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蔡
2015-01-07编读往来
一周大蔡
想找最新最全的信息、精彩绝伦的解析,那就来看《纺织服装周刊》一周大“蔡”吧!
——北京读者 成城
主持人(蔡蔡):欢迎大家收看《纺织服装周刊》一周大“蔡”。就在上周,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再次疯狂袭来,与以往静待电商低价战不同,今年,备受电商冲击的实体零售商既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提前促销,而是直面而上。
一财网:11月11日~16日“2015中国购物节”由全国17家企业联合发起,吸引了全国超过500家连锁零售企业,超过10万家门店参与。为了打败电商,这些店商也非常拼命努力,甚至有些实体店还自己制作了表单,列举实体店和电商的同款产品价格,并明确指出在很多商品上,店商比电商更便宜或者至少持平,而实体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主持人(蔡蔡):到了现在,电商的确在很多方面取代了实体店,但这并不代表实体店要消亡。记得去年此时,有记者专访马云时问到:您今年最担心的是什么?马云回答是物流。今年记者再次问同一问题时,马云的回答依然是物流。
马云:“双11”是整个中国商业基础设施的一个大考,我们把它看成几个主要部门的考核,除了电商以外,还有支付、物流、客服体系、商业整个配套体系设施,所以其实这个考试还是挺大的。但是我今年担心的依然是物流,我既希望天冷一点,冷了以后大家购买“过冬”的欲望大一点,但也担心冷了以后天气不好,快递就会出现较大问题。
主持人(蔡蔡):除了物流,最关键的是,实体业者具备的货源、采购能力等都是电商缺乏的,实体店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些有特色的专门店。有趣的是,今年“双11”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传统大品牌干不过“长尾品牌”。
新浪财经:电子商务在中国曾经鱼龙混杂,众多线下大品牌一度固守实体渠道,迟迟不愿加入电商行列。“长尾品牌”获得更快增长,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线下品牌靠大量资本投入打造营销推广、渠道布局以及终端。大品牌借资本规模建立壁垒,而互联网则营造相对低成本和高效的公平竞争舞台。
主持人(蔡蔡):近年来,消费者追求优质品牌和产品的意识逐步增强,中小品牌往往通过更灵活而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获得青睐。这为那些大品牌敲响了警钟,因为它们曾经借助大量投资建立竞争壁垒的做法在数字化世界中并不奏效。 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双11”。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石东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双11”,每秒最高有达到10亿、10多万笔订单要处理,1秒钟之内如何解决;物流业在1天以内,要承受相当于平时1个月的压力;另外还有200多家银行和蚂蚁金服、支付宝系统的匹配。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阿里的技术支撑,就是云计算和大数据。
主持人(蔡蔡):石东伟将数据比喻成生命线,他认为通过大数据与行业的结合,可以实现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型。未来大数据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不知本期的大“蔡”有无让你大呼过瘾,那我们下期接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