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母基金整合金融资源支持集约化建设智慧城市
2015-01-07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宋斌
● 文|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 宋斌
运用母基金整合金融资源支持集约化建设智慧城市
● 文|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 宋斌
智慧的人类总在探求未来的智慧,现代的人类正在摸索城市的智慧。当现代人类大脑神经,向机器内存系统延伸的某个时刻,聪慧的人类开始谋求利用人工智能改造环境,由此今天产生耳熟能详的“智慧城市”概念。距离产生这个概念的时间并不长,某些认为计算机技术无所不能的科研机构及工商企业,从2008年开始,陆续提出“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等日益广泛的理念与愿景,受到全世界许多科学家、企业家甚至政治家的青睐与追捧。尤其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热潮,在最近短短数年时间里,席卷大部分发达国家乃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其中著名案例包括美国的数字纽约、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在这个行进行列中,中国并未掉队,并在努力后来居上。据统计,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智慧城市试点单位已接近300个,覆盖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地域东西南北,规模蔚为大观,几乎可称举国无城不智、遍地无市非慧。
今日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及行动计划,之所以在世界各国乃及我国大热,原因在于全球名列榜首的超大及大型城市,纷纷由于数百年或数十年的积极然又混乱扩张,生活环境或早或晚误入物物反制困境。过去十多年,中国作为经济成功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总水平渐居世界前列,致使堂堂北京城,茫茫雾霾锁,颇令国人可怜世人可叹。因此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切实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齐头并进。不仅有希望重点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日益严重的问题,进而争取为解决效率低下、幸福感下降等问题提供必要物质基础条件。
智慧城市体现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率先上阵正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从全面产业格局而言,可以看到其代表的新理念新模式,与能源、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多有协同,从微观社会生活而言,对于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领域,以至具体社交、媒体、体验等生活内容,都具有直接明显拉动、带动、推动作用。因此说明智慧城市不仅涉及某个单一领域问题,而是一个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系统化动力所在。
但今日智慧城市概念还是偏于宽泛,甚至有些碎片化,彼此矛盾,相互混杂,解读各异。智慧城市向上对接智慧地球、智慧国土、智慧资源、智慧国家,向下互联智慧政府、智慧社会、智慧生活、智慧人生。各方普遍反映,智慧城市听得到、看不见,想得到、找不到。冷静观察思考,进而可以认识到,智慧城市是更多概念的集成,也是更多产业的集成。智慧城市之所以智慧,不仅仅是认知、知识、智能,而是在思想上需要跳出智能解决一切的唯技术论误区,在实践中需要协同人财物,以人为主体,财为媒介,物为承载。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产业,且不论今天是一个最有钱又最缺钱的时代,即使拥有巨额巨量资金,亦并没有可作为投资标的“智慧城市”单个实体摆在面前。智慧城市本身就是许多产业的集成,因此“智慧城市”的投融资主体或目标,不是所谓城市的物化之城幻化之市,而是在于构成城市生命力、城市功能化、城市支撑与运营的各种产业和企业,以及相应全方位多层次实际需求。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根据城市功能不同的核心支持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环境等,对应人所需要及提供服务的不同产业,延伸到医疗、教育、政府运行及管理、通信、交通等公共安全、水及能源供应等环保,以及与城市密切相关的一切工商业活动的智能响应,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资源集约化利用。联系到当前科技进步热点,今天的智慧城市建设,无论如何离不开“互联网+”。IBM当初设想技术高度支持管理,技术垄断换取利润,将所谓的智能产品式的智慧,交换成为城市智慧需求者的购买。但时代飞速变化,岂能刻舟求剑,对待所谓的智能产品,特别是互联网,人们已经不愿意或不需要为之付费或额外付费。获取利润的来源已经转变为其所“+”,而非互联网本身。同样智慧城市的发展,价值不仅仅在于“城市+智慧”,更多体现在“智慧+产业”上。就产业落地而言,可以举例,以金融云、交通云、物流云、健康云等云计算为核心的平台层,以仪器仪表、监控设备、传感设备为主的感知层、以智慧政务、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检验、智慧监测、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层,在不同行业应用领域,实现业务、技术、平台、价值的融合。感知层获取海量数据,平台层提供云计算和数据处理,形成跨产品、跨系统、跨行业、跨门类的平台架构。相关企业提出整体解决方案,进而获取相应产品及持续服务收益,如此有望形成产业落地、企业盈利、社会获益的良性闭路循环。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不是孤立的,金融支持是必备条件,需要采取智慧的投资方法和策略,投资于智慧城市及产业相关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智慧城市现阶段发展,所需投资具有海量多样性特征。首先需要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作为,其次商业银行在间接融资上可有作为,进而投资机构在股权投资上大有作为,创业机构在创新领域更有作为,而在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与鼓励融资、吸引投资、产融结合之间协同更大范围内,各级政府加强完善引导最有作为,智慧城市的智慧运营与运作,扩大投融资支持发展的主体责任在各级政府,应综合运用搭台能力、编剧能力、导演能力、信息传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汇总提炼智慧城市投融资综合需求,组织吸引市场化各类资金和金融服务,与政府财政资金合理配套使用,形成产业链式的金融持续投入。
