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创设
2015-01-07李纯国刘娟文
李纯国+刘娟文
摘 要: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那么,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该如何创设呢?笔者认为:和谐的文本与人本关系是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和谐的教学关系是前提。
关键词:和谐 课堂教学 人本 文本
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天时地利人和是为和谐,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
社会如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如此。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斥着诸多的“不和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该如何创设呢?
一、和谐的文本与人本关系是关键
语文学科的文本需要与人本的有机整合,这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有想象余地和阐释空间的开放结构”,是“需要接受者再度创造和具体化的艺术图式”,它的存在本身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的“空白点”。当读者将自己的体验以及独特的生命意义置入文本,通过活生生的体验对文本进行具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时,作品就不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相对的、为我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作品的无限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做设计,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新的意义。
语文具有社会性,语文教师要学会打破课堂的局限,根据自己的特长,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开拓新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等,通过国学讲座、讨论、参观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
“温和、微笑、宽容、认同”,历来被认为是实现师生和谐的八字法宝。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学生在获得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角色,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学会倾听。因为通过倾听教师可以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可以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及已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可以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可以对每个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决定如何因材施教,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或重点接受的内容,决定何时及以何种方式介入讨论,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和谐的教学关系是前提
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化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看、听听、想想、做做等产生复合刺激,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用讨论交流、竞赛抢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
每一堂课都有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按照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将练习有机地设计在教学环节中,既可强化课堂训练又可减轻学生负担。因为课堂上可供学生依赖的时间量只有两个:教师实际教学所用的时间量;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的时间量。所以不管教师教什么,学生都应有充裕时间自主支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重讲轻练,无限地挤占学生的时间,那学生只能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让练习进课堂,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精讲”和“精练”,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总之,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并使之和谐。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