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武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意义

2015-01-06姜晓燕

绿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武威生态学旅游

姜晓燕

摘要:指出了武威市区与凉州区旅游、祁连山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武威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学思想的指导。对武威的旅游资源、影响武威旅游发展的因素、武威祁连山区的规划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开发等问题,从生态学视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武威;旅游;发展;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281-02

1、武威旅游资源的生态学解释

武威市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马踏飞燕”已经成为武威的象征和标志,承载、孕育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赋予其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活力,祁连山脉横贯南北,石羊河贯穿整个武威境内,其市内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旅游资源都直接影响着武威的生态环境质量,以至旅游业的发展也与其息息相关。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区,境内有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是甘肃的缩影。这种自然生态系统又与武威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根据武威市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实地考察,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北靠内蒙古,东南与兰州市、白银市接壤,西北和金昌、张掖毗邻。南北长326km,东西宽204km,海拔1367~3045.1m,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南高北低。总面积33238km2,其中,耕地387.11万亩,草地面积3552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430万亩,是一个有水就有耕地和粮食,有水就有草原和畜牧的地方。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年均径流量14.3亿m3,年日照时数在2200~3030h,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85~165d,年降水量60~610mm,年蒸发量1400~3040mm,是典型的内陆型干旱气候。

武威市区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并存,由于该地区境内有河流贯穿,地势平坦有利于河水的流动从而形成灌溉绿洲,但由于境内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造成土地荒漠化,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湿润形成了天然的高山草地,祁连山雪水融化后形成天然的水源,北部水源供给不足降水较少造成土地沙漠化。

2、影响武威旅游发展因素的生态学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马踏飞燕”、白塔寺、雷台汉墓、西夏碑成为武威市的主导旅游产业,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持续性,加之对于自然生态景观的开发宣传力度不够大,从而使游客潜意识中认为武威的旅游就是一场历史科普游。祁连山脉横贯武威南北,祁连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在汉代和唐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即由此通过,留下众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古迹。石羊河贯穿武威全境,这都是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因此形成了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和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为代表的“沙漠生态观光游”。

南部山区距武威市区大约1.5h车程。近几年来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市民度假休闲旅游的目的地,每逢双休日和大假期,成群结队的武威及周边各市区县游客到这里度假休闲。目前,当地村民和部分旅游开发商的低水平开发和粗放式经营,实际上对南部山区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研究表明,由于武威地处干旱荒漠区有效降水较少,如果遇上大旱之年主要依靠高山融雪。武威市区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以祁连山脉冷龙岭发源的河流石羊河。石羊河是甘肃三大内陆河之一,全长250km,经流量为15.6亿m3,流域面积为4.16万km2,流域地势南高北低,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最南端的降水量达到了800mm,是冷龙岭降水的中心,水资源以冰雪形态储存,被称为“高山冰雪固体水库”。而流域北部的民勤,降水量却只有150mm,最北端接近腾格里沙漠的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0mm,而蒸发量达到了2000mm,非常干旱缺水。因此南部山区水源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市区地下水位的高低。近来年,武威市有关部门为节水在该区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南部山区这块补给武威地下水的区域面积逐步减少,局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的破坏。

北部腹地是一片灌溉绿洲,西北部与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相连,东北部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相接,从而形成了以荒漠、野生动物、科普为主的休闲度假游。一路北上可以看到灌溉绿洲、碧波荡漾的红崖山水库、戈壁直到一望无际的沙漠。近年来,北部的灌溉绿洲也面临着荒漠化。

造成南部山区及北部绿洲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南部山区风景秀丽,有旅游市场需求空间;第二是地球变暖高山融雪减少;第三是由于石羊河流域的经流量不断减小;第四是由于地下水减少居住在北部腹地的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也使得地表的植物大量枯死,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将武威市区与南部山区及北部腹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统一进行开发;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等经济开发,促进当地脱贫致富和走向小康社会等,都是武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3、科学保护环境的生态学对策

生态环境的建设基础任务是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是脱离原来的自然基础,去盲目建设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武威市作为一个农业高度集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了150%,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利用率。要积极实施已探索出的节水、调水、增雨和关井压田、种草种树、防沙治沙、调整农业结构等综合措施,形成治理合力,加快治理步伐,增强治理效果,最终实现地下水位上升、地面植物不断恢复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武威市提出了生态立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要坚持“国家有投入,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的模式,以民勤西线、北线,凉州、古浪民调渠沿线为重点,采取工程生物等综合措施,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封沙禁牧,发展沙产业。要以围栏封育、“三化”草原治理、生态移民为重点,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保护。严格实行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乱采滥伐的规定,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以建设祁连山冰川湿地和民勤青土湖旱区湿地、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黄案滩荒漠湿地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

南部山区水资源主要以冰雪形态储存,而近几年由于天气变暖,冰雪融水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使得原本比较脆弱的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生态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整个生态区又是干旱荒漠地区的“绿色水库”,为水源涵养区,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因此,水土保持不仅是南部山区的重要辅助功能,也是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部山区的冰雪寒冻垫状植被生态区,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生态区,寒温带山地荒漠、草原生态区等区域为动植物物种集中地,保护区域的动植物多样性不仅对动植物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

北部地区主要以山前温带砾质荒漠、半荒漠生态区,中部暖温带绿州农业生态区,北部暖温带小半灌木荒漠、沙漠、盐漠生态区为主。近9000km2,属温带干旱区。冬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夏季气温在24.2~36℃之间,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3000h,降水量102~200mm,蒸发量2000mm以上。北部地区水源主要来自于南部山区,由于北部有绿洲农业因此也是水资源利用程度最高、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同时干旱荒漠区由于生态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此更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4、开发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生态学建议

武威市应该出台优惠政策,调整整个武威市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鼓励大中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取代生产工艺落后、附加值低的落后乡镇工业,同时调整农业结构,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题模式,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枸杞、红枣、葡萄、优质梨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大力发展液体经济,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其中,开发生态旅游是武威市发展的重要选择,其重要意义在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传统旅游,使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加强对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野生动物的爱护;其次,充分将武威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有效结合,不断提升武威旅游的新形象,使其文化产业多元化。同时也促进全市经济的大发展,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改变增加外来产业人住武威的机会,加速武威经济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最后,还可促进社会的大进步大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提高整个武威人民的整体素质,最终促进武威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威生态学旅游
重任在肩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武威觅古
Study of History is Essential
旅游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