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度”的研究

2015-01-06国荣张莉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34期
关键词:适度性教学融合适应性

国荣 张莉娟

摘要: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特性使得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使得应用效果打了折扣,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教学融合;适度性;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85-02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助三方面体现出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形式把书本知识中抽象的文字以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的、有声有色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并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教育质量在教、学、助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结合其特性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1教学方面的优势体现——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大幅提高

由于多媒体技术是文字、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它可以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将抽象文字公式生动化、使问题情景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建教学情况、导入新课,从而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帮助其理解抽象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探索教学内容。

1.2学习方面的优势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多媒体技术传递知识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散思维很有帮助;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都是以单一的信号刺激大脑皮层、留下记忆,而现代多媒体教学是以光、色、声、像的部分联合或者整体联合的多重信号刺激大脑皮层而留下记忆,对比发现后者的信号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会更深,更持久。

1.3辅助教学方面的优势体现——教学资源的无限延伸、教学手段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材内容中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是有限的,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师的教学需求,难以将教学要求完全实现到位,然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之中,同时借助相关资料,丰富、拓展知识领域,学会自主学习。

2 多媒体技术制作与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2.1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

“理论性强、逻辑严谨、表达情感、逐步推理、结构缜密这一类的内容宜采用讲授法,富于变化、时间性、实体化的内容宜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 [1]将多媒体使用的频率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技能、体现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程度的这一标准导致了广大教师滥用多媒体教学的现象。这对于教师传递知识以及学生吸收知识并无利处:学生的注意力会因此过多的集中在多媒体上从而忽视了老师的讲,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训练。传统教学中的工具如黑板、粉笔、语言表达等都有其自身的魅力所在,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不应该盲目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2使用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

多媒体技术可以从教、学、助三个方面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这它的作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的应用与否需要综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环境三个特点。然而现在一部分教师过度专注于教学形式,以花样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忽视了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化难为易的效果,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对教学的作用非常有限。

对与多媒体课件的外在形式设计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了内容本身。针对软件的制作以及课件的学习,教师往往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投入较多的精力。将过多的时间精力花费在课件制作上会导致师备课不充分,课程设计不到位,讲课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讲课时过多的依赖于课件,变讲课为“念课”,教师成了“播音员”,学生的动手、动口的机会也将减少,从而致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同步思维训练,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优秀课件在呈现知识的同时还能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目前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往往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缺乏制作课件的技术,技术过硬的计算机教师不会将技术与各学科进行充分的融合。课件只有加强交互,才能为演示效果开辟空间,才能对学生思维有启迪作用。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技术中人机交互功能和特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大多数教师只是把网上粘下来的内容罗列到课件上,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双向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是不可或缺的,这一过程是知识、思想、情感三者的传递与反馈。学习者在此可以感受不同教师讲课风格、教学经验、授课技巧,这对课堂的架构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堂及知识量,学生整节课都是听老师讲,看课件演示,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很少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思考与探究,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的体态、表情等方面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并即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3 针对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融合问题提出的建议

3.1多媒体技术使用中的适度性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媒体在此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而起作用的,并不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气语调都是传递知识的形式,更是实时交互的生动形式,它们的变化都会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还能以其渊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格魅力去熏陶感染学生,这是多媒体课件所做不到的。而且传统教学能因人施教,密切联系实际,灵活机动,这也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因。授课时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课件,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穿插使用传统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形成师生思维上的“共振”还要结合实际与经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顺序、过程和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长处[2]。endprint

