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人才可持续发展成长链建设的思考

2015-01-07张士凑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张士凑

摘 要: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人才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向也随之变化。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才问题捉襟见肘。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失严重,现在的人才队伍存在严重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才过密集中于社会显达而非生产领域,专业结构不合理等。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认为极有必要构建显才自我实现、潜才不断成长、准潜才大力培养的人才成长链;同时必须营造整个社会人文素质氛围,打破人才终身制,推行人才合理代谢制度;而且要在潜才成长和准潜才培养方向上密切注意人才接受方向,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才可持续发展 人才状况 人才成长链

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人才含义的渐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其本质是尊重人才”。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新的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一句话,人才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并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新的人才标准不仅应该包括“显现”的人才,还包括“潜在”的人才;不仅要涵盖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也涵盖没有学历和职称、但有专门技能的人才。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才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上和经济上的竞争十分激烈。科技上和经济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优势。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如何把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以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人才问题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才源不断、流不尽,人才在源流上始终可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果人才在源流上出现问题,那么也就是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产生问题,诸如人才断层或人才低谷、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老化严重、人才淘汰过度、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都可归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人才的构成

人才可分为显人才和潜人才。但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才,往往是那些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也就是显人才,“显”是显露于社会之意。与此对应的则是潜人才。所谓的“潜人才”(或称“潜才”)就是潜在的人才,“潜”就是潜伏于社会之意。潜人才主要包括两部分人,一是指那些在某方面刚有成就或已有初步研究成果,但尚未得到社会承认者;另一类是向着成功目标奋斗不息,但尚未取得成功者。潜人才与显人才在人才可持续发展上有着不同的作用,但并非截然而分,而是互相交织、互相转化、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的密切关系。

二、我国人才状况分析

1.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是位列世界第二的人才外流国。有关统计材料显示,中国移居美国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之多。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中,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所能提供的优厚待遇、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国优秀人才,造成我国严重的人才外流以及回流的困难。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一般有2/3留学生回国效劳,1/3滞留国外,回归与滞留的人数比为2∶1,而我国的情况却呈现为1∶3;目前,新的出国留学人员每年正以9.2%的幅度递增。而且,中国的人才流失逐步从出国留学扩大到其他领域,文化、体育、艺术、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人才外流也日趋严重。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表的关于152个国家移民情况的研究报告认为,人才外流现象已对不发达国家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由教育程度高的青年促成知识资本外流增加了这些国家经济停滞的风险,加剧了竞争力的欠缺。

2.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知识缺乏

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的智力、德行、情感、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况,从而提高人的总体素质。

但通过调查了解,我国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大学生,其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并不乐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读得较少。除了与社会科学相关的专业的学生外,有相当大部分学生,不要说通读,甚至有些最基本的章节和名篇也未读过。

(2)历史知识浅薄,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了解甚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3)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了解、多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对培养人的高品位素质有着极大的好处。

(4)中外文学名著读得较少。有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读过我国的古代四大名著,包括现代作家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的作品也很少涉猎,就更不用说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大仲马等的作品了。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和系里组织的征文活动中,文章中错别字及语句不通的比比皆是;在课堂发言中,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说不到点子上,阐述的内容抓不住中心,有的甚至文不对题。

3.非公有制单位将是接收人才的绝对主力

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也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7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报告预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将会成为我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endprint

4.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很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所有制单位人才分布不合理。目前,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第二,产业和行业分布需要调整。例如第三产业内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金融管理、房地产、商贸餐饮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人才比例偏低,这些都需要补充和加强。第三,学科或专业分布机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而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总数的18%。在从事研究与发展的专业人才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类专业人才短缺。

三、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具通渠

在人才研究中,常可以看到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图,实际上这仅仅是显人才的结构图,而没有考虑在这金字塔的地基部分。在显人才中,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初级人才的人才结构比例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形,而支撑这个金字塔的下面的地基部分,则是大量的潜人才和准潜人才,他们处于人才结构基础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显人才、潜人才以及大批的准潜人才都发挥着直接的、支撑的和促进的作用。为避免新旧人才更替的青黄不接现象,形成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在年龄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技术结构、岗位结构等方面,形成以显人才为主导、潜人才为基础、准潜人才为后备的有合理梯度、合理结构的人才可持续发展成长链。因此,从宏观上看,要使人才可持续发展,人才配置日趋合理,必须构建如下人才通渠:

