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能源汽车“三剑客”
2015-01-07文|马迪
文|马 迪
盘点新能源汽车“三剑客”
文|马 迪
如果搞一个近几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环保热词榜,雾霾绝对是有力的冠军争夺者。虽然PM2.5肉眼不可见,但雾霾却是“看得见、闻得着”,让人们避无可避、忧心忡忡。虽然车辆尾气排放在雾霾中的占比还存在争议,但对绝大多数城市来说,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已是不争的事实。望着排气管这个离我们最近的空气污染源,人们不禁会问新能源汽车时代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
新能源汽车其实并不“新”
提到新能源汽车,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电动车。但其实所有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都可以称为新能源车,比如燃气、燃料电池、液化石油气、氢能源、太阳能等等,而目前真正畅行天下的主要有三种—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其实,电动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甚至比现在常见的汽车更“古老”——这是因为直流电机早于内燃机问世。1834年,美国人达文波特就制造出了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比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的内燃机早了26年。随着廉价的石油资源滚滚流入市场,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不但彻底取代了蒸汽机,也让人们几乎忘记还有电动汽车的存在。
混合动力汽车的历史也不短。1899年,著名的保时捷公司创始人斐迪南·保时捷便研制成了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的原型车Semper Vivus。当时,他沉迷于研发电动汽车,但由于电池供能效率低,行驶里程短成了最大的问题。于是,保时捷异想天开,决定装一个内燃机上去,烧汽油给电池充电!以电为主、油为辅,这种思路与如今的混合动力汽车正相反。
由于造价高昂、续航里程短、电池重量大等多方面原因,那个时代并没有多少人选择电动汽车。整个20世纪,人们能看到的只有少量有轨电车、无轨电车、以及更少见的小型电瓶车。当然,“南辕北辙”的混合动力汽车也没有获得什么发展机会。
电动汽车不得不面对的硬伤
纪后的2014年,代表最先进电动汽车技术的特斯拉推出MODEL S,使用7000多节18650锂电池,电池组重544公斤,理论续航里程为500公里。相比百年前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飞跃。
即使如此,电池储能密度仍比传统燃料低了不止十倍。理论上讲,一公斤的锂离子电池可存储0.25千瓦时的电能,而一升汽油能产生相当于3.7千瓦时的能量。汽油是发生燃烧反应直接消耗掉,能量释放比较猛烈,转换率低;电池则是通过较为温和的化学反应来储存和释放能量,效率很高且稳定。因此综合而论,特斯拉544公斤的电池组大致相当于30-40升汽油。
电池是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的,这会进一步增加车重,增加成本,在本已高昂的电动汽车价格上雪上加霜。在电池技术尚无突破的当下,电动汽车显然更适合短途使用,想走得更远,需要依赖大量尚未建设的充电站,这注定了旅程的艰难。
电池是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的,这会进一步增加车重,增加成本,在本已高昂的电动汽车价格上雪上加霜。
20世纪末,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让人们重新关注电动汽车。但电池储能仍是电动车无可规避的硬伤。因为与传统燃料相比,电池的供能效率实在低得可怜。这就好比你吃掉整整一公斤的黄瓜,得到的热量还不如一小盒冰淇淋。
以保时捷1900年正式推出的电动汽车为例,仅电池组就重达1.678吨,充足电只可跑50公里。一个多世
城市新宠 混合动力汽车
以目前内燃机技术,一升汽油虽然“应该”释放出3.7度左右能量,但也是有条件的:以恒定速度运行才可以达到发动机的最高水平。起步、换挡和大脚油门,都会使发动机的热效率急剧下降,尤其是在路况不佳的大城市中,浪费掉总能量的一半也毫不奇怪。“宁开70迈,不堵小区外”就是这个道理。
油电混合动力就是为了改善发动机效率低下而诞生的。电池释放能量非常稳定,在起步、加速等时候可以取代效率低下的发动机,等进入顺畅路况后再切换回燃油发动机,并反过来给电池充电。虽然不能从外部给电池充电,也不能用纯电动模式长距离行驶,但仍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近年出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显得更加灵活。它可以使用外部电源充电,电池容量大于一般的混合动力车辆,但又比纯电动车小。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能力只有数十公里,可以满足一般城市通勤需要。若长途驾驶电能耗尽时,则开始使用内燃机提供能量。但这种双重动力系统造价不菲,算得上是它最大的缺点。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紧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让它由“概念”走向现实,各国政府都在为这个产业提供数额不小的补助。中国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将之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绿色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