在投融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具体产业不同,每个企业不同,所以所需资金属性也有不同。如更为需要与社会服务相配套的,则更多实行PPP模式融资。如果更为需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则更多采用EPC或BOT等类似“建设-经营-转让”交钥匙或总承包模式。如果更为需要与高科技产业相匹配,则更多引导风险投资。如果需要对智慧城市成规模产业管理或支撑所配合,则更需要设立区域性引导基金。同时还要利用银行贷款、金融租赁、保险资金等支持投资活动的复合资源与方法。在组织投融资活动中,应该注意区分以企业主体为先和以项目主体为先的两种融资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融资,则侧重于以自有核心股本为基础,借助PE/VC机构补充股本,利用银行及银团贷款保障流动,通过资本市场债务融资扩大建设,以及后续进行股权融资及再融资,实现资本发展良性循环,企业持续发展与盈利。而以项目为主体融资,更多是通过项目建设解决城市运营的功能性问题,项目收益能够覆盖运营费用和融资成本即可,因此所需资金属性大有不同。
按照金融产业与服务的分类,智慧城市发展所吸引资金,不仅仅新建基础设施,还需用于城市改造。不仅仅投入城市建设,还需持续支持城市运营。这些时间窗口和运用方向各有不同的金融需求,需要由不同属性、方向的投资机构和基金所覆盖。在今日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问题,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不清、盲目建设苗头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投融资方法,引导支持智慧城市的发展。
相对而言,能够对城市发展起到引导推动力作用的资金,从政府方面是财政资金应用,从企业方面是股权资本投入,因此应尽可能以企业形态运作,将财政支持的着力点放在实体企业上。在项目运作层面,政府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创新商业模式和融资方式,将建设项目主体转化成为公司形态,将收益权、预付费等具有滚动收入的资产实现证券化。在产融结合全局的高度,政府可以转变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建立智慧城市专题地方引导母基金,作为杠杆吸引来自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股权投资基金,形成立足于当地与智慧城市发展相关的基金供应群,从而支持智慧城市全方位多层次腾飞和发展。
地方党政领导不应满足于仅是城市智慧化的需求方,而应努力成为智慧城市发展供给的参与者、协同者和引导者,更为善于利用母基金引导优势,面向全国,面向全球,借助投资机构专业能力,筑巢引凤建设产业园,对接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善于发现、扶持、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支持培育当地参与智慧城市相关市场竞争的企业,进而形成母鸡带小鸡式的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产业群。在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之时,一个地方率先发起有特色的引导基金,具备明显先发优势,具有聚集辐射效应,进而可以通过市场化形式粘合,逐步拉动更大区域化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发展。
值得重视的是,引导母基金的管理本身亦应智慧,更需要比其他金融机构多在“智慧+”上下功夫。地方政府转变职能,转变财政资金用法,可以与市场有效对接,提高引进资金,特别是有智慧的资本的效率与效果。引导母基金的管理,与一般股权投资及基础设施投资存在较大差异,有着特殊专业化要求,需要管理者具有政商产融多方面丰富经验、资源积累和专业技能。在运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较强募资能力,更需要突出的目标资源整合能力。因此将机制不同、属性不同、目标不同的政策性资金和市场化资金,混搭设立引导母基金,对设计者和管理者都是一个大的考验。特别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如此庞杂产业构成的引导基金,更需要在顶层架构、运作机制、选择标准、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政府部门与市场专业机构共同创新、合作探索、总结经验、宣传推广,重点在于最大程度依靠市场机制,明确主体、落实责任、专业运作。智慧城市引导母基金的运作,从城市发展高度和全局角度,更加需要强调融智融资并重,借力自力并行。作为引导母基金的专业管理者,不仅要重于融资,更要善于融智,应能够结合城市或区域实际需求,适应社会形态、城市形态、政府形态、产业形态的变化趋势,将国内外的技术、市场会同资金,与所投创业基金及企业紧密对接,更大程度发挥杠杆作用,产生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关联地区行业广泛,工程庞大系统复杂,更加离不开巨额资金投入和融资方式创新,因此地方政府不仅在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统筹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而且还需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年度财政预算及政策性资金杠杆引导下,善于利用政府引导母基金等混合金融形态,激发社会资本、技术、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热情。在中央层面,亦应加强统筹协调,实施更为科学可行的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措施,充分调动经济技术先进城市创新推动和中西部地区受益拉动两种力量,产业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以基金为载体,优化产业技术应用和金融资源配置,全面实现以人为本持续创新、智慧投入产融结合、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成长、智慧服务高效利民为特征的智慧城市集约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