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健康的海上卫星应用产业生态圈
——2015中国海上卫星应用研讨会召开
2015-01-07张可佳
积极构建健康的海上卫星应用产业生态圈
——2015中国海上卫星应用研讨会召开
2015年8月27日,2015中国海上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推广海上卫星应用,助力海洋产业发展”,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交通运输部、海洋局、农业部、新华社、中国远洋集团、中国海运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相关卫星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相关专业媒体等12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我国海域辽阔、资源丰富,远洋运输、内河航运、渔业生产、海洋资源开发和监管等在国民经济发展、海洋权益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技术是确保海上信息通信及其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一带一路”和“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国海上卫星应用吹响了进军号,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午的会议由解放军理工大学李广侠教授主持。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黄其泉主任在《卫星通信及遥感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报告中介绍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应用现状,针对渔船指挥通信与调度、“船联网”、落实国家油价补贴政策、改善渔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介绍了海洋渔业卫星通信需求,最后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通过“中国制造2025”尽快实现语音和数据通信国产化,在相关行业受益的同时提升海洋渔业的发展水平;第二是加快出台相应政策,统一各个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类产品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规范渔业通信网络的通信秩序;第三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扶持渔业发展。“北斗海洋渔业推广应用示范项目”为促进“北斗系统”的应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希望各主管部门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海洋渔业在卫星通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推广。
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涛在题为《构建全球海上卫星通信的生态圈》的报告中提出了海上卫星通信的发展思路,即依托自身在卫星空间段资源、卫星综合通信服务、卫星通信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全球卫星综合通信服务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海上卫星通信业务的生态圈。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博作了题为《基于卫星的海上短数据采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Inmarsat北京办事处市场拓展及销售经理刘雁军作了题为《面向未来,引领宽带海事通讯新时代》的报告;创值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COO陈开邦作了题为《创值与移动卫星通信》的报告;西安星展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磊作了题为《VSAT船载动中通发展与应用案例》的报告;北京星网卫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建华作了题为《走向深海、通联蔚蓝——从设备制造商的角度看海上卫星通信的发展》的报告;中国海运集团广州中海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建华作了题为《海上卫星宽带技术在远洋运输业中的应用》的报告。
下午的会议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汪春霆主持。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宝船网产品经理杜忠平作了题为《全球船舶位置服务——卫星通信助力海上LBS应用发展》的报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高志成处长作了题为《中远集团海上卫星应用需求分析》的报告;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宁作了题为《天空地一体化无人机系统海上应用》的报告。
在中国海上卫星应用专题讨论环节,各位专家针对如何推动海上卫星商业化应用各抒己见,主要聚焦在如何降低产品及使用成本,把海洋看成陆地的一部分,卫星在海上应用的优势等问题。专家一致认为海上卫星应用的市场前景广阔,必须构建健康的海上卫星应用产业生态圈,改变无序竞争状态,进入良性循环,才能迎来卫星通信产业的春天。
● 特约记者_张可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