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TA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5-01-07吴晓山

市场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一致性学习效果指标体系

吴晓山

MTA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吴晓山

构建MTA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完善MTA人才培养机制、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在阐述实践能力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MTA学习效果的构成要素,并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模型等,对其指标权重进行测算,从而构建起其评价指标体系。

MTA;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与之同时却是旅游专业高端人才的“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MTA)这一新的专业硕士学历正式开办,其目的在于培养旅游产业领域内的应用型高级人才。2010年我国56所高校获得第一批MTA授予权,并于2011年全国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实施招生。由于开办时间短的原因,还存在诸如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目标不明确等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构建起科学的MTA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因为学习效果即是衡量培养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一、相关研究及其内涵界定

由于MTA教育实施时间问题,相关研究较少,各领域均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MTA学习效果评价等相关研究成果更是鲜见。尽管以往研究有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或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效果的研究,如徐克帅等对本科生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陈雪琼等对旅游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但是MTA教学与前两者有较大的区别;MTA教育主要为了满足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与其职业应用性和岗位衔接,所以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必然有着专门的针对性。

可见,MTA学习效果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学习理论成绩的衡量,也不能只在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应该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其还涉及到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积累元素。据此,本文MTA学习效果内涵进行如此解读:通过较高层次的专业学习,更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所在岗位的要求,在基础知识、精神状态、专业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具有所有提升与发展。

二、评价指标确定及其体系构建

根据对其内涵,MTA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实务操作能力与旅游专业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等2个子要素。专业技能实务操作能力,即指在从事旅游行业工作过程中所必须的实务能力,如饭店服务管理、导游解说服务等技能。旅游专业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即在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能自觉自发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指导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这与专业技能实务操作能力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其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专业素质,可谓为MTA学习效果的主要衡量要素。

其二,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等3个子要素。分析能力即对面临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分解、分辨以及观察与研究的能力。决策能力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制定行动策略、决定实施方案的能力。执行能力即指个体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活动中,顺利支配自身活动以实施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其三,主要资本积累。包括包括基本知识积累、心理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积累等3个子要素。基本知识积累主要指获得文化知识的容量;心理资本在此主要理解为: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具有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而且能针对性投入与开发使其获得竞争优势;社会资本即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机构的权威性或知名度等,能给学生带来在个人接触、人际动机和关系网方面的有利条件,直接或者间接的给学生带来预期学习经历的效果。

根据上述,从而构成如图1所示的MTA学习效果评价模型。

图1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模型

三、利用APH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本文对MTA学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测算主要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构建体系的递阶层次。根据上述模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即A层,以“MTA学习效果”为评价总目标。第二层次为准则层,即B层,以“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基本积累”等为评价指标。第三层次为因子层,即C层,以社会资本积累等为评价因子。如表1所示。

表1 MTA学习评价体系

第二步,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专家咨询法,根据所构建的评价层次体系,按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向相关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或专家学者发放咨询表(共计37份,均来自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最后得到各层判断矩阵,即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以及因子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表2 标度说明

第三步,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即其相对权重。使用MATLAB6.5软件,计算这些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特征向量,再将这些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到构造矩阵中所有指标或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见表1)。为了保证构造判断矩阵两两比较的取值合理,还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这可以利用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CI进行衡量,其中CI= (λ—n)/(n—l)。同时为了对判断矩阵是否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则可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将其与CI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即所谓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即CR=CI/RI。当CR<0.10时,则判断矩阵具有可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必须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取值。

第四步,测算体系层次总排序总权重。即通过从上而下逐层合成的方法,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元素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见表2)。同时也须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即必须利用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Cl,层次总排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l,以及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CR,其中CR=Cl/Rl,同样当CR≤0.10时,则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整体一致性。否则必须返回第一步,对层次结构中存在问题部分做出相应调整修改,直至通过检验为止。

四、总结及研究趋势

本文主要利用相关文献,结合MTA的教育教学特点,尝试构建起其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中构成元素进行的测量,其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诚然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一,指标体系的各个测量因子,还有待完善丰富。如由于层次分析法主要通过咨询专家进行打分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无疑增加了衡量指标的主观性,其结果是否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其二,旅游管理专业是实务性很强的学科,现实中旅游情形日新月异,因此为适应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MTA教育也必须贴近最新现实,真正实现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目的。由此可见MTA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必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同现实情况下可能其评价要素的侧重点可能不同,所以如何根据实际而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适当调整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1]R.J.斯腾伯格.俞晓林等译.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0.

[2]傅维利,刘垒.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02).

[3]徐克帅,闫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效果评价[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4]李霞,陈雪琼.旅游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路探讨[J].旅游学刊,2006,(S1).

吴晓山,男,湖南新化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G642

A

1008-4428(2015)05-123-02

猜你喜欢

一致性学习效果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莲心宝宝有话说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