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5-01-06刘巍巍

绿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刘巍巍

摘要:指出了噪声污染是大连市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大连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222-03

1、引言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东北腹地走向国际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但是,城市噪音问题一直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大连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人口从1985年的12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60万人,27年间城市人口翻了3番。随着市区人口的增长,环境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城市环境质量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整体形象和城市经济发展等许多方面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调查大连市噪声污染状况,分析噪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噪声污染治理措施,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对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进行控制,为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提供参考,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提供保障,促进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2、大连市噪声污染现状

2.1 功能区噪声

2011年,大连市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均值为54.1dB,夜间均值为44.8dB。各区市县昼间均值范围为50.6~59.7dB。2011年大连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86.4%;昼间噪声和夜间噪声达标率均为86.4%。各类功能区昼间噪声达标率范围为50%~96.9%,夜间噪声达标率范围为25%~100%。

2.2 交通噪声

2011年大连市道路交通噪声加权等效声级为68.1dB,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1.9dB,各区市县交通噪声加权等效声级范围为66.3~69.5dB,均符合国家标准。

2.3 区域噪声

2011年大连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9dB,各区市县区域环境噪声均值范围为50.8~54.4dB,质量等级均为较好水平。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仍是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其中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广,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影响强度大。

3、大连市噪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的环境噪声水平看,大连市环境噪声并不高,处在同类城市的中等水平。但是当前声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也比较紧张,声环境保护也存在一些问题。

(1)声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够。如城市交通主干道缺乏有效的防护控制措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有待加强。

(2)噪声治理措施单一,技术含量较低。没有应对环境噪声的防护治理措施,有的只是简单的防护治理。

(3)交通体系不完善,主要交通干线流量过高,造成交通噪声污染严重。交通规划与居民小区建设不协调,噪声隔离带或隔音设施不健全。如黄河路、西安路、西南路、中南路等的部分路段噪音比较大,高架桥交通噪声扰民的投诉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再如贯穿大连市区南北的东联路沿线共有56处敏感点,这些敏感点处现状噪声值较高,高架桥建成使用后,其噪声值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

(4)商业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有所控制,但未经批准使用高音设备的违法情况依然存在,执法力度及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如中山区的天津街商业步行街噪声较大。该街各业户音响的音量比较大,使用音响器材干扰了周围生活环境。

(5)夜间噪音扰民。如沙河口区的升平街、五四广场等,西岗区的新华街附近、大同街附近,中山区的修竹街、春生街和甘井子区山东路、文体街等的晚间娱乐活动产生噪声扰民,给周边居民带来很大影响。

4、大连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4.1 交通噪声污染控制

(1)加强对于车辆的控制。进行新老车辆的更新,禁止老旧车在城区行驶,而对于大型车可以按照相应的噪音标准要求,对车辆进行设计改造。加大环保监督力度、逐步增加低噪声的新车、对噪声大的车辆安装有效的消声装置、限制市区车速等。禁止客运车辆使用车厢外扬声器招揽乘客。禁止排气管消声器失效或带有故障的机动车辆上路行驶。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等安装警报器的特种车辆,非执行紧急公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

(2)继续推行微型居住区计划,减小单一居住区规模,以便于控制区域内的建筑类型、密度、功能,防止在不同区域间引入不必要的交通流量。

(3)合理进行城市土地的利用,合理进行路网的安排设计,合理分配相应的交通资源,进而将噪音的影响作用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对于新开发的区域,在规划上要严格把关,主、次干道路两侧宜余留一定区域作为缓冲带,依靠距离衰减来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采用绿化带有效降低交通噪音。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宽度大于10m的绿化带能够有效降低交通噪声达到45dB。可在主要街区和敏感路段设置降噪绿化带和声屏障,减少噪声。可以在城市道路两侧栽多排树木,特别是有较好隔音、降噪效果的泡桐、水杉、龙柏、槐树等。如对大连市的东联路,主要对桥体及桥墩柱进行垂直全覆盖绿化,不但美化沿线环境,还可降低噪音、吸附灰尘。另外,对道路沿线现有树木,施工单位将尽力予以保留。

(5)采用建筑隔声。在噪声传播途径方面,建议采用高标准声屏障进行控制,以确保降噪效果。对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段,建议采取隔声窗的方式,对敏感目标进行进一步保护。建筑隔声类型主要为隔声门、隔声窗。可以在城市路桥两侧建筑采用建筑隔声。

(6)采用降噪路面。在道路建设时,建议采取先进技术,如采用降噪路面。降噪路面一般采用橡胶沥青。车辆行驶过程中,这种颗粒状沥青对轮胎的磨损率比较小,行驶产生的噪音也就比较小。这种降噪路面的空隙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噪音产生吸附作用。endprint

4.2 社会噪声污染控制

(1)在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声响大的发声设备须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车站、码头及其他货物装卸站、现场指挥作业必须用喇叭时,噪声影响不得超过相应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提倡文明经商,加强商业场所的噪声管理,禁止商业服务单位和个体商贩使用营业性喇叭。所有商业场所、网点、流动摊点均不得采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音像器材等发声设备,应确保他人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3)妥善安排城市区域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活动的时间,使用乐器及其他音响器材的,应当控制音量,避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噪声不得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4)按照《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管理规范》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小区设立专人负责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工作。居民楼内其它公用设施采取低噪声或减震减噪措施。在居住小区与商业区之间,建立绿色隔离带,并广植高大乔木,充分利用植物的隔音降噪功能。居民在使用家用音响、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5)合理地规划建筑布局。住宅建筑附近有无法避开的噪声源,如公路、工厂时,住宅设计尽可能把安静的房间布置在背向噪声源的一侧。规划居住社区必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区划分与整体规划相结合,应严格限制商业区、工业区内建设较大规模的居住社区。

(6)城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应该与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积极合作,分析拟建区环境噪声状况,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种噪声标准。采取居住社区和噪声控制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对道路两侧红线内的房屋进行拆迁,同时对经过环评噪声超过现状的住户也进行动迁和噪声补偿。

(7)建议出台更详细的法规进行防治,明确这些噪声的认定程序、责任归属和具体的执法程序。建议参考其他省市,如《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对各类社会生活噪声进行详细规定,明确细节,便于管理。

4.3 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控制

(1)对工业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审批制度。不同施工阶段遵守其作业限值。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施工噪声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2)工业企业、工业区或生产区须用防护带与民用建筑分开,在布置时还要考虑主导风向。调整已建工业区的功能分区及规划和运输联系,工业区中工业场地按两排或多排分布时,第一排必须布置噪声影响小的企业,干道设在区内,远离居住区,减少干扰。

(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禁止在城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指医疗区、文教区、科研区和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新设产生噪声污染的工业生产项目和饮食娱乐服务经营场所。

(4)加强企业噪声治理,厂区内的高噪声车间或设备尽可能远离工厂边界,以保证厂界噪声达标。对于现有企业中噪声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规定的,应限期进行治理整改。加强电厂水冷系统降噪、水泥行业噪声治理、铸造行业噪声治理、煤炭通风系统降噪、工业厂区整体噪声控制等。

(5)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降低噪声强度。施工单位应使用工艺先进、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以减少噪声污染。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治理不应止于“民不举,官不究”
1/5欧洲人受噪声困扰
噪声污染公益海报设计
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
大连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电梯,一把无声手枪