3.2实用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结合制作优质课件

1) 发挥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 课件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艺术品,需要体现艺术的美感。一个优秀的课件,一般要满足编排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简洁精干,版面布局美观大方,动画视频使用得当等条件。重视课件的交互性。当前的大多数课件都以知识呈现为目标,只具有演示功能,智能性、可控性、灵活性不够突出。课件中只有加强交互,才能为演示效果开辟空间,才能对学生思维有启迪作用,让课件发挥高效的辅助功能。教师应当自制课件,并在制作过程中努力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制作课件中可能会产生新思路、新想法,而自己在课间制作时就运用自如,做到课件内容和自己的讲解相得益彰,从而真正做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 强化教师多媒体软件的制作功底 教师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深刻认识,所以加强教师多媒体技术方面知识的培训是关键。鼓励和引导教师学习课件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加强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能力。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简单故障处理技巧、加强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软件及课件的应用的训练,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多媒体教学的重点所在 教学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是教学设计,它的好坏与教学质量直接挂钩。多媒体教学在设疑、创设情境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利用多媒体的综合作用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将当前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选择传统教学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事例动态模拟,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4) 选择制作软件的合理性思考 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制作工具在课件开发进程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课件制作的速率、质量。课件制作的工具种类繁多,这就意味着选择余地很大,然而每种工具都有其最适应的内容的开发,因此在选择时需要综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自身的能力等来决定,做到为教学服务、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即可。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在选择工具时应当将学设计的需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主导因素。“根据课件设计是否体现教学价值来决定这堂课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应当权衡利弊,当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大于多媒体教学效果时,教师就不应当为了使用而使用,去费时费力的制作课件了”。因此,在选择制作软件时要本着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根本原则进行选择。

3.3重视师生情感的互通互溶

1) 重视情感的互通互溶,强调人这一关键因素 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为了“秀”技术而使用。如果多媒体使用过多过频繁,反而可能影响知识的建构过程,削弱学生思维发展,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对话沟通,与学生情感的交流,预见学生的种种思考方法及种种困难,都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略有差异的启发诱导”[3],对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程度进行反馈与评价,师生合作的演绎推理,恰到好处的板书等等,计算机终究无法替代。外还应就具体情况把传统教学和教师个人发挥巧妙融合到多媒体教学中,如讲课时释放出激情,授课速度张弛有度,缓急相宜,对讲课内容顺序机智调整,都是对多媒体教学的有益配合和补充。

2) 增加教学互动 人们学习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信息在人脑中建构的过程,信息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的前提。只有学生始终处于鲜活信息‘旋律的节拍之中,学生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在课堂信息的伴随下才会形成长期记忆[4]。由此可见,互动是教学的必要元素之一,增加教学互动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问。课堂上适时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善于提问,就能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极大动力,能使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运动[5]。

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讲授法、教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在理论课的讲解中一般采用讲授法来传递系统化的知识,技能课中主要的任务是技能训练,因此适宜用讲练法。这样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验课中“强调实验条件的准备、过程的记录、数据的处理、报告的撰写等环节”。[6]因此驱动法较适宜实验课。多媒体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应依实际的教学内容而定。

3.4积件思想与多媒体教学的融合

“所谓积件,就是将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将“大块”的知识分解成“小块”的知识点后形成碎片化的知识单元,以知识点为单位,形成粒度较小的学习单元。”积件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学生这一复杂的变量因素为中心,以教学情景为依托,单纯的就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公式的推导、例题的演示制作多媒体课件。积件可以组装也可分散,通用性强,灵活性高,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把相关的积件组合成具有自己个性的课件,由于在重组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教师对学情的判断、教材的分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因此针对性突出,适用性更好,便于“教”与“学”的展开。积件思想更加突出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师生显出更大的活力,使得课件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修改也变得可行和方便,这对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 总结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从教、学、助三个方面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同时也应该正视多媒体技术的弊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扬长避短,不能片面的追求或者摒弃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将会更大的促进教育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其附属资源,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该文所谈及的是一些共性的问题,希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予教师一定的启发与指导,但还需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范立南.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112):92-15.

[2] 杨梅金.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2003(6).

[3] 李信利,吕月娥.探析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弊端[J].科技资讯,2006(25):106.

[4] 刘成新,周留柱.信息加工规律在电视教材编制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1999(3):10-13.

[5] 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2.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度性教学融合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析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适度性指导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财政供养人员规模适度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中国如何走出储备“水槽”:基于 ARIMA 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适度性协调增长测算——以北京市城镇居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