1.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人才发展的总氛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脑力与体力、能力的充分协调发展。因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就必须用教育的力量使人成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成为“高度文明的人”。现代社会人才的素质应由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构成。智能素质通过专业学习、知识技能教育获得,品德素质则主要通过人文教育养成;智能素质引导学生做学问,品德素质是关心学生做人,两者是一个整体,只有两者同步进行,既进行专业教育,又进行人文教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21世纪的发展,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科学是一套知识体系,一种探究社会科学的途径,它是通过历史、文学、哲学等提出、研究、解决人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看法,有健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这种观念的形成,要以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如果一个从事高科技职业的人缺乏人文素养,缺乏理想和开拓能力,则其科技方面的能力也难以发挥。“文化”是一种知识与智慧,也是一种涵养、一种气度。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越丰富、思维领域越广,他的精神生活才会越充实,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才会越深刻,也越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职业导向和个性发展:准潜人才发展的摇篮

职业社会学研究表明,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组织形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社会关系媒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变革,职业结构成为社会结构变革最敏感的指示器。因此,人们把现代社会说成是“职业社会”,是“职业人的社会”。就社会成员个体而言,职业是个体作为公民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的专业化的社会劳动,又是作为公民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个人既在职业劳动中完成一定的职责、任务,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又在职业劳动中获得利益、地位、才能的发挥和个性发展的实现。职业导向教育的目的在于在人才成长的最初阶段指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结构性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学习、闲暇一体化的趋向,年轻一代对职业的价值选择呈现了个性化的走向,他们更多地把“职业”与“人生意义”和“个性发展”相联系,他们不是按照以往统一的职业框架把自己纳入其中,而是遵循自己的兴趣、情志和向往去追求和创造新的职业和工作。这样,职业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赋予了主观的、精神的、个性的、人格的文化内涵。

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职业志向的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对受教育者的职业观的价值取向可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职业”意识境界。承担职业义务、完成社会劳动职能与劳动者的合理需求和利益一致。第二层:“事业心”境界。职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心是一种社会精神,是职业意识的社会化,以事业心作为职业选择的价值导向,使职业意识升华为公民意识。第三层:“志业感”境界。将职业与自己的生命、精神和理想融为一体,职业的社会期望与规范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志趣、情志。

3.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潜才发展的助推器

学历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在学历层次意义上的准人才。但学历终端满足或学历终端恐惧随即而至。一个人的成才期望必须通过非学历教育与培训予以实现。

继续教育是不断成就人的教育,只要教育对象能不断获得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对社会变化能够快速响应和及时适应的人。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新理念对教学资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知识与能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两个最重要的竞争尺度,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继续教育与培训应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国际提倡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

刘志鹏司长在中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谈到“教育内部的结构正在进行调整,继续教育已经从教育的边缘,不受重视的、附属的部分进入了教育的核心层,成了其中最有生命力的最活跃的一部分,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部分、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进入WTO后的中国,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培训活动市场化、培训机构企业化、教育内容国际化、培训手段现代化、培训制度终身化。我们必须站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平台上考虑继续教育与培训,紧紧围绕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推动继续教育与培训向高层次、开放性发展,推动继续教育与培训手段向先进性发展,真正发挥继续教育与培训为人才发展提供的助推器作用,同时逐步让唯学历人才观在现代社会退出。

4.人才环境建设:显才使用效益提升的保障

人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大局来说,其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从局部来说,其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一个符合人才成长和有利于人才发挥的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对此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才管理机制作为保证。

(1)要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必须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发挥的客观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提高其对人才的吸引力,要更新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

(2)要留住人才,必须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符合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留住更多人才,不但要在宏观政策上提供充分的支持与鼓励,而且还要在微观方面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要满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愿望,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享受丰厚的待遇。

(3)要用好人才,必须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探索更加灵活的工作思路。要用好人才,必须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观念。同时要加强对选拔和任用干部的监督检查,把好用人关。此外,还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人才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精神。

四、小结

总之,在宏观思考上,要保证人才源不断、流不尽,成长梯队布局合理,要构筑合理的人才成长模式。

(作者单位:瑞安市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