,才理解荀子的大境界,大胸怀,“学不可以已”告诉人们终身学习,并不局限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上,他提倡的终身学习,是在生活中学习,最终达到“知明而行无过 。”一句“行无过”应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这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立身、树德、善其身,提升个人修养与品行。“积善成德”更是让人豁然开朗,一个人从一开始被迫接受某些规则,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就形成了良好的品质。这样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回归了语文的人文本性,也符合了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语文学科的社会性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以社会为大课堂。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内这一块阵地上,还应切实抓好課外这块阵地,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语文能力。叶圣陶对此有个著名的概括“就学于课内,得济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教学有广阔的天地,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空间。要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套教科书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它的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和确定。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能把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可以让学生拓展自我的生活空间,感受到阳光的七彩、雨露的滋润,采撷到有价值的信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领略到美丽、充实,感受到鼓舞、力量,从而吸收更多的营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得到全方位的体现,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教学应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上的只是我对语文学科的一点探索,还有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