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哈萨克斯坦自由贸易区构建可行性研究
——基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

2015-01-07张小男高丽娜

市场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自由贸易区

张小男,高丽娜

中国—哈萨克斯坦自由贸易区构建可行性研究
——基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

张小男,高丽娜

在国家层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构建中国-哈萨克斯坦自由贸易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结合度指数的计算发现,中哈两国经贸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双边经贸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双边经贸合作安排对经贸强度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对中哈自贸区构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比较优势;贸易引力模型;构建;中哈自贸区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所趋,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正由相互竞争逐步向相互融合、利益共享的新阶段过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提至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中亚是重要区域,而哈萨克斯坦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中哈自贸区的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并得到了哈国总统的“完全赞同”。从区位条件来看,哈萨克斯坦连通欧亚大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个过境国,也是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中哈两国拥有1780公里的共同边界线、5个正式开放的边境口岸,其中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西部最大陆路口岸和新型跨境经贸合作区,在繁荣我国内陆经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独联体国家中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欧亚地区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哈贸易额达285.7亿美元,比中国与中亚其他四个国家的贸易总额还要多,双方具备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合作深化,将发挥样板和示范作用,可以“撬动”上合组织其他成员,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二、中哈两国经贸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一)中哈两国比较优势分析

通常采用巴拉萨(Balasa)于1965年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一国的比较优势,该理论又称巴拉萨指数或者简写为RCA指数。RCA指数是一国某类商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RCA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ih表示i国h产品的出口额;Xi表示i国全部商品的出口额;Wh表示全世界h产品的出口额;W表示世界各国出口商品的总额。RCA指数的大小表示着该项产业或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并且呈正相关。通常,若RCA>2.5,则具有强的比较优势;若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若0.8<RCA<1.25,则具有一般的比较优势;若RCA<0.8,则不具备比较优势。表1是利用中哈2013年具有代表性的出口商品的出口额计算得出的RCA值,其中剔除了不具代表性的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类)。

表1 中哈相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2013)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第11类(纺织品及服装)、第12类(鞋、帽、伞、杖)和第20类(杂项制品)RCA均大于2.5,属于具有强竞争力的出口产品;第8类(皮革、毛皮制品)、第13类(石料、水泥)和第16类(机械、电机、电气设备)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第9类(木材及其加工品)、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和第18类(光学器材)RCA在0.8~1.25之间,表明它们具有一般竞争力。哈萨克斯坦第5类矿产品RCA为4.47,具有强竞争力,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第2类植物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从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第15类,中哈存在竞争关系外,两国其他的优势产品都存在差异,说明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互补。哈萨克斯坦在矿产品领域具有优势,而中国在轻工业及杂项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可见,中哈产业方面的关系是以互补性为主的。

(二)中哈经贸的互补性分析

贸易结合度指数一般用来衡量贸易伙伴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亦称贸易强度指数。1947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之后小岛清(1958)等人的实证研究使该理论完善。贸易结合度指数越高说明两国的贸易关系越紧密,反之亦然。公式如下:

T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贸易结合度,Tab表示a国与b国的双边贸易额,Ta表示a国贸易总额;Tb表示b国贸易总额;Tw表示世界贸易总额。贸易结合度指数一般分为进口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出口贸易结合度,分别用MCDab和XCDab表示,公式为:

M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进口贸易结合度,即a国和b国双边进口贸易额占a国进口贸易额的比重相对于b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XCD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贸易结合度,即a国和b国双边出口贸易额占a国出口贸易额的比重相对于b国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松散,进出口贸易结合度指数与之相一致。当以贸易结合度指数来评估两国的贸易关系时,a、b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逐年上升,则表明两国的贸易扩大效应趋势明显,反之亦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贸易结合度指数(如图1所示)。

图1 1999-2013年中哈进出口贸易强度指数

从图1看出,1999-2013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贸易结合度指数变化呈现良好趋势。14年间双方的进口贸易强度指数均在1以上,表明双方的进口贸易关系紧密;并在1999,2003和2011三年双方的贸易强度指数在2以上,说明了两国间较紧密的经贸关系;14年间双方的出口贸易强度指数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并在2005年超过1,成为出口贸易紧密关系,随后贸易强度指数持续上升,并在2011年以后的几年一直在2以上,表明两国贸易关系紧密并且稳定性增强。总的来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为中哈自贸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双边经贸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能较好预测各种变量(国家经济规模、地理位置远近等)对于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而且理论体系日趋成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同它们的经济规模成正相关,与它们的实际距离负相关。贸易引力模型的表达式为:

上述公式中,Tij表示i国和j国双边的贸易额;A是常数项;Yi表示i国的国民总收入,Yj表示j国的国民总收入;Dij表示j国和i国之间的距离(指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旨在研究经贸合作对中国双边经贸强度的影响,所以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与扩展,由于模型是非线性的,为了便于进行实证研究,自然对数转化成线性形式:

