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中国家谱的史料价值

2015-01-07曹丽

卷宗 2015年12期

曹丽

摘 要:家谱是记录同宗共祖血亲集团的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与方志、正史是构成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及其丰富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中国家谱;家谱起源;家谱体例;家谱史料价值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虽然名称各异,但其内涵却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现在一般统称为家谱或族谱。它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也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史料价值是其它任何文献所无法取代的。

1 家谱的起源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明清时期更是家谱的成熟期和大发展时期。现在传世的家谱大部分都产生于明清时期。

2 家谱的体例

先秦至隋唐,谱牒多由官府主持修撰,内容以世系、谥号、年代为主。官府修谱牒,是出于政府选官的需要。除此之外,还为人们通婚中用作选择姻亲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资料。这一时期的谱牒以通国和地方氏族谱居多,单一宗谱少。

宋明时,是私修谱牒的定型时期,或者说是成熟时期。主要代表是欧阳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洵的《苏氏族谱》。二者虽然在世系的表现形式上截然不同,但欧苏二谱,奠定了后世宗谱体例:世系图、表、谱例、谱序和人物传记。

到了明中后期和清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其体例虽也是奉欧苏二体,但是又多有创新。在体例上,除世系、传记、谱序、谱例之外,增加了恩论录(记录该族所得敕书、诰命、御制碑文、上谕、皇帝和地方政府所给的匾额等)、像赞(记载先人遗物、遗墨)、宗规(叙述各种规章和对族人的要求)、祠堂(记录祠堂状况及其兴建历史)、祠产(记述宗祠经济,财产文书和租佃契约)、坟茔(说明祖坟情况,并有分布图)、艺文(收录族人的诗文)、派语(登载族人排行的字语)、余庆录(白纸数页,装订在谱书的末页,表示子孙绵延不绝,留有余庆)。此外,还有合谱的出现,即不在一县、一府,甚至不在一省的同族人联合修谱。

3 家谱的史料价值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及家谱爱好者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家谱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制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乡约、家法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对于我们建设当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式、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供人口学研究者利用。

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图,又有十分详细的人物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地方史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也是家谱中的重要内容。

8,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多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等内容。

9,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的家谱中都有记载。

10,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宗教习俗都有详细记载。

11,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的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的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2,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的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相关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它所蕴含的史料价值是极其丰富的。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家谱这个蕴藏丰富的历史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吴强华《家谱》M 重庆出版社2005.12

2徐建華《中国的家谱》M 天津市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3刘黎明《中国传统血缘亲族习俗》M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5

4王鹤鸣《中国家谱总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朱炳国《家谱与地方文化》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