其中,Tj表示中国与j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Y和Yj分别表示中国和j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总收入GNI(国际元, 2000年不变价),经济总规模与贸易额成正比关系;AY和AYj表示中国和贸易伙伴j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国际元),是反映双方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Dj表示中国和j国首都之间的最短距离,表明运输成本的高低;FTAj表示j国与中国是否建立经贸合作组织,以双方是否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标准(简称APEC),当双方同属于APEC时,FTAj取1,否则取0值。C、B1、B2等分别为各变量弹性系数,Uij为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的选择与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选择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关系较为密切以及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贸易伙伴国,共28个:哈萨克斯坦、印度、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香港、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法国、西班牙、沙特、比利时、巴西、越南、南非。这些国家与中哈之间的贸易额占到了中哈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也能较好的解释本文要说明的问题。本文选取2008—2013年数据,其中,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额的数据来自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各国GNI和人均GNI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距离由地理软件WinGlobe计算得来。利用计量软件Eviews6.0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2:

表2 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6个回归方程的拟合度都比较好,且都通过了F检验,方程的综合相关系数较高,达到了0.7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以PPP表示的贸易双方的GNI、人均GNI、距离和自贸区均通过了t检验,表明具有统计显著性。

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首先,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GNI及人均GNI两个因素对双边贸易额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如果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总收入增加1%,中国双边贸易则上升0.45%,如果伙伴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增加1%,中国双边贸易则上升0.54%;其次,空间距离因素对我国的双边贸易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与中国的空间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中国双边贸易额就下降0.46个百分点。不过,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在逐步减弱,从2008年的-0.55到2013年的-0.42。空间距离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减弱,一方面与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各国相继开展自贸区合作,弱化了地缘的影响力,各国更多考虑的是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各种非经济利益,从而距离较远的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也迅速发展;再次,参加经贸合作组织与中国双边贸易呈正相关,并且从动态角度看促进作用有增强趋势。2008年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程度为0.45,2013年增加到了0.6。2008—2013年间,亚太经合组织对中国与区内成员国间双边贸易额的促进作用明显,一度达到了69.89%①2008-2013年APEC对双边贸易的综合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来:EXP(0.53)-1=0.6989.。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对区内双边贸易额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预见国家之间构建自由贸易区将对双边贸易额的扩大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与具有贸易地缘优势的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程度紧密相关。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近年来,中哈经贸合作在逐步推进,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两国的经贸往来是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进行的,主要以政府之间签订的合作推动为主,大宗的能源合作单子居多。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建成以来,一直充当中哈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区,促进了合作中心内贸易与投资的增加,也加深了中哈经贸往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推动促成中哈自贸区的建成,需要中哈政府和企业界的不断努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首先,制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自贸区方案。中哈建立自贸区旨在通过两国经贸合作的提升获取利益,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出“双赢式”合作方案。当然方案的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定进度方案。初期,双方可以尝试着在多个具体领域开展经贸合作,为双方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双方对经贸合作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借鉴;最后,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突破自贸区建设可能面临的各个障碍,推动中哈自贸区的建设。

其次,优化中哈出口产品结构。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能源类产品和金属类产品,属于初级产品。中国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多数为轻工业产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在逐年增加技术型产品的出口。虽然双方出口的产品大都属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差异性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政府要在把握本国产业特征、提升本国产品优势的同时,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差异性,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比如,哈萨克斯坦应优化能源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再次,大力促进两国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制度创新。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是目前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投资自由化。中国应紧紧抓住这一趋势,深入推进与哈萨克斯坦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谈判,争取在消除贸易投资壁垒,简化通关手续及其他管理条款上达成一致,为双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中哈就自贸区构建的谈判过程实际上是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从自由贸易区的未来获利预期来说,中国可以考虑率先对哈萨克斯坦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将会起到示范效应,从而加快两国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最后,积极谋求政治互信,是构建中哈自贸区的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政治行为。良好的政治关系是国家间形成良性经济来往的关键一步。国际经验表明,良好的政治互信有利于协调各国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歧,并做出恰当的决策。因此,中哈两国应尽可能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以增进互信,除了政府高层的互访、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宣传外,还应进一步推动民间的交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近年来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在各区域一体化合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应尽可能借助民间交流效应,官民并举。

[1]中哈180亿美元大单背后的国家战略—国内—新京报网,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4/12/19/346414.html.

[2]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05).

[3]杨振.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4]杨宏玲.中印自贸区的可行性及推进战略研究[D].河北大学, 2010.

[5]段丽丽.基于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中巴经贸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

[6]赵雨霖,林光华.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69-77.

[7]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黄世凡.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基础、障碍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8.

张小男,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11级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高丽娜,女,江苏徐州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F740

B

1008-4428(2015)04-94-03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自由贸易区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Китай и Казахстан проработают возможность для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Ускорение темпов китайско- казахстанского